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思维十八讲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
作者 | (美)约翰·杜威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思维十八讲》是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的代表作,胡适终生佩服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陶行知深受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观点的影响。杜威认为教育必须以反省思维为目的。杜威在书中运用了大量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详细阐述了我们进行思考时的不同过程。带你真正了解思考的特性,理解思考的过程,并运用科学训练方法以提高思考力,帮你重新塑造科学而完整的思维过程。 目录 第一部分 思维训练的问题 第一讲 什么是思维 第二讲 反省思维的必要性 第三讲 固有的知能与思维训练 第四讲 学校的情境与思维训练 第二部分 论理的探讨 第五讲 反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 第六讲 推论与试证 第七讲 反省思维的分析 第八讲 判断在思维中的地位 第九讲 理解——观念与意义 第十讲 理解——概念与定义 第十一讲 系统的方法——事实与证据的控制 第十二讲 系统的方法——推理与概念的控制 第十三讲 经验的与科学的思想 第三部分 思维的训练 第十四讲 活动与思维训练 第十五讲 从具体的到抽象的 第十六讲 语言文字与思维训练 第十七讲 思维训练中的观察与知识 第十八讲 教课与思维训练 结论 序言 一部书的修改,有的只是对少许文字的订正,有的 竟是大部分的重写。现在这书的新版,则是属于后一类 的修改了。 第一,原书的材料,在这里虽有删削,可是新增的 材料却很多,篇幅已比原书多出四分之一。 第二,这修改是为了使说明更加确切和明白。凡读 者所感到困难的部分,都已竭力重写过。这不仅指对文 句的细微的改订,也指对若干主要观念的阐明,尤其是 第二部分(即本书的理论部分)。在这一部分,思维的 论理分析,全都重新写述,比以前是简明得多了。同时 ,原书以特异的性质提出的基本概念,则不但完全保存 ,而且更加充实。为求明白计,增加了许多新的例证; 各讲的次序也有所变更。 第三,关于教学部分的修改,也很显著。这种修改 ,反映着自一九一〇年原书出版之时迄现在的教学方法 上的变动。原书所批判的当时流行的教学法,在现时优 良的学校里几乎已经消失了,被许多新的方法取代了。 本书因应着这种变动,“教课”一讲,实际上全是新作 的。 许多教师,把他们应用本书的经验充分供给我,使 能成这新本,也是我所妄冀的较善之本:对于他们,我 欣然表示我的感谢。 杜威 一九三三年五月 导语 揭秘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的“思维”五大逻辑步骤:一发现困难情境 ;二找出问题所在 ;三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四推论各假设的结果,探明哪种假设可以解决问题;五验证假设 。 我国著名教育家孟宪承、“民众教育的保姆”俞庆棠携手翻译。 胡适、潘家洵、李小峰等推荐本书为“青年必读书”。被邵元冲、杨四穆、罗德辉、许昂若等学者列入推荐书单。 北大校长蒋梦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南京大学校长郭秉文、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报业大王史量才等人一致推崇的思维方式。 精彩页 一 思维的各种意义 没有人能够明确地告知别人应该怎样思维,正如没有人能够告知别人应该怎样呼吸或血液怎样循环一样。然而人们的思维方法,却大致可以表述出来。有些方法是比较好的,为什么好,理由是可以说明的。懂得好的思维方法与为什么好的理由的人,如果他想,便能够改变自己的思维方法,使它更有效能。本书所说的较好的思维方法,叫作“反省的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是对于问题反复而严正地、持续地思考的一种过程。在未入主题之前,我们先略说别的有时也称为“思想”的心理过程,作为比较。 在我们醒着,有时连睡着的时候,心里有些事情往来着。如果是在睡眠中,我们叫它是梦。当然我们也有昼梦——幻想(如同空中的海市蜃楼),一切心慵意懒中的思绪。这种不控制的心理过程,寻常也称为“思想”。孩子们有时试着要“不想”而不能。我们醒时的生活消磨于这种无端的心思、纷繁的意想、愉悦而无凭的希冀,倏忽而模糊的印象的时间,超过我们自己愿意承认的程度。就像俗语所说,肯“给你钱而要知道你在思想着什么”,他一定也得不到什么。萦绕于你的心中的,过后没有多少值得遗留的。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就连愚蠢的人也能有思想了。我曾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个没有很多智慧的人,想参选做一个委员,他对身边人说:“你们不要以为我的知识不够,而要知道我在这大部分的时间,总是思想着这样那样的事情。”所谓反省的思维,包含一串所想的事情,你可能认为这种思维和散漫的思想没有两样,可是它绝不止于“这样那样的事情”偶然的、不规则的连续,和散漫的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反省的思维,不止于观念的“连续”(sequence),而要求它连续的“结果”(consequence)——它是一个持续的、有步骤的过程。前一步决定后一步的结果,后一步参照前一步的成因;一步一步,相因而发生,相辅而成立。不是胡乱地倏往倏来。每一步,术语上称为思想的一个“名词”(term),每一个名词,遗留着在下一名词里可以利用的成分,这全部过程成为一个连续。各个单位,这样互相连贯,持续地向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前进。 寻常所谓“思想”的第二个意义,指非直接感知,不是见着、听着、触着、嗅着、尝着的事物。我们问一个讲着故事的人:“你看见那事情发生的吗?”他答:“没有,我只是想着的。”这就是意象的创造,而不是观察的实录。想象的情节,多少也以一条线索贯穿起来,这种“思想”是介于虚构的幻想与有意获得结论的思维之间的。儿童们娓娓讲谈的想象故事,内含的配合性的程度很有参差,有的是断断续续的,有的是有联络结构的。如果是有联络结构的,它们便会引起反省的思维,而这也就是思维能力的表现了。儿童的这种想象,发展在严正的思维之前,而为它的准备,可是在想象里,观念只是不直接感知事物的意象,而所谓思维,只是这些意象的连续罢了。 反省的思维不止于以意象为娱乐,而有着一个“目的”(purpose)。在反省的思维中,意象的连续,必求达到一个目的,获取一个于意象以外可以证明的结论。 当作一个故事说,“巨人国”是有趣的,但是反省的结论,要说出这种巨人存在于何时何处,便非于意象以外有事实的证明不可了。我们口头上所谓“要想得通”,这种思维只是感觉的绽放,目的是强化人们的心情或感受,其联结的纽带则是感情的连贯。寻常所谓“思想”的第三个意义,实际上便等于“信念”(belief)。说我想明天气候会冷,说我想匈牙利比南斯拉夫要大,等于说我相信如此云云。前人想大地是平的,等于说前人相信是这样。思想的这一意义比前述两个意义更狭窄了。信念指超于事物以外而对这事物的判断,它确定(肯定或否定)一个事实、一种原则或一项定律。信念的重要,不消多说。凡我们并无可靠的知识却有充分的自信而决定的事情,都是信念。凡我们自认已有可靠的知识而将来或许证明只是偏见或谬误的,也都是信念。 说思想等于信念,并不就是说那信念一定有根据。例如,人们同样说,“我相信地球是圆的”。而其中有人当着别人提出问题的时候,并不能拿出他这样相信的证据来,他只是从别人那里拾来这样一个观念;他接受这个观念,也只因这个观念的流行,并不因为自己曾经思索过,也并不因为自己曾经自动地参与过这一信念的树立。 所以这种思想是无意识地发生,是不知道怎样得来的;从隐微的源头,从不知不觉的蹊径,潜入人们的心中,而成了人们思想结构的一部分。传说、教训、模仿这些靠着权威、私利或强烈的情绪都要负些责任。这种思想其实是成见,而不是从直接观察、搜集和检查证据等思维活动中所得来的结论。即使有正确的,它的正确性也只是偶然。 这样,我们又回到反省的思维和寻常所谓思想的比较。前两种意义上的思想,是有害于我们心智的,因为它们分散了我们对于现实的注意,也浪费了我们的时间。可是沉溺得如果不过分,却也能带给我们单纯的娱乐和必要的消遣。不过无论怎样,它们不能称之为真理,不能要求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