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
分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
作者 | 王宇波 程琳琳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遵循教育部教指委相关指导文件和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规律编写而成。践行四新理念,融入思政元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涉及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现实选择———以我国为例, 循环经济的起源、概念和经济逻辑, 循环经济本质与实现手段, 产业循环化发展, 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构建, 循环型社会构建等, 是国内首次从循环经济视角讲授可持续发展实现道路的教材。 本书结合现阶段时代背景与社会发展需求, 特别是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着重从低碳的视角, 探讨我国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体系构建、循环型社会建设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校能源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可持续生态学等专业的教材, 满足其“碳中和” 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 也可作为相关人员的培训用书。 目录 目录 前 言 第1 章 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 1.1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001 1.1.1 增长的极限/ 001 1.1.2 生态环境压力/ 004 1.1.3 发展差异与平衡/ 007 1.1.4 瓶颈约束释放条件/ 009 1.2 人与自然关系的再思考/ 011 1.2.1 自然伦理的启示/ 011 1.2.2 和谐之道长久/ 012 1.3 生态文明之路探索历程/ 014 1.3.1 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矛盾变化/ 014 1.3.2 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019 1.3.3 工业化时代生态文明的特征/ 022 本章习题/ 025 第2 章 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及其形成 历程/ 026 2.1.1 我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 026 2.1.2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的时代 背景/ 027 2.1.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 031 2.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033 2.2.1 环境伦理学/ 033 2.2.2 外部性理论/ 035 2.2.3 公共物品理论/ 037 2.2.4 新时代中国可持续发展观/ 039 2.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042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042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042 2.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049 2.4.1 公平性原则/ 049 2.4.2 持续性原则/ 049 2.4.3 共同性原则/ 050 2.4.4 协调性原则/ 050 本章习题/ 050 第3 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现实 选择——以我国为例 3.1 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 051 3.1.1 我国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 051 3.1.2 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053 3.1.3 典型案例——山东省生态宜居美丽乡 村建设/ 054 3.1.4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经验 借鉴/ 060 3.2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061 3.2.1 我国经济整体现状/ 061 3.2.2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063 3.3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 063 3.3.1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063 3.3.2 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065 3.3.3 典型案例——德国能源转型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066 3.3.4 促进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建议/ 069 3.4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071 3.4.1 我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 071 3.4.2 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071 3.4.3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策/ 072 本章习题/ 077 第4 章 循环经济的起源、概念 和经济逻辑 4.1 循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078 4.1.1 循环经济产生的社会形态背景/ 078 4.1.2 循环经济的思想背景/ 079 4.1.3 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过程/ 079 4.2 循环经济的背景和分析方法/ 081 4.2.1 循环经济的理论背景/ 081 4.2.2 循环经济的分析方法/ 082 4.3 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084 4.3.1 循环经济的内涵/ 084 4.3.2 循环经济的外延/ 088 4.3.3 循环经济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089 4.3.4 循环经济的认识误区/ 091 4.3.5 循环经济的构成/ 093 4.4 循环经济的经济逻辑/ 096 4.4.1 循环经济的制度分析/ 096 4.4.2 循环经济的价值运行/ 097 4.4.3 循环经济的市场化与规模化/ 101 本章习题/ 107 第5 章 循环经济的本质与 实现手段 5.1 耗竭性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 108 5.1.1 相关概念/ 108 5.1.2 我国耗竭性自然资源的特点/ 109 5.1.3 耗竭性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 109 5.2 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与结构优化/ 111 5.2.1 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概念辨析/ 111 5.2.2 当前我国面临的能源利用效率困境/ 112 5.2.3 提高能源利用率与结构优化的主要措施/ 112 5.2.4 国内外能源利用效率与结构优化案例/ 114 5.3 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 116 5.3.1 可再生资源概述/ 116 5.3.2 再生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17 5.3.3 国内外再生资源利用案例/ 119 5.3.4 国外经验借鉴/ 120 5.4 清洁生产/ 121 5.4.1 清洁生产的定义与主要内容/ 121 5.4.2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123 5.4.3 清洁生产审核与实践/ 124 5.4.4 清洁生产评价内容/ 129 5.4.5 清洁生产的评价方法/ 132 5.5 绿色消费/ 134 5.5.1 绿色消费概述/ 134 5.5.2 绿色消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7 5.5.3 实现绿色消费的保障体系/ 142 本章习题/ 143 第6 章 产业循环化发展 6.1 农业循环经济/ 144 6.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144 6.1.2 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 148 6.1.3 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构建模式/ 151 6.2 工业循环经济/ 153 6.2.1 工业生态系统概述/ 153 6.2.2 生态工业园/ 154 6.2.3 生态工业园的循环经济模式/ 157 6.3 循环型现代服务业发展/ 158 6.3.1 服务业现代化与循环化/ 158 6.3.2 循环型现代服务业发展特点/ 162 6.3.3 循环型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 163 本章习题/ 166 第7 章 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构建 7.1 园区循环化改造与生态工业 园区建设/ 167 7.1.1 园区循环化改造/ 167 7.1.2 生态工业园区/ 173 7.2 循环经济系统构建/ 178 7.2.1 循环经济系统的基本要素/ 178 7.2.2 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81 7.2.3 循环经济系统的动力机制/ 185 7.3 无废城市建设/ 187 7.3.1 无废城市的概念和作用/ 187 7.3.2 我国无废城市试点/ 188 7.3.3 新时期“无废城市”建设的新要求/ 192 7.3.4 “十四五”试点城市的发展方向/ 194 7.3.5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主要途径/ 195 7.3.6 “无废城市” 建设的保障措施/ 195 本章习题/ 197 第8 章 循环型社会构建 8.1 循环型社会的制度保障/ 198 8.1.1 循环型社会的特征/ 198 8.1.2 循环型社会与制度创新/ 199 8.2 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构建/ 200 8.2.1 我国废弃物循环利用潜力巨大/ 200 8.2.2 开展废弃物循环利用是全球应对 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201 8.2.3 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重点/ 201 8.3 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 204 8.3.1 产业政策/ 205 8.3.2 财政税收政策/ 206 8.3.3 信贷政策/ 207 8.3.4 投资政策/ 208 8.3.5 价格政策/ 209 8.3.6 技术政策/ 209 8.4 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210 8.4.1 我国循环经济的基础性法律制度/ 211 8.4.2 我国循环经济的综合性法律/ 212 8.4.3 我国循环经济的专项法/ 213 8.4.4 我国循环经济的地方法规/ 213 8.5 循环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 213 8.5.1 循环型社会的责任分担/ 214 8.5.2 循环经济的评价与考核机制/ 217 本章习题/ 219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