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采用学科借鉴方法,以符号学原理分析阐释相对应的符号形式,以期构建出较为完整的、基础性的东北农民题材符号系统、形态符号系统、构图符号系统、色彩符号系统、技法符号系统,揭示出基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俗民风、审美情趣,东北农民所具有的符号特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农民画艺术发展概述 第一节 农民画艺术的起源 第二节 农民画艺术的发展阶段 第三章 农民画艺术特征及生存环境分析 第一节 农民画艺术特征分析 第二节 农民画生存环境分析 第四章 语形学解读:东北农民画符号系统的构建 第一节 题材要素 第二节 造型要素 第三节 构图要素 第四节 色彩要素 第五章 语义学解读:东北农民画符号的表意分析 第一节 东北农民画的符号类型 第二节 东北农民画符号表意层次及分析 第六章 语用学解读:东北农民画符号的作用及象征意义分析 第一节 农民画符号的作用 第二节 东北农民画符号的心理性象征意义 第三节 东北农民画符号的社会性象征意义——基于衍生品设计的分析 第四节 东北农民画符号的文化性象征意义 参考文献 序言 绘画是以视觉传达为媒介进行表达的艺术形式,“ 表达”离不开符号,符 号学与绘画相结合便产生了绘画符号。农民画作品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载体,通过不同的视觉形象建构出蕴 含“意味”的视觉语境。观者通过对绘画中视觉符号元 素的品读,更好地掌握画面的整体“意味”。以往对于 农民画的研究多集中在美术史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 、美术学及文化产业等方面,随着农民画的研究越来越 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基于符号学理论研究中国农民画, 将为农民画艺术的研究打开一个新的视角。东北农民画 的创作从未脱离过“劳动”题材,包括农、林、渔等各 个方面的劳作场面。农业生产活动是农民最核心的劳作 轨迹,祈愿丰收的心理在世世代代的农耕生活中延续下 来,成为农民共同的、基本的感情,丰收也成为农民画 最常见的题材之一,大量的“丰收”题材作品,展现了 民众在世俗生活中的“功利性”的祈愿,也是传统农耕 生产方式影响下民众的朴素心态,这种感情在他们的艺 术作品中,用丰满的构图尽情地表现出来,他们画粮食 的时候是遍地金黄,画棉花的时候是满眼银白,花鸟满 树,虾蟹满塘,画面 精彩页 二、农民画符号情象层表意分析 东北农民画符号的情象层是表意的感性层面,是农民画符号能指和所指发生作用的意指过程。农民画家更善于通过画笔或者其他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林风眠曾这样说过:艺术原本是人类情感的造型化。换句话说,艺术是需要借外之形,以寄存自我的,或说时代的思想与感情的,人所谓心声心影即是。农民画符号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乡土文化以及各地农民的精神风貌与情怀。农民热爱生活,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创造生活,又用自己的思想和心理去观察和思考生活,正如物象层表意所讲,农民在可能的条件下,用自己的感情和技巧去描绘生活,画面中会存在一股强烈的生活气息,农村天地中的万事万物,农村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无不能入画。虽然写实性也是农民画的风格之一,对客观存在事物的真实表现是农民画创作的一部分,但仅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农民画是不全面的,农民热爱生活,更向往他们理想中的未来,这就使他们的画作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与情怀。 东北农民画家是最接近农民生活的艺术家,他们的画作以通俗化与大众化,体现着农民本身的朴实无华和率真单纯。农民画作的价值远不只体现在视觉感官上,更体现在它代表了广大农民的审美意识,折射出农民画家对生活的一种乐观而坚定的态度,例如丰衣足食、幸福长寿、安居乐业等世俗化的心理愿景。农民画作品都具有一定的表现性,是艺术家们对客观存在事物的诸多感受和诠释,大多数的创作都是通过画面来表达内心的情意、感觉,这也是农民画最重要的表现手法,即通过对农民形象、劳作场景和乡村生活客观现象的再现,来表达艺术家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