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于漪全集(第3卷语文教育修订版)(精)
分类
作者 于漪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卷收有关语文教育论述文章。主要内容有回顾与反思语文教学改革30年成绩与未能破解的难题的探讨;有对“重术轻人”“机械训练”冲击语文课程改革、损伤语文教育“教文育人、以文化人”价值取向的剖析与批判;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母语教育观,在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同时,融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育,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面对教学层面常常被他信力左右的时弊,呼唤教师需加强教学自信力,树立理想,执着追求,有点新思考新作为,用心用情探索语文核心素养落实的途径。
作者简介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曾毕业于镇江中学,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现年79岁。
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目录
培养语文素质的沃土
语文教育观念的突破性进展——漫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聚焦在文化认同上
历史经验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从《美国语文》教材引发的思考
平等对话与“不作为”
对母语,应该有血肉亲情——我的伤感与希望
课堂教学三个维度的落实与交融
母语,民族文化的根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的个性
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深究底里 准确把握
以情激情 体验感悟
克服浮泛 精心探究
汉语,魅力无穷
阅读推广要在落实上下功夫
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根
学法研究:语文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突破口
教学中开发创造潜能举隅
看母语教学地位的升沉
本色,激情
在学生心中撒播一片阳光
走向广阔天地:我的大语文观
语文三十年岁月不寻常
语文教学不能实行机械化
求学不读书,是蹉跎岁月
我的语文梦
关于语文教学的几个问题
除弊布新大步向前
对于语文教学的再思考
贵在一颗火热的心
语文教育要致力于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语文课程与人的发展
语文教改必须扎根于现实的土壤——20年语文教学的回顾与反思
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
深入底里 开阔视野——评《母语教材研究》
民族精神教育与语文教学
领受语文的魔力与快乐
汉字,是家乡的象征
不尊重母语是莫大悲哀——从中小学“双语教学”存在之问题说起
语文教师必须有教学自信力
“标准化试题”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
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对《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粗浅理解
喜看初中语文教材突破性的进展
本色与包装
港湾要通向大海
走进语文
我看新课程标准
困惑与期盼
今天我们的语文该教给孩子什么基因
点亮心中那盏中国精神的明灯
开拓学语文的视野
有点新思考新作为
用青春谱写语文教学新歌
从小建立与中国语文的“骨肉亲情”
改进语文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
运用语言文字的魅力,营造生命涌动的课堂
磨砺思想,滋养精神
语文教学谈艺录
1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用而多彩的人文学科
1·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2 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1·3 纵向继承,横向借鉴,从生活中汲取
1·4 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实用而多彩
2 语文学科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学科
2·1 以语文智育为核心
2·2 渗透德育和美育
2·3 培养素质与发展智力
2·4 讲求综合效应
3 为课堂教学创设师生交融的佳境
3·1 树立“体”的观念
3·2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
3·3 教师为“学”而“教”
3·4 每名学生应成为学习的“发光体”
3·5 教与学和谐互动,美寓其中
3·6 在语言交流、思想碰撞中获得求知的欢乐
4 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
4·1 多目标导致无目标
4·2 重要的在于把握文章的个性
4·3 研究学生的实际
4·4 减头绪,削枝强干
5 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先导
5·1 珍贵的内驱力
5·2 不能干课一面
5·3 教出趣味,使学生迷恋
5·4 传之以情,以情激情
6 诱导学生善于发现
6·1 步入艺术之宫,风光无限
6·2 训练对语言的敏感
6·3 于默读静观中驰骋想象
7 组织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7·1 开启思维的门扉
7·2 创设辨疑、析疑的条件与气氛
7·3 鼓励创造精神
7·4 注意加温,重点突破
8 精心安排教学节奏
8·1 课堂教学流程的有效把握
8·2 起始阶段的吸引力
8·3 有起有伏,有疏有密
8·4 高潮的掀起
8·5 课已尽而意无穷
9 荡漾起琅琅书声
9·1 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9·2 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9·3 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
10 熟读名诗佳作
10·1 积累是良好素质的基石
10·2 发展记忆,提高效率
10·3 多角度进行训练
11 语言思想双锤炼
11·1 扫除习作心理障碍
11·2 锻炼认识生活的能力
1l·3 取法乎上,以读促写
11·4 锤炼语言,增强文章表现力
ll·5 发挥习作讲评的作用
12 教海无涯学为舟
12·1 清醒地认识自己
12·2 锤炼教学语言
12·3 源头有活水流淌
12·4 激情似火,开拓创新
序言
《于漪全集》是基础
教育领域首部特级教师的
全集,也是上海教育出版
社为特级教师出版的第一
部全集。自2018年8月第
一版出版以来,在传承、
弘扬和建设新时代社会主
义文化、以教育自信创建
自信的教育等方面发挥了
重要作用,深受广大读者
特别是第一线教育工作者
的好评。
《于漪全集》收录了
于漪在不同时期出版的专
著以及发表于全国各类报
刊的论文、讲话、序跋等
作品。编辑过程中,虽尽
力搜集,仍难免挂一漏万
。部分文章的写作时间和
出处未予注明,留待日后
修订逐步完善。在此,也
对原发报刊编辑部、图书
出版单位一并致谢。
《于漪全集》第一版
由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组
织有关教师、专家编辑。
于漪的教育思想植根于教
学实践,是理论与实践有
机融合的生动阐述。有时
一材多用,是为了从不同
角度阐释相关问题,为读
者呈现丰富的不同历史阶
段的思考成果。
《于漪全集》第一版
以“一辈子学做教师”为线
索,根据文章内容,分为
二十一卷,从基础教育、
语文教育、课堂教学、阅
读教学、写作教学、教师
成长、序言书信、教育人
生八个方面多维度展现于
漪来自教育第一线的理论
研究成果,基本体现了当
代教育家的典型形象。
于漪自2019年9月被中
共中央授予“人民教育家”
国家荣誉称号以来,担当
新的历史使命,坚持思想
创新,特别是在中国特色
教育学、教师学等重大理
论建设上奋力探索,笔耕
不辍,不断形成新的思想
成果。鉴于此,上海市教
师学研究会及时组织学术
力量,对《于漪全集》第
一版作了全面修订:一是
补充了于漪教育新论述;
二是增加了于漪教育活动
年表;三是在版式、装帧
上作了调整,从第一版的
较小开本八类二十一卷改
为较大开本的八类十二卷
;四是对文字和内容错漏
加以改正。
我们希望,《于漪全
集》修订版能够继续为广
大教育工作者学习于漪教
育教学思想,探索中国特
色教育学、教师学,为国
育才,为党育才,发挥应
有的作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2: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