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全书共六章,其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基本理论和总结,包括第1章、第2章、第6章。通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研究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是对供需网环境下信誉作用机理的研究,主要在第3章。从供需网环境下的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入手,分析了信誉如何成为控制机会主义的有效机制。 第三部分探究了基于第三方集成化供需信息管理平台(3PSDI)的企业信誉评价问题,主要在第4章。提出基于3PSDI的信誉评价指标体系由3个大类指标和40个单项指标组成,3个大类指标分别为信用能力、信用行为和声誉。 第四部分研究了供需网环境下企业自身信誉的创建,主要在第5章。提出了企业信誉创建的过程模型,并围绕该模型探讨了如何运用利益相关者管理、诚信文化建设、信用管理、企业识别、品牌塑造及公共关系等管理理论与方法实现信誉的积累和认知。 作者简介 肖艳玲,1963年9月生于内蒙古根河市,现任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数量与技术经济学会理事、大庆市管理学学科带头人、技术经济研究会高级会员。主要从事系统评价、企业信誉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编《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等教材3部;在《科技进步与对策》《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学管理研究》《技术经济》《系统科学学报》等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自然基金、省社科基金、省高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等近20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项,研究报告及论文获省、市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省教学成果奖和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奖励27项。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框架结构 1.5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 2.2 企业信誉及其相关概念 3 供需网环境下企业信誉的作用机理 3.1 供需网中的不完全信息和机会主义 3.2 信誉作为供需网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控制机制 3.3 基于企业信誉机制的供需网集成效应 3.4 企业信誉信息支持机制 4 基于第三方集成化供需信息管理平台的企业信誉评价 4.1 引言 4.2 企业信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企业信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 企业信誉评价模型与方法 5 供需网环境下企业自身信誉的创建 5.1 企业信誉创建的过程模型 5.2 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信誉创建 5.3 基于企业诚信文化的信誉创建 5.4 基于企业信用管理的信誉创建 5.5 基于企业识别的信誉创建 5.6 基于企业品牌的信誉创建 5.7 基于企业公共关系的信誉创建 6 研究成果及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