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山西是目前我国金代建筑保存最多的省份,查阅《全辽金文》,可印证山西省的寺观重修重建活动几乎持续于整个金代的过程。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在金代,皇家对寺观中的造像活动有着严格的规定。尤其是对无名额的寺观,要求其不得有任何造像活动。一旦有修建及造像活动,必须得到所属州府县衙以及僧道司各分管机构的批准和画押,方可开工或获取资格另外,寺观庙堂的看护及管理者,也须得到各级部门的批准,才能获取正式资格。严格的管理及看护制度,为金代寺观的修建、造像的制作及其保护提供了质量的保证。这可能也是我国金代彩塑艺术水平甚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序言 从山西各地的金代彩塑的题材组合样式上围绕五台 山圣地的佛寺,多见有“华严三看:圣”的组合样式, 如定襄洪福寺彩塑、应县佛官寺塔四层金代彩塑和太原 不二寺彩塑等;而朔州崇福寺弥陀殿“西方三圣”的组 合样式,所反映的是弥陀净土信仰的进一步发展。属于 净士信仰体系的还可见于太原净因寺塑像。另外,五台 县佛光寺文殊殿、繁峙县岩山寺文殊殿则以文殊菩萨为 供奉主像,更多地反映出文殊营萨信仰在五台山一带的 民众中的流行和普及。其中岩山寺文殊殿的倒坐观音像 则是宋以来佛寺塑像中的一种新样式,而其佛台四隅四 天王像的安排,与辽代薄伽教藏殿又有所不同,佛坛东 西前两隅天王体量较大,后两隅则随倒坐观音像体量明 显缩小。而绛州白台寺的塑像组合则更多地带有宋金以 来禅宗思想影响的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