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科学家的故事(共4册)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郑士波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古今中外影响深远的一百多位科学家的经典故事,如泰勒斯预言日全食、胡克发现微生物、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华佗与颅脑手术、李四光创建地质力学、陈景润挑战哥德巴赫猜想等,带领读者穿越科学简史,重走科学发现之路。
故事中的科学家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学等各领域。他们通过勤奋、勇敢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有的甚至不惜付出健康和生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孩子阅读此类故事,不仅可以增长科学知识,更可以培养探索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目录
1
泰勒斯预言日全食
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理论
百科全书式科学大师亚里士多德
欧几里得和《几何原本》
撬动地球的阿基米德
托勒密的功与过
古登堡发明活版印刷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星学之王”第谷
维萨留斯偷尸做解剖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的实验
李普希发明望远镜
哈维提出血液循环理论
开普勒和行星运动
奥托·格里克的“半球实验”
帕斯卡提出流体压强定律
“化学之父”波义耳
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罗伯特·胡克发现微生物
因观测彗星而闻名于世的哈雷
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
哈格里夫斯与珍妮纺纱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拉瓦锡对近代化学的三大贡献
琴纳用接种法终结天花肆虐
伏打发明电池
富尔顿成功建造世界第一艘蒸汽轮船
史蒂芬逊与世界第一辆蒸汽机车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2
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细胞学说
焦耳提出能量守恒定律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
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孟德尔在遗传学上的突破
诺贝尔冒着生命危险研制安全炸药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率
电气时代的缔造者麦克斯韦
贝尔发明电话
卡尔·本茨与奔驰汽车
“发明大王”爱迪生
卢米埃尔兄弟与现代电影
伦琴发现X射线
马可尼与无线电报的问世
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
普朗克与量子假说
卢瑟福创立原子结构模型
兰德斯坦纳揭开血液的秘密
莱特兄弟研制飞机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
摩尔根创立基因说
哈勃与观测宇宙学
弗莱明、瓦克斯曼发现青霉素和链霉素
沃特森·瓦特发明雷达
费米指导建成世界第一座核反应堆
休伊什和贝尔发现脉冲星
3
媒祖教人养蚕抽丝
《夏小正》与历法的创立
杜康与酿酒技术
春秋匠人的科技专著《考工记》
甘德、石申等的天文学成就
建筑和木工“祖师爷”公输般
扁鹊的四诊合参法
诸子百家的宇宙观和自然观
堪与西方科学家比肩的墨子
李冰父子与都江堰
汉代数学的丰碑:《周髀算经》与《九章算术》
赵过创代田法
汜胜之总结记录汉代农业技术
张衡、郗萌等提出较系统的宇宙理论
王充著《论衡》
蔡伦改进造纸术
与哥白尼、伽利略齐名的张衡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神医华佗与麻沸散和外科手术
诸葛亮等与古代器械的发明创造
马钩发明龙骨水车
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
虞喜、何承天发现岁差
刘徽和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王叔和与皇甫谧对古代医学的杰出贡献
炼丹家葛洪、陶弘景
郦道元和地理学巨著《水经注》
綦毋怀文发明灌钢法
李春营建赵州桥
“药王”孙思邈
一行测量子午线
4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博学多才的大科学家苏颂
沈括与《梦溪笔谈》
中国古代数学的巅峰:宋元数学四大家
元朝科学第一人——郭守敬
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各成流派的金元医学四大家
王祯和宋元农学
朱载埴发明十二平均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徐光启沟通中西
踏遍万水千山的徐霞客
宋应星著《天工开物》
康熙帝与中西算学
全国性测绘与《皇舆全览图》
近代三大科学家与洋务运动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
裴文中、贾兰坡等与周口店考古
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
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
茅以升建造钱塘江大桥
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
数学大师华罗庚
“导弹之父”钱学森
两弹元勋邓稼先
邹承鲁等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挑战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序言
人类从蒙昧时期走到科
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已经走
过了漫漫五千年的历程。纵
观人类的文明进步史,其实
也是一部科学发展史。科学
是揭开自然之谜的钥匙,是
通向未来世界的桥梁,它的
不断进步给世界带来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掌握了科学的
人,就像搭上了一列高速列
车,向着美好的未来飞奔而
去。
本套书以时间为线索,
以科学家故事的形式讲述了
世界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
从科学文明的发端到科学思
想的产生,从中世纪的漫长
黑夜到技术革命的尽扫阴霾
,从物理学的重大突破到生
物技术颠覆式的革命,一一
娓娓道来。书中精选了一百
多篇科学家的故事,梳理了
对人类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
发现、科技发明等,涉及物
理、化学、数学、医学、生
物、农业、地理、天文等多
个领域,融知识性、趣味性
于一体。许多科学家通过他
们的勤奋、勇敢和孜孜不倦
的追求,有的甚至不惜献出
健康乃至生命,为人类社会
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
的贡献。阅读此类故事,不
仅可以增长科学知识,增进
对科学名人的理解和认识,
还可以培养积极进取、不断
创新的科学精神。
全书配以数百幅精美插
图,与文字相辅相成,帮助
读者形象直观地理解各学科
知识,激发读者爱科学、学
科学的兴趣。另外,还设置
了一些小栏目作为知识链接
,或对专业术语进行通俗解
释,或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
延伸,让读者有豁然开朗、
触类旁通之感。
全书在内容编排上既注
重各章节间的内在联系和逻
辑顺序,又符合一般读者的
认知规律;既可以作为青少
年学科学的起步读物,随时
随地“充电”,又适合父母与
孩子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
游。
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崇尚科学的精神正成为时
代的主旋律。现代社会要求
人们对博大精深的科学知识
体系有个概貌性的了解,形
成与之相匹配的知识结构,
以便能够与时俱进地进行知
识更新。愿每位读者都能具
备较为丰富的科学素养,拥
有科学头脑和科学精神。
导语
向优秀的人靠近,会离优秀更近一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看见更高更远的风景。本书讲述的,都是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科学故事,能让孩子在轻松阅读中学习,在精彩故事里成长。
每一位大科学家,都曾是个小“科学迷”。他们虽然成长经历各异,却无不具有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而且在科学面前,一直充满探索的热情和勇气。他们宛如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灯塔,能指引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学会如何修炼强大内心,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畏艰辛、不惧挑战,砥砺前行。
精彩页
泰勒斯(Thales),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生活在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
他出身于爱奥尼亚的米利都城的奴隶主贵族家庭,但不为显赫的地位、富足的生活所诱惑,全身心地投入哲学和科学的研究之中,终于成为一位科学泰斗。
其在天文学、数学、哲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最令后人称道的还是其对公元前585年5月28日日全食的预言。
当时的情况是:吕底亚王国与西进的米底王国发生矛盾,双方的部队在哈吕斯河流域进行了殊死的战斗,但战争一直持续了5年,仍未决出高下。双方谁也没有罢手的意思,但两国的人民却因此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泰勒斯决定凭借自己的智慧拯救黎民于水火。经过缜密的观测与推算,泰勒斯认定公元前585年5月28日这天哈吕斯河一带能观测到日全食的天象奇观。他到处散布言论,说日食是上天反对人间战乱的警示。但没有人会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只不过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根本不相信会发生什么日食。
战争依旧如火如茶地进行着,但到公元前585年5月28日这一天,正当两国的精锐部队酣战之时,天色骤然暗了下来,最后竞然与黑夜无二,交战的人马不胜惊惧,人们又想起市井中的传言,真以为神嗔怒要降灾祸于人间,于是迅速撤出战斗,化干戈为玉帛,并且以联姻的方式巩固了和平成果。
从此,泰勒斯声名鹊起,受到人们的景仰和爱戴,被称为不朽的科学家。同时,人们也百思不得其解:泰勒斯是如何预测到这次日食的呢?
原来,泰勒斯研究过迦勒底人的沙罗周期,一个沙罗周期为6585.321124日或18年又11日,约为223个朔望月。既然日、月和地球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那么日月食的发生也就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具体而言,日食一定发生在朔月,18年11日之后日、地、月又基本回到原来的位置上,这时极有可能再次发生日食,而对天文学熟悉的泰勒斯当然知道公元前603年5月18日有过日食。由此推算出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的日食便在情理之中了。
……
德谟克利特 提出原子理论
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前370),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色雷斯的阿布德拉,是古希腊朴素原子论的集大成者。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谈到的原子论与现代科学的原子论不同,它只是哲学层面上的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小时候就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热衷于学习和思考。他曾经师从波斯术士和星象家,初步了解了一些神学、天文学知识。在这一阶段,他还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制力和想象力。
德谟克利特成年以后,先后游历埃及、巴比伦、印度和雅典等文明中心,学习哲学、数学和水利等。及至他回到家乡阿布德拉时已经有很高的学问,并被公推为该城的执政官。但即便在从政期间他也从未丢下对哲学、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
德谟克利特在原子论领域做出的贡献离不开其恩师留基伯的引导和教诲。正如牛顿所说,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才能看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德谟克利特完全继承了老师的原子学说,认为原子从来就存在于虚空之中,无始无终;原子和虚空构成了宇宙万物,原子本身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质粒子。
“原子”一词在希腊语中的本意即为不可分割。这种观点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对后来的科学原子论的形成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P1-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4: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