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手相追:金石传拓艺术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郭玉海 著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简介

《心手相追——金石传拓艺术研究》是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郭玉海撰写的一部关于传拓艺术、拓片审美理论的金石学论集。该书较为完整地构建出基于文化史和美术学范畴的金石传拓艺术研究理论框架,开辟了传统金石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有着带领学科建设的积极意义。

目录

前言
金石传拓的历史角色与地位
一、传拓工艺的起源与沿革
二、传拓工艺的传承
三、传拓是独立的艺术
四、拓片价值和拓片收藏的本质

精拓本碑帖拓片的工艺特征
一、“精拓”的含义
二、拓片工艺的精粗之辨
三、“精拓”本碑帖拓片的制作工艺要点
四、碑帖拓片的工艺标准

古器物纹饰传拓中的看与做
一、古器物纹饰传拓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二、各类古器物纹饰的特点与传拓用墨实例分析
三、结语

拓片制作中的用墨技巧

甲骨传拓规范刍议
一、传拓前的准备工作
二、传拓过程规范
三、拓片的后期整理
四、几点思考
五、结语

响拓、颖拓、全形拓
一、响拓
二、颖拓
三、全形拓
四、评价
五、结语

取象与存古——晚清全形拓的两种审美视角
一、肇始
二、取象
三、存古
四、析论
五、结语

“名家传拓”与“传拓名家”
一、“名家传拓”与“传拓名家”的界定
二、“名家传拓”
三、“传拓名家”
四、“名家传拓”与“传拓名家”对传拓工艺发展的影响
五、结语
……
“金石僧”达受
阳湖李锦鸿与阳湖李墨香
海盐金石家陈克明考
读敦煌唐代拓片四种
传拓技艺的传承与弘扬
历代金石传拓人物简表
参考书目
后记

前言

  故宫博物院的金石传拓专业岗位设置,始于1926年。在机构设置中,古物馆流传课下设有传拓室,其工作场所位于乾清门广场西头军机处对面的军机章京值房,马衡拟订了如下规则:
  古物馆流传组传拓室办事细则
  一 暂定隆宗门内南屋为传拓室。
  一 工作时间上午自九时至十二时,下午自二时至五时(唯遇必要时得共同斟酌变通之),星期及假期停止工作。
  一 工作时由聘定或指定之专员等共同监督负责办理。
  一 应拓各器由集中处所提至传拓室,拓毕仍送回原处。其有尚未毕工须于次日续拓者则扃锁于本室特制之柜内,由监督人加封签名以专责成。如有大器、石不便移动者则就其原置处所工作。
  一 各项材料由书记一人专掌之,置材料簿一册,每日记其收发之数。
  一 本室置日记一册由书记一人专掌之,凡监拓人、拓工、器名、件数及已成之拓本张数均一一详载无遗。
  一 已成之拓本须由掌日记人于当日钤盖图记,送交掌材料人存储之。
  一 存储人置点收簿一册,每日由钤盖图记人将已成拓本详细
  登载,送交存储人点收并签名于其上。传拓室拓工最初为薛学珍,之后有徒薛平、刘永贵,刘永贵再传郑世文,皆高手。古物馆传拓室制作的拓片,除资料存留外,一为分赠达官政要及知名学者做感情交流,一为向社会售卖贴补院经费开支,故迄今犹流传颇广。1933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郑世文作为押运人员远赴四川,至抗战胜利后以薪酬过低,于重庆去职,转就北碚税务局,故宫博物院的传拓岗位由是中断。
  1947年3月,时任院长马衡为恢复业务工作计,亲自聘请马子云先生至故宫博物院,从事金石传拓、鉴定和研究工作。马子云先生到故宫博物院后,最初在古物馆任职,1951年古物馆改组陈列部,隶属陈列部技术组,1955年改隶铜器研究组,其后又转至书画组。
  马子云先生在铜器研究组(金石组前身)时期,授徒业师纪宏章先生,转至书画组后,马子云先生的主要工作为鉴定故宫博物院藏碑帖文物,传拓工作则主要由编制在金石组的业师纪宏章先生完成。
  1947年以后的各文献中,“传拓室”这一机构的名称不再出现,“故宫博物院古物馆传拓金石文字之记”的印章踪迹难觅,前述《古物馆流传组传拓室办事细则》更是无人提及。这一巨大变化是由于工作思路的转变决定的。古物南迁前的古物馆传拓室在较大程度上是一个盈利机构,传拓人员被视为佣工杂役,故专设监督、掌料(收贮)、记录(钤印)职员三名,负责管理工作。抗战胜利后的故宫博物院传拓工作,在管理和手续上较古物南迁前的“传拓室”大大简化。一则是因为马子云先生受聘故宫博物院前已经在金石界名闻遐迩,得到了马衡的充分尊重与信任,故受聘身份为职员;再则也是因为此时故宫博物院的传拓工作重点已经放弃逐利,转向了单纯的专业研究领域,故不再设置监督、掌料(收贮)、记录(钤印)等,所有工作环节全部由马子云先生一人承担。
  古物南迁前马衡对于传拓工作的态度和管理方法完全仿效陈介祺,所拟规则亦如《簠斋传古别录》之翻版。陈介祺收藏宏富,眼界尤高,然于传拓一事十分苛刻吝啬,纸墨材料斤斤计较,视拓工亦如佣仆,工作时必令专人监视。受其青睐者,王石经、陈佩纲二人而已,然协助陈介祺收藏整理传拓著录的众多助手中,能凭艺术跻身士林者亦唯此二人。
  与陈介祺这种对待传拓人员严密防范的管理方法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形式,发生在刘喜海和吴大激身上。刘喜海先后延聘陈克明、陈唆叔侄为西宾,礼敬有加;吴大潋延聘尹伯圜、陈佩纲,待如幕友,任之信之。1947年以后,马衡对待马子云先生也是这样,放手任事、用人不疑,马子云先生则不负马衡厚望,最终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金石传拓、鉴定集大成者。
  谚曰:众人待之,众人报之;国士待之,国士报之。此亦郑世文与马子云先生之谓乎!我生也晚,得于马子云先生座旁侍立不过数遭,然于轶事旧闻,神驰心慕,故传拓之余,黾勉阅读,偶有所得,拉杂记之,成此十余篇,俚词鄙语,非不自知,唯祈铭志技艺、致敬先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9: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