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说新语通识/中华经典通识
分类
作者 刘强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世说新语》是中国小说史和文学史上的经典,其中体现出的魏晋风度和名士风流常常令后人神往不已。然而由于时代和语言的关系,今天的读者直接阅读《世说新语》是有一定难度的。《〈世说新语〉通识》,通过对《世说新语》一书来龙去脉的爬梳,对作者及其编撰方法、门类设置的揭示,对《世说新语》所反映的魏晋时代精神、重大议题、名士全景图卷的描绘,引领读者打开《世说新语》的大门,穿过历史的迷雾,真切感受鲜活的魏晋文化,追寻早已逝去的名士风流。
作者简介
刘强,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诗学研究集刊《原诗》主编,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员,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先秦诸子经典、儒学与古典诗学、文言笔记小说等。
著有《世说新语会评》《竹林七贤》《魏晋风流》《世说学引论》《论语新识》《世说三昧》《《世说新语〉研究史论》《世说新语资料汇编》《四书通讲》《世说新语新评》等;主编《中华少儿诗教亲子读本》十一卷、《原诗》四辑、《世说新语鉴赏辞典》等。
目录
《世说新语》是本怎样的书
一 《世说新语》是怎么来的
1 到底是谁写了《世说新语》
2 从《世说》到《世说新语》
3 分门别类有讲究
二 《世说新语》的编撰艺术
1 “人之书”与“分类学”
2 “关系网”与“故事链”
3 “立体志人法”
4 “变史家为说家”
三 “清谈全集”的思想光影
1 清议与清谈的“话术”转换
2 名教与自然的现实角力
3 清谈盛宴的华丽榜单
4 “清谈误国”哂未休
四 “魏晋风度”的魅力舞台
1 容止之风
2 服药之风
3 饮酒之风
4 任诞之风
5 雅量之风
6 隐逸之风
7 艺术之风
五 “世说学”:经典的形成与影响
1 一门专学
2 四大系统
3 四段分期
4 七个分支
后记
序言
经典常读常新,一代有
一代的思想,一代有一代的
解读。“中华经典通识”系列
丛书,邀请当今造诣精深的
中青年学者,为读者朋友们
讲授通识课。希望通过一本
“小书”,轻松简明地讲透一
部中华传统经典。
本系列丛书由复旦大学
陈引驰教授主编,每本书的
作者都是该领域的名家,他
们既有深厚的学养,又长于
深入浅出,融会贯通。每本
书都选配了大量相关的图片
,图文相生,能增强阅读的
趣味性。
希望这套丛书,能成为
人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可
靠津梁。
导语
《世说新语》研究“大咖”的“大家小书”。同济大学《世说新语》研究专家刘强教授研究《世说新语》近二十年,出版的相关著作涉及《世说新语》的各个方面:既有综述,也有资料汇编;既有研究史论,也有评论集成;既有文本解析,也有辞典纂辑。本书是作者关于《世说新语》的第一部通识著作,凝聚了作者的研究精华。
“百家讲坛”主讲嘉宾的经典普及新成果。作者一直致力于经典著作的普及工作,特别是儒家经典和《世说新语》,并曾于央视“百家讲坛”主讲“竹林七贤”,其行文无半点“学究气”,明白如话,晓畅淋漓,实现真“悦读”。
由书而人,知人论世。《世说新语》的魅力在于魏晋风度和名士风流,又不只风流。这本《通识》,通过对《世说新语》一书的细致爬梳,不仅聚焦于书里所写的名士——一个个鲜活的人,更推而论及由这些人所构成的魏晋社会和文化的鲜明特质,搭建真正读通《世说新语》的知识骨架。
后记
按照这套“中华经典通识
”丛书的编撰体例,书的末
尾应该有一篇“后记”。后记
写些什么,常常令作者犯难
,因为总有一些事,是与正
文无关,却要在后记中坦白
交代的。现在,清样已经校
阅一过,出版在即,似乎已
容不得我“欲说还休”了。
大约二十年前,我还在
复旦攻读博士学位时,就私
自订了一个研究计划,美其
名曰“世说学工程”。在一个
“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代,
这当然是幼稚得可笑的举动
,但值得庆幸的是,多年之
后,这个“工程”总算没有烂
尾,那些计划中的书稿——
原本是“无中生有”的东西—
—竟然一本一本地面世了。
当然,最初的写作计划
中,并没有这本《〈世说新
语〉通识》。所以,接到这
个书稿的邀约后,我迟迟未
能动笔,直到终于顶不住出
版社的“花式”催稿,才不得
不“勇敢”开工。而在写作过
程中,更是时时感受到不能
超越自己、推陈出新的压力
——回首这二十年,我似乎
一直是在这样那样的压力下
度过的。
说来也颇奇怪,《世说
新语》中那么多脍炙人口的
嘉言隽语,我私心最爱的偏
偏是东晋名士刘惔评价江灌
的那句“不能言而能不言”。
这个“金句”似乎有着照妖镜
般的魔力,在它的反照下,
任何一个言说者和写作者都
不免心生羞愧(我的感觉尤
甚),唯恐“不能言而言”的
结果,最终弄巧成拙,成了
“不如不言”。
好在本书并非学术著作
,而是一部通识读本,旨在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层次清
晰的叙述将《世说新语》作
一个普及性的介绍。这么一
想,算是给自己松了绑,减
了压,于是,在2022年春
夏之交上海因疫情封城结束
后,写作得以顺利展开。
2023年年初,交上了最后
一章,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

如读者所见,这本小书
虽然纲目还算有序,且自成
一个小系统,但我自己看去
,实在很像穷和尚的“百衲
衣”,粗针大线,提襟见时
。面对《世说新语》中的那
些风流名土,难免有“珠玉
在侧,觉我形秒”之感。我
所能保证的是,自己的写作
态度还算诚实,内容也都是
长期研究的心得,对于年轻
读者而言或许还有些参考价
值吧。
尤其是,我对《世说新
语》与魏晋风度的解读,可
能与前辈和时贤稍有不同。
比如,在文本上常将《世说
新语》和《论语》加以比照
,一来是我在同济大学长期
进行这“双语”教学的惯性使
然,二来也是出于对魏晋玄
学非老庄之学,而是儒道互
补、礼玄双修的“辨异玄同”
之学的基本理解。同时,在
解读魏晋名士风流中诸如饮
酒、任诞和隐逸等风气时,
有意将这些最易“旁逸斜出”
“收拾不住”的线索,牵扯并
绾合于《世说新语》并未涉
及的“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
渊明的身上。——在我看来
,陶公才是魏晋风度的集大
成者。
还有一些细节也值得一
记。本书第一章本来题为《
世说新语》成书之谜”,下
分三节,分别是“书名之谜”
“作者之谜”“门类之谜”,出
版时责编改章题为“《世说
新语》是怎么来的”,变节
题为“到底是谁写了《世说
新语》”“从《世说》到《世
说新语》”“分门别类有讲究
”;第五章本作“‘世说学’面
面观”,后改为“世说学:经
典的形成与影响”;而作为
导言的“《世说新语》是本
怎样的书”,下设“古今绝唱
”等五个小标题,出版时也
在目录上“隐身”了。这些细
节的改动,似乎体现了作者
、编者把握文本及读者心理
反应的微妙差异,仔细揣摩
后,我不得不对编辑团队的
细心和用心报以激赏,并深
感钦佩。
最后,我要向丛书主编
陈引驰先生、中华书局上海
聚珍的贾雪飞女史表示感谢
,没有你们的精彩策划、费
心组织,也就没有这本书。
责编黄飞立先生在编校中投
注了令人尊敬的心力和情感
,他搜求了不少珍贵而又精
美的插图,并配以文字说明
,使这本小书倍增光彩,这
让我在感谢之余,又多了一
份感动。
刘强
2023年3月25日写于守中
精彩页
因为年代久远,文献不足,关于《世说新语》的成书,留下了一些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谜团,虽然无关宏旨,但就“通识”的要求而言,也应该有所了解。下面我就择要予以说明。
1.到底是谁写了《世说新语》
首先,《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这本书究竟是一人独撰,还是“成于众手”?
如前所述,《世说新语》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南朝宋代的临川王刘义庆。如《世说新语·假谲》“诸葛令女”条,刘孝标注对故事的真实性提出批评时就说:“葛令之清英,江君之茂识,必不背圣人之正典,习蛮夷之秽行。康王之言,所轻多矣。”这里的“康王”,就是刘义庆的谥号。这说明至少在刘孝标眼里,《世说新语》的作者非刘义庆莫属。此后的目录学著作及类书,也都认同此说,一向并无异议。
刘义庆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结合史书的记载简要作一介绍。
刘义庆,字季伯、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生于东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卒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444)。他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长沙景王刘道怜的次子。刘道怜一共养了六个儿子,而他的幼弟刘道规没有儿子,所以义熙八年(412)刘道规病逝后,便以年仅十岁的刘义庆为嗣子,义庆十三岁时也就袭封了南郡公。刘义庆幼时聪明伶俐,刘裕对他很是喜爱,常说:“此吾家丰城也。”丰城,是传说中龙泉、太阿两宝剑沉埋之地,足见刘裕对刘义庆寄望甚高。永初元年(420)刘裕称帝,追封刘道规为临川王,年仅十八岁的刘义庆作为嗣子得以袭封临川王,征为侍中。
永初三年(422),刘裕病逝,长子刘义符即位,改元景平。景平二年(424),刘义符被徐羡之、谢晦等人所废,不久被杀。紧接着,刘裕的第三子刘义隆(407-453)即位,是为宋文帝。刘义隆登基后,改元元嘉,他在位三十年,励精图治,营造了一个所谓“元嘉之治”。刘义庆作为皇帝的堂兄,颇受重用,历任秘书监、丹阳尹、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职。其间,刘义隆因为猜忌,杀害了不少宗室和功臣,而刘义庆因为性格谦退,为人低调,与世无争,一直受到皇帝的信任。
元嘉八年(431),因太白星(即金星)侵犯了左执法星,时任右仆射的刘义庆害怕会有灾祸,便向皇帝上书,自求外镇。皇帝下诏挽留未果,乃出其为荆州刺史。义庆在任八年,清正廉洁,颇受百姓爱戴。元嘉十六年改授散骑常侍,都督数郡,任江州刺史。元嘉十七年任南兖州刺史。二十一年病故于京城,时年四十二岁。朝廷追赠侍中、司空,谥号为康王。
我们看刘义庆的这份“简历”,觉得他更像是一个政治家,似乎与文学没有多少关系,但是且慢,真正使刘义庆名垂后世的却正是他的文学成就。据《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记载,刘义庆“在州八年,为西土所安。撰《徐州先贤传》十卷,奏上之。又拟班固《典引》为《典叙》,以述皇代之美”。这里尽管没有提及《世说新语》,但据学者们推测,此书的编撰,应该就是在荆州和江州刺史的任上。 问题是,刘义庆的文学才华究竟如何?他能否独自完成《世说新语》以及其他著作的编撰呢?这个问题近代以来曾引起不小的争议。我们先看史书上怎么说:
(义庆)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才词虽不多,然足为宗室之表。……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太尉袁淑,文冠当时,义庆在江州,请为卫军谘议参军;其余吴郡陆展、东海何长瑜、鲍照等,并为辞章之美,引为佐史国臣。太祖与义庆书,常加意斟酌。(《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
P25-2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