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资本主义危机中的选举政治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作者 石晓虎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选举政治频频“失灵”,面对各种新挑战力不从心,甚至其本身也成为推动社会日益撕裂的重要推动因素。本书稿以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选举政治为研究对象,主要概述了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选举政治新动向、新特点,分析了造成资本主义选举政治出现各种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此外,本书还探讨了21世纪以来不同主题下的资本主义选举政治,以及资本主义选举政治对国家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化的影响。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震荡与趋势:资本主义国家选举政治新发展
第一节 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选举政治突出动向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新特点及其对选举政治的影响
第三节 内因将推动资本主义国家选举政治艰难前行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21世纪以来北美和大洋洲主要国家选举政治变化
第一节 美国选举政治发展及其危机
第二节 加拿大选举政治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选举政治比较研究
第三章 欧洲选举政治的交织变奏:政党碎片化与不确定政治联盟
第一节 欧洲选举政治的突出动向
第二节 经济和政治周期对欧洲国家选举政治的影响加大
第三节 影响欧洲选举政治走向的几对重要关系
第四节 结语
第四章 21世纪以来周边国家选举政治新发展
第一节 东北亚地区资本主义国家选举政治新发展
第二节 东南亚地区资本主义国家选举政治的新变化
第三节 南亚地区国家选举政治新变化
第四节 中亚地区国家选举政治新变化
第五节 俄罗斯选举政治新变化
第五章 21世纪以来西亚北非地区国家选举政治新发展
第一节 部分西亚地区国家选举政治多样化发展
第二节 “阿拉伯之春”后的北非地区国家选举政治发展动向
第六章 21世纪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选举政治新发展
第一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选举政治新变化
第二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选举政治变化的特点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选举政治对政党政治的影响
第七章 21世纪以来拉美国家选举政治的新发展
第一节 拉美国家选举政治的新形势
第二节 拉美国家选举政治的新特点
第三节 影响拉美国家选举政治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八章 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大众政治与选举政治
第一节 社会分化与发达国家传统左翼政党的选举得失
第二节 民粹主义政党发展与选举政治的不稳定性
第三节 社会大众广泛参与下的数字民主对选举政治影响加大
第四节 地域、民族、种族、宗教与选举政治
第五节 精英政治对选举政治的影响仍然很大
第九章 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媒体政治与选举政治
第一节 新兴媒体与选民教育
第二节 新兴媒体与竞选博弈
第三节 算法政治与选举政治
第四节 媒体偏见与选举政治的极化
第十章 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女性政治与选举政治
第一节 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女性政治的新发展
第二节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女性参政的配额制度与有关规定
第三节 女性参政的制约因素
第十一章 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选举政治与政治民主化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的相互影响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的选举竞争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适应性挑战
第三节 选举政治与西方政治民主化幻象
第四节 资本主义国家选举民主的未来走向
第十二章 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选举政治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选举竞争框架下的朝野博弈冲击西方国家发展
第二节 西方国家选举政治与经济不平等
第三节 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发展与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选举博弈
第十三章 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国内统一战线建设新探索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国内统一战线建设面临复杂局势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对国内统一战线的新认识及其特点
第三节 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国内统一战线的实践新探索
第四节 对新形势下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国内统一战线的评估和展望
第五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页
第一节 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选举政治突出动向
选举通常被视为现代代议制国家最重要的政治参与形式,也是推进民主进程的重要手段。但是受资本主义世界系统性危机及部分国家经济政治危机等影响,选举政治的动荡性和不确定性有所突出,选举改革也不能满足需求,加重了选民的不满和失望。
(一) 选举的不正常变动性有所增多
在资本主义国家选举政治中,政党、政治家重视取悦选民,以巩固和提升民意支持率,但是控制选举进程的是政党、政治家而非选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各类选举、全民公投日期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不少提前举行、少数延后举行。选举日期看似是一个时间问题,实际上涉及制度安排、政治力量对比以及选举形势变化等,影响重大。造成选举日期非正常调整的因素如下:一是部分国家执政党或执政联盟无力解决经济社会难题,被议会不信任投票赶下台,不得不提前举行选举。这种情况在比例代表制国家尤为多见,表现为执政联盟或少数派政府的骤然垮台。如2018年12月,圭亚那议会以微弱多数通过反对党人民进步党提出的政府不信任案,推动内阁总辞并提前举行大选。当然,并非所有未通过议会不信任投票的执政党或执政联盟都需要解散议会和提前举行选举,它们还可以通过政治操作或再次举行议会信任投票,以保住政府或重新赢得组建政府的权力。二是部分国家执政党和执政联盟基于国内政治形势尤其是阶段性的民意支持变化,主动选择提前或延后举行选举,以最大限度维护自身选举利益。此举有赖于执政党和执政联盟对政治形势的战略判断以及由此作出的战术调整。但上述做法既有可能产生预想的积极效果也有可能难以如愿。如2021年9月,加拿大自由党政府为改变少数派执政的不利局面提前两年举行大选,但在耗费巨额选举经费的情况下仍未能摆脱少数派执政的困境,引发部分选民和加国内政治力量的不满。三是部分政治动荡或“转型国家”内部斗争激烈,选举大为延迟。索马里、利比亚等部分国家内部派系林立,互不买账,对政治合作顾虑重重,使得国际社会期望的大选一再拖延。四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和扩散对部分国家选举产生一定影响,迫使有关国家不得不推迟举行选举。根据选举制度国际基金会的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全球共有77个国家和地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推迟举行各类选举119次” 。综上所述,资本主义国家选举日期的变动,有些是全民共识并得到广泛社会支持的,因而社会消极反应和政治抗争较少;有些则属于部分政治力量的临时起意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因而容易招致社会政治反感尤其是部分政党抵制选举、部分选民不参与投票。后一种情况,往往容易造成社会对立、对抗,并加剧选举政治动荡。
(二) 选举争议增多且影响突出
鉴于资本主义多党民主制弊端的日益显现,近年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竞选、投票和计票等活动往往并非和平有序,而是充满争议并产生一定的地区乃至全球影响。其突出表现为:一是以民粹式选举口号和语言煽动民心。不少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家在选举策略、选举口号中突出民粹主义色彩,释放破旧立新再现国家辉煌、打破外来干涉等信号,进而鼓动和刺激选民。当选民对现状不满而又无力改变时,其对持鹰派立场的候选人可能予以更多支持。但是民粹式、拍脑袋式的宏大承诺并非灵丹妙药,还可能演变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16年,菲律宾总统候选人杜特尔特为体现对法律和秩序的支持,抓住了中产阶级和部分选民的现实忧虑,承诺坚决打击非法毒品和犯罪行为,但被部分菲律宾人认为他“可能赢得选举但低估了真正的挑战” 。如果选后不能实现选举承诺,就可能出现政府“跳票”以及领导人失信的风险。二是以负面竞选抹黑和打击竞选对手。在资本主义国家选举政治中,丑化竞选对手也是胜选的一个重要法宝。不少国家政党、政治家面对深刻复杂的竞选环境往往祭出负面竞选策略,如揭露竞选对手的历史污点、家庭丑闻,公开通过竞选广告讽刺竞选对手的无能,暗中以竞选对手的名义散布虚假信息等。上述举措不仅会影响选举进程,而且会引发选民对选举制度的质疑。如2021年7月德国民调机构Forsa根据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媒体管理局授权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71%的受访者表示在政治竞选过程中曾在互联网上遇到过虚假信息,而2020年同一民调数据则为66%。 尽管这种负面攻击可能有虚假成分,但是多少会对被攻击的政党或候选人产生一定消极影响,进而削弱其选举竞争力。三是以选举操控影响选举结果。这类问题往往具有强烈的人为干预色彩,涉及组织重复投票、买票贿选、暴力威吓选民、攻击或杀害候选人、推动选举委员会作出不公正裁决、争取国内外选举观察员刻意偏袒等情况。四是以技术性问题炒作选举舞弊。这些议题可能涉及选票分发不科学、邮寄选票丢失、选举观察员和监督员数量不均、选举投诉解决时限,等等。五是不接受选举结果。有些政党及其候选人(包括执政党及其候选人)缺乏公平竞争心态,要么一失利就指责选举不公或舞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