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从理论、方法等层面对应急管理问题进行阐述,并通过研究示例系统展示该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思路及分析范式,为学生实际研究活动提供借鉴。 全书分为理论篇及案例篇两部分,包含五章理论讲解及三个教学案例。第一章侧重于应急管理主要问题及理论视角的介绍,主要对人为灾害、复合型灾害以及新兴风险等问题和主要理论视角进行系统阐释;第二章针对风险治理理论与方法进行阐释和概括总结;第三章主要聚焦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问题进行阐释,具体依托风险评估理论,结合脆弱性、韧性等视角,对风险评估流程、方法等问题进行讲解;第四章主要针对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讲解,全面展示应急管理活动的分析框架及研究路径;第五章主要针对应急管理体系中的组织协调、资源调度、危机学习等问题进行重点介绍。在案例篇中,本书主要通过三个案例,对理论篇中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探析,以利于学生深化对风险治理、应急管理知识点的理解。 作者简介 郭雪松,1978年9月生,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应急管理学会理事。近年来,在应急管理与风险治理领域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十余篇。完成各类基金项目多项,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参与重点项目1项。多次获得优秀学术论文奖励,与国际学术机构就应急管理研究开展了广泛合作。 目录 理论篇 第一章 应急管理涉及的主要问题与理论视角 第一节 应急管理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人为灾害 二、复合型灾害 三、新兴风险 第二节 主要理论视角概述 一、韧性与韧性治理 二、网络治理 三、其他研究视角 第二章 风险治理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风险治理研究概述 一、风险治理理论与进展 二、风险治理研究框架 第二节 风险感知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风险感知理论与发展 二、风险感知的主要测量范式 第三节 风险沟通理论与方法 一、风险沟通理论概述 二、风险沟通的模式与层次 三、风险沟通的研究视角与理论模型 第四节 风险的社会放大 一、沟通理论中的信号放大 二、风险社会放大的构成机制 三、风险社会放大的信息机制 四、风险社会放大的反应机制 第三章 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风险评估理论 一、风险评估中的脆弱性理论 二、风险评估中的韧性理论 第二节 风险评估流程 一、风险识别 二、风险分析 三、风险评价 第三节 风险评估方法体系 一、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二、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 三、风险评估常见方法 第四节 研究示例 一、澳大利亚格拉德斯通液化天然气开发风险评估 二、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美国山火风险评估 三、洪水灾害风险动态评估 第四章 应急管理全过程分析框架与研究路径 第一节 危机管理四阶段理论 一、减缓阶段 二、准备阶段 三、响应阶段 四、恢复阶段 第二节 “脆弱性-能力”综合分析框架 第三节 韧性治理:风险与应急管理的新路径 一、韧性治理的理论构想 二、迈向韧性治理的实践路径 三、对“脆弱性-能力”框架的发展 第四节 研究示例 一、脆弱性视角下区域公共安全系统界定 二、应对能力视角下区域公共安全系统界定 三、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四、基于“脆弱性-能力”视角的区域公共安全动态评价 五、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应急管理体系构建与优化 第一节 现代应急管理体系发展概述 一、国际应急管理体系发展概述 二、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发展概述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 一、理论基础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示例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设计 三、分析结果与讨论 案例篇 案例一“改炕”本是安邦策,奈何农户几多愁 一、案例说明 二、案例正文 三、案例分析 案例二积雷扫除。方得长安 一、案例说明 二、案例正文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三“玩笑”致人“社死”,“真相”莫失莫忘 一、案例说明 二、案例正文 三、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