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聊斋新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汪曾祺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收入汪曾祺创作晚期(1987-1997)的短篇小说29篇,包括改写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聊斋新义》13篇,以及其他新笔记体小说16篇。这些作品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本土文学与西方文学相融合,折射出汪曾祺“衰年变法”的雄心,是他晚年对现代主义的回归与升华。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目录 瑞云 黄英 蛐蛐 石清虚 陆判 双灯 画壁 捕快张三 同梦 明白官 牛飞 老虎吃错人 人变老虎 樟柳神 小芳 窥浴 鹿井丹泉 小学同学 鲍团长 忧郁症 小姨娘 小孃孃 莱生小爷 名士和狐仙 关老爷 薛大娘 钓鱼巷 露水 侯银匠 序言 1988年12月,汪曾祺写 了一首《自题小像》,道是 : 近事模糊远事真,双眸 犹幸未全昏。 衰年变法谈何易,唱罢 莲花又一春。 说“衰年变法”的时候, 其实变法已经开始了。写这 诗三年后,汪曾祺在《却老 》里点明怎么“变法”:“我 得回过头来,在作品里融入 更多的现代主义。” 有意思的是,“现代主义 ”却是通过重写古典的形式 呈现的。1987年8月,汪曾 祺开始了“聊斋新义”的写作 计划。同月底,他取道香港 赴美国,参加爱荷华大学举 办的为期三个月的“国际写 作计划”。 汪曾祺一直对《聊斋志 异》及其代表的传统笔记小 说很有兴趣(可以上溯至《 世说新语》),曾将《小翠 》改编成京剧。“聊斋新义” 的写作,应当是谋划已久的 一次“变法”,追求的是“融 奇崛于平淡,纳外来于传统 ,不今不古,不中不西”。 这个时候汪曾祺又正好 受到了访美的冲击。与国外 作家的交流倾谈,汪曾祺对 现代主义、现实主义乃至民 族传统,有了更深入清晰的 认知:“我所说的现实主义 是能容纳一切流派的现实主 义;我所说的民族文化传统 是不排斥外来影响的文化传 统。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是 可以融合的;民族文化和外 来影响也并不矛盾,它们之 间并非泾渭分明,作家也不 必不归杨则归墨,在一棵树 上吊死。21世纪的文学,可 能是既是更加现实主义的, 也是更加现代主义的;既有 更浓厚的民族传统色彩,也 有更鲜明的西方文学的影响 。”因为“聊斋新义”诸篇, 也可以看作是这种认识的实 践。 汪曾祺的“聊斋新义”, 往往改写原故事的结局,加 入现代意识,如《瑞云》《 捕快张三》《陆判》等尤为 明显。汪曾祺是一个喜欢“ 重写”的作家,自己的小说 如《职业》、《异秉》(《 灯下》)、《受戒》(《庙 与僧》)、《岁寒三友》( 《最响的炮仗》)就曾40年 间反复述写,对《聊斋志异 》的改写,同样也是对传统 与现代关系的一种“介入”。 汪曾祺晚年对自己仗以 成名的“高邮世界”也进行了 可称为颠覆性的改写。不像 80年代的写作更专注于乡土 社会的人情之美,汪曾祺90 年代的高邮书写,更加关注 那些乡土社会眼中的《畸人 》。他在访谈中提到《小姨 娘》,对于十几岁就主动与 男性发生性关系的女性,“ 我没什么褒贬”;他盛赞众 人眼中拉皮条的薛大娘:“ 薛大娘身心都很健康。她的 性格没有被扭曲、被压抑。 舒舒展展,无拘无束。这是 一个彻底解放的,自由的人 。”这些话至今还有家乡人 不能接受。还有《鹿井丹泉 》《窥浴》……胆子大得让 人吃惊。这些文笔折射出的 ,有汪曾祺“衰年变法”的雄 心,有90年代文学、文化环 境的宽松,还有对于现代中 国小说的本土性与世界性的 某种思考。 汪曾祺晚年的小说,至 今尚未引起读者与研究界足 够的重视,往往为美食与旅 游的闲趣文字所遮掩。愿这 种遗憾不会一直持续。 杨早 2023年3月 导语 若世界真还公平,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他是我认为全中国文章写得较好的,一直到今天都这样认为。 汪曾祺的作品倘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只是因为我不会写别人那样的作品。 汪曾祺的光芒里,是我们对传统的迷恋。他用非常中国化的文风征服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人,因而又显出特别的“新潮”,让年轻的人重新树立了对汉语的信心。 精彩页 瑞云 瑞云越长越好看了。初一十五,她到灵隐寺烧香,总有一些人盯着她傻看。她长得很白,姑娘媳妇偷偷向她的跟妈打听:“她搽的是什么粉?”——“她不搽粉,天生的白嫩。”平常日子,街坊邻居也不大容易见到她,只听见她在小楼上跟师傅学吹箫,拍曲子,念诗。 瑞云过了十四,进十五了。按照院里的规矩,该接客了。养母蔡妈妈上楼来找瑞云。 “姑娘,你大了。是花,都得开。该找一个人梳拢了。” 瑞云在行院中长大,哪有不明白的。她脸上微红了一阵,倒没有怎么太扭捏,爽爽快快地说: “妈妈说的是。但求妈妈依我一件:钱,由妈妈定;人,要由我自己选。” “你要选一个什么样的?” “要一个有情的。” “有钱的、有势的,好找。有情的,没有。” “这是我一辈子头一回。哪怕跟这个人过一夜,也就心满意足了。以后,就顾不了许多了。” 蔡妈妈看看这棵摇钱树,寻思了一会儿,说: “好。钱由我定,人由你选。不过得有个期限:一年。一年之内,由你。过了一年,由我!今天是三月十四。” 于是瑞云开门见客。 蔡妈妈定例:上楼小坐,十五两;见面贽礼不限。 王孙公子、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纷纷登门求见。瑞云一一接待。贽礼厚的,陪着下一局棋,或当场画一个小条幅、一把扇面。贽礼薄的,敬一杯香茶而已。这些狎客对瑞云各有品评。有的说是清水芙蓉,有的说是未放梨蕊,有的说是一块羊脂玉。一传十,十传百,瑞云身价渐高,成了杭州红极一时的名妓。 余杭贺生,素负才名。家道中落,二十未娶。偶然到西湖闲步,见一画舫,飘然而来。中有美人,低头吹箫。岸上游人,纷纷指点:“瑞云!瑞云!”贺生不觉注目。画舫已经远去,贺生还在痴立。回到寓所,茶饭无心。想了一夜,备了一份薄薄的贽礼,往瑞云院中求见。 原来以为瑞云阅人已多,一定不把他这寒酸当一回事。不想一见之后,瑞云款待得很殷勤。亲自涤器烹茶,问长问短。问余杭有什么山水,问他家里都有什么人,问他二十岁了为什么还不娶妻……语声柔细,眉目含情。有时默坐,若有所思。贺生觉得坐得太久了,应该知趣,起身将欲告辞。瑞云拉住他的手,说:“我送你一首诗。”诗曰: 何事求浆者,蓝桥叩晓关。 有心寻玉杵,端只在人间。 贺生得诗狂喜,还想再说点什么,小丫头来报:“客到!”贺生只好仓促别去。 贺生回寓,把诗展读了无数遍。才夹到一本书里,过一会儿,又抽出来看看。瑞云分明属意于我,可是玉杵向哪里去寻? 过一二日,实在忍不住,备了一份贽礼,又去看瑞云。听见他的声音,瑞云揭开门帘,把他让进去,说: “我以为你不来了。” “想不来,还是来了!” 瑞云很高兴。虽然只见了两面,已经好像很熟了。山南海北,琴棋书画,无所不谈。瑞云从来没有和人说过那么多的话,贺生也很少说话说得这样聪明。不知不觉,炉内香灰堆积,帘外落花渐多。瑞云把座位移近贺生,悄悄地说: “你能不能想一点办法,在我这里住一夜?” 贺生说:“看你两回,于愿已足。肌肤之亲,何敢梦想!” 他知道瑞云和蔡妈妈有成约:人由自选,价由母定。 瑞云说:“娶我,我知道你没这个能力。我只是想把女儿身子交给你。以后你再也不来了,山南海北,我老想着你,这也不行么?” 贺生摇头。 两个再没有话了,眼对眼看着。 楼下蔡妈妈大声喊: “瑞云!” 瑞云站起来,执着贺生的两只手,一双眼泪滴在贺生手背上。 贺生回去,辗转反侧。想要回去变卖家产,以博一宵之欢;又想到更尽分别,各自东西,两下牵挂,更何以堪。想到这里,热念都消。咬咬牙,再不到瑞云院里去。 蔡妈妈催着瑞云择婿。接连几个月,没有中意的。眼看花朝已过,离三月十四没有几天了。 这天,来了一个秀才,坐了一会儿,站起身来,用一个指头在瑞云额头上按了一按,说:“可惜,可惜!”说完就走了。瑞云送客回来,发现额头有一个黑黑的指印。越洗越真。 而且这块黑斑逐渐扩大,几天的工夫,左眼的上下眼皮都黑了。 瑞云不能再见客。蔡妈妈拔了她的簪环首饰,剥了上下衣裙,把她推下楼来,和妈子丫头一块干粗活。瑞云娇养惯了,身子又弱,怎么受得了这个! 贺生听说瑞云遭了奇祸,特地去看看。瑞云蓬着头,正在院里拔草。贺生远远喊了一声:“瑞云!”瑞云听出是贺生的声音,急忙躲到一边,脸对着墙壁。贺生连喊了几声,瑞云就是不回头。贺生一头去找到蔡妈妈,说是愿意把瑞云赎出来。瑞云已经是这样,蔡妈妈没有多要身价银子。贺生回余杭,变卖了几亩田产,向蔡妈妈交付了身价。一乘花轿把瑞云抬走了。 到了余杭,拜堂成礼。入了洞房后,瑞云乘贺生关房门的工夫,自己揭了盖头,一口气,噗,噗,把两支花烛吹灭了。贺生知道瑞云的心思,并不嗔怪。轻轻走拢,挨着瑞云在床沿坐下。 瑞云问:“你为什么娶我?” “以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