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论
分类
作者 钟启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思入文本、观照现实,以历史唯物主义哲学革命考察意识形态术语革命,用原著释原理,用历史论规律,理解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根源、内容结构、功能规律、使命任务、方法原则等基本问题的观念具体和精神理念,有助于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叙事。
作者简介
钟启东,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感兴趣于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以此为理论原则和思想方法,力求深化对时代精神状况及其观念教育的基础理论探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等6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根源
第一节 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
一、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
二、分工发展的程度决定着意识想象的性质和能力
三、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关系决定着该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形态
第二节 阶级斗争的历史产物
一、从现实的生产到现实的斗争
二、从规定阶级性到由阶级性规定
三、从阶级思想到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第三节 意识到并力求克服物质利益冲突
一、意识形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着观念冲突
三、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到并力求克服现实冲突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第一节 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
一、意识形态没有独立的历史却能影响历史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刻影响历史发展的意识形态结构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具有特殊重要作用
第二节 国家政治生活的辩证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工具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文明元素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革命武器
第三节 引领个人的意识形态力量
一、意识形态力量的本质内涵
二、意识形态力量的引领逻辑
三、国家引领个人的意识形态体系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第一节 人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一、从意识到意志
二、从知识到观念
三、从理想到信仰
第二节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从人的依赖到物的依赖
二、从神圣形象到非神圣形象
三、从虚幻的共同体到真正的共同体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并满足人的意识形态渴望
一、从此岸到彼岸
二、从圣化到具化
三、从支配到匹配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第一节 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具体
一、规律的本质
二、规律的发展
三、规律的表述
第二节 历史深处的意识形态规律
一、意识形态的生成规律
二、意识形态的变化规律
三、意识形态的运行规律
第三节 掌握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二、理论掌握群众变成物质力量
三、现实的个人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开端
第五章 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节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从空想到科学
一、彻底的阶级意识
二、例外的意识形态
三、现实的历史科学
第二节 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到实践
一、自由发展的理论解放
二、实践力量的物质行动
三、人民园地的彻底击中
第三节 共产主义运动从理想到现实
一、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
二、共产党人的正确领导
三、世界历史的原则高度
参考文献
序言
在1981年出版的《马克
思主义:支持与反对》一书
中,罗伯特·L.海尔布隆纳
曾这样自问自答道:“为什
么马克思的著作,也就是孕
育马克思主义的源泉,在一
个多世纪以来会有如此大的
魅力?或者,可以这样提出
这个问题:自马克思撰写这
些著作以来,世界已经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
我们仍要求助于马克思来洞
察当今时事?”“我们求助于
马克思,不是因为他毫无错
误之处,而是因为我们无法
回避他。每个想从事马克思
所开创的研究的人们会发现
,马克思永远在他的面前,
因此,他必须认同或反驳、
扩展或抛弃,说明或辩解马
克思遗留下来的思想。”在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看来,特
别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
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追寻下
,我们依然面临如何理解和
发展马克思的思想、精神和
理念问题。
海德格尔认为,哲学家
终其一生只思考一个东西。
这个东西就是他的核心范畴
、中心问题、本质理念。从
柏拉图的“理念”到黑格尔的
“绝对理念”,整个西方传统
哲学始终持存着对理念的本
体渴望和理性信仰。马克思
通过哲学观念变革,立足于
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事
业,在满足这种渴望的同时
激发出新的渴望,在解构这
种信仰的同时确立起新的信
仰,剔除了理念论哲学的本
体执念和神秘思辨,保留并
发挥了理念作为人类精神对
生命的热忱、对主体的尊重
、对真理的追求,归根到底
是对实现共产主义的价值理
想和方法求索。不论是作为
本原要义来规定事物的纷繁
表象,还是作为方法原则来
把握事物的运动变化,理念
总是被理解为具有内在深度
、真理品质和持存效力的精
神实质。这个精神实质仿若
基因,在人的生命活动中,
历尽千帆而初心不改,辗转
岁月而本性犹在。理念作为
时代精神的精华,是贯穿体
系、揭示本质的统一性原理
,是具有内在深度、真理品
质和持久效力的理论内核与
精神原则,展示出全体的自
由性和环节的必然性。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凝结
着一个时代关于思想政治教
育存在发展根本问题的前提
性、彻底性和反思性认识,
彰显出这个时代思想政治教
育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在精
神领域的最高成就。人类进
入阶级社会以来的历史,同
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发
展、普遍存在的历史。从柏
拉图的“洞悉隐喻”到培根的
“剧场之幕”,从笛卡尔的“
认识论转向”到康德的“哥白
尼式的革命”,从特拉西的“
观念的科学”到黑格尔的“精
神现象学”,人们总是力求
洞悉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
规律。但是由于以往社会的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被剥削
阶级所主导,成为其进行思
想灌输和精神教化的压迫工
具,因而这些思想政治教育
的实质、目的、内容、手段
及其决定性因素和现实性力
量,总是“为繁芜丛杂的意
识形态所掩盖”,导致人们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探
寻本身就会陷入一种思想政
治教育,就像对意识形态的
批判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
那样,直到历史唯物主义揭
开了“社会之谜”和“历史之
谜”,思想政治教育学才真
正成为一门科学。马克思主
义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由马克
思恩格斯创立的并随着共产
主义运动发展而不断丰富完
善的致力于研究和做好思想
政治教育的社会科学。马克
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既研
究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思想
政治教育一般现象,也剖析
和批判资产阶级社会的思想
政治教育形态,同时为做好
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
理念、引领实践。
在此意义上,追问和回
答马克思恩格斯有着怎样的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意味着
寻访初心和坚守本质,通过
“回到文本”而“经过文本”并
“思人现实”,用经典文本中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
、生成根源、活动本质、运
行规律、价值理想、解放信
念、方法原则等基本问题的
具体揭示、整体理念来观照
现实、反思前提、引领发展
,有助于使马克思恩格斯的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面向新时
代而不断敞开,满足人们在
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走向
观念具体、达至原则高度的
发展渴望,激起“思想的闪
电”和“精神之光”。不过,
回到文本探寻马克思恩格斯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其说
是要文本为现时代做出某种
辩护,毋宁说现时代需要借
助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开端
处的精神理念和方法原则进
行自我反思并向前进赴。
……
然而,人们总是已经这
样做,那是因为人们不得已
总是需要这样做,尽管“精
神世界的殖民化”在这里不
可避免,但这是由社会发展
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正如工
业社会早期的资产阶级反抗
运动只能产生工联主义或者
空想社会主义的阶级意识。
人们需要信仰的生活,既在
其中寻求知识和观念,也在
其中进行交往和社会化,正
是相同的信仰将人们检验和
确证为某个社会共同体的具
体分有和精神成员。在无家
可归的现代性精神危机之下
,人们会倾向于“有胜于无”
,而不去仔细甄别这个信仰
的对象,由哪个意识形态提
供、代表哪个阶级的根本利
益、是否合理。所以在相当
长的历史时期内,信仰一方
面跟意识形态进行政治联姻
,另一方面又与科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