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世界5000年建筑设计与风格的视觉指南,全书精彩呈现350多座世界标志性建筑。 从古典时期到当代,世界各国的经典建筑不断铸就人类对于人造奇观的观念和历史,专业建筑评论人乔纳森·格兰西引导我们进入一个激动人心的五千年辉煌建筑之旅,从古代的苏美尔到当今玻璃和钢结构的壮丽城市景观,一路体验佛教之和谐、巴洛克之丰盛与现代派之功能主义。 目录 引言 从乡村到城市 古代近东地区建筑 古埃及建筑 美洲建筑 中美洲和北美洲建筑 南美洲建筑 古典世界的建筑 古希腊建筑 古罗马建筑 早期基督教和拜占庭式建筑 南亚和东南亚建筑 南亚建筑 东南亚建筑 东亚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 日本和朝鲜/韩国建筑 伊斯兰建筑 早期的一批清真寺 波斯和莫卧儿印度建筑 中世纪欧洲建筑 罗马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建筑 意大利以外的文艺复兴建筑 巴洛克建筑和洛可可建筑 巴洛克建筑 洛可可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 新古典主义建筑 美国的新古典主义建筑 工业世界的建筑 机械时代的建筑 哥特复兴式建筑 建筑的恋旧与迷惘 现代世界的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 传统主义建筑 当代建筑 术语表 索引 致谢及图片版权 序言 若是见识过希腊神庙、 哥特式大教堂或是弗兰克· 盖里(Frank Gehry)设计 的万众瞩目的毕尔巴鄂古根 海姆博物馆,人们就会明白 密斯所言的道理。他的意思 是:我们共同造就的建筑, 就是我们应有的建筑。通过 了解世界各地时代不同、文 化内涵迥异、位置大相径庭 的建筑,我们就能从中或多 或少地解读不同民族的故事 ,哪怕它们不总是被人欣赏 或宽恕。 从很大程度上说,人不 可避免地要与建筑产生联系 。建筑构建并充当了我们大 部分生活的框架和背景,就 像一部巨大的历史书或百科 全书摆在面前,等待我们阅 读、发掘。了解世界建筑, 会极大地增长我们的见识。 而且,无论你能不能或愿不 愿意接受某些突破常规的建 筑风格和建筑方法,当你询 问为什么某个建筑要这样设 计时,你总会了解到人们选 择规划世界、展现文明的不 同方式。 从两砖仔细搭接,到直 上青云的高塔,最初,建筑 就抱有宏壮伟大甚至超凡脱 俗的雄心。建筑的目的包含 振奋精神、赞扬人性,并庆 祝人类超越现世的渴望。建 筑往往超越时代而存在,通 过建筑,我们抒发出自己对 无垠、无限的向往。 建筑与书本或是艺术品 不一样,建筑是遮风挡雨的 庇护港。无论建造得多么显 赫尊贵,大部分建筑仍然是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1887-1965年)所言的“居 住机器”。它们既可以关乎 下水道、排水沟、供暖系统 、照明系统、通风设备、窗 户和空调,也可以是颇具野 心的创意。除了马塞尔·杜 尚(Marcel Duchamp)的 《泉》(Fountain,1917年 ),几乎没有什么艺术品需 要用到便池。 现代建筑学巨擘勒·柯布 西耶将建筑定义为“聚集的 物质在光线下演绎的一出精 湛、恰当而华丽的戏剧。” 所有伟大的建筑家都是光影 大师,近代的建筑师也是拨 弄光线的行家。站在希腊神 庙前,看看一天中的日光和 月光如何改变神庙的氛围; 静坐在勒·柯布西耶的杰作 朗香教堂前,感受一下光线 径直射入缝隙、斜顶和彩窗 是多么精巧。 然而,建筑不仅仅关乎 那些设计建筑的人,它也与 委托建造的人以及使用的人 有关。建筑书写的是牧师、 君主、王子、产业领袖、商 业奇才、盖房人、赞助商、 开发商和政客的故事,其中 有些人其实绝非善类。建筑 蕴含了我们丰富庞杂的历史 ,正因如此,有些人试图摧 毁这座宝库,并且通过此举 毁灭人类自身。但是,最重 要的是,建筑书写了我们所 有人的故事。这归功于我们 自己,也归功于密斯·凡德 罗、勒·柯布西耶以及许多 建筑杰作在本书中呈现的建 筑师。正因如此,我们更要 了解建筑、珍惜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