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造物之脑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
作者 | (荷兰)迪克·斯瓦伯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脑科学普及书。它由世界脑科学研究之父迪克·斯瓦伯写成。这本书讲述脑如何通过各部位的功能,创造出人类这个智慧物种。大脑的遗传发育创造了千奇百怪的人类性格和参差不齐的智商分布。大脑的初级视觉皮层赋予我们感受美并塑造美,形成丰富的艺术世界。大脑的海马体、杏仁核与颚叶皮层,决定了我们决定学习与社交技能高低,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初级社会分工化。通过这本书,“我是谁”不只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可以用科学、客观、准确的方法帮助我们对自身有更充分的了解。毕竟,问出“我是谁”这个问题的能力,也是大脑创造的。 作者简介 迪克·斯瓦伯,世界脑神经研究领域的旗帜性人物之一,被誉为“脑研究的教父”。1985年,斯瓦伯教授创建了荷兰人脑库,人脑库是脑科学研究的顶ji配置,标志着一国脑科学研究的先进程度。现任阿姆斯特丹大学脑科学教授,同时担任荷兰大脑研究学院院长。他著述颇丰,曾因发现男同性恋者的脑构造与异性恋者不同而名噪一时。 目录 总体介绍 大脑在文化环境中的发展 第一章 神经多样性:每个大脑都成长得独一无二 第二章 我们大脑的发育和组织化从无主之地到万众之地 第三章 发育与环境 第四章 我们的社会性的发育 第五章 发育与文化 大脑与艺术 第六章 大脑的进化与艺术 第七章 观看艺术 第八章 艺术中的大脑和脑部疾病 第九章 创造力的起源和激发 第十章 神经美学 音乐与大脑 第十一章 音乐和发育 第十二章 进化与音乐 第十三章 音乐对大脑的影响 第十四章 音乐的体验,以及它的使用和滥用 大脑、职业和自主权 第十五章 大脑与职业 第十六章 应激相关和性格相关性职业疾病 第十七章 缺乏自主性的大脑功能 环境和受损的大脑 第十八章 健康的大脑老化过程与阿尔茨海默病 第十九章 环境与脑部疾病 第二十章 从脑部疾病中恢复:环境作为药物 思考我们的大脑和我们自己 第二十一章 对于我们大脑的思考的变化 第二十二章 永远活跃的大脑 第二十三章 脑功能定位和自由意志 第二十四章 攻击性和犯罪 脑科学的新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十五章 预防和治疗脑部疾病 第二十六章 犯罪脑 第二十七章 临终问题 第二十八章 展望未来 致谢 术语表 序言 总体介绍 所有人都是不平等的。 ——汉斯·加尔贾德(Hans Galjaard)博士、教授 大脑与环境 “肯定不仅仅是大脑。” 这是神经科学家们经常得到 的评论,而且他们早就听腻 了。以巴黎的第一任主教圣 丹尼斯(Saint Denis)的传说 为例吧,丹尼斯被教皇克莱 门特一世(Pope Clement I) 派遣到高卢当传教士,而在 公元250年左右,在如今被 称为蒙马特的地方,丹尼斯 被罗马当局下令斩首。丹尼 斯对这个埋骨地感到不满, 于是他捡起自己被砍下的头 颅,在一个喷泉里洗了洗, 然后带着它向北走了十公里 ,去往他为自己选择的安息 之处。正因此,他被命名为 圣丹尼斯,可见似乎没了大 脑你仍然可以做很多事情。 如果问那些做出评论的 人“肯定不仅仅是大脑”到底 是什么意思,我们会被告知 是我们忽略了行为产生的特 定情境。但是,每一位神经 科学家都知道,大脑是在与 环境的持续互动中发挥作用 的,这是他们所做研究的核 心原则。 因此,这种批评是荒谬 的。人类始终暴露于大量信 息中,既有来自外部世界的 信息,也有从他们自己的脑 海中冒出的信息。创造力就 是利用这些现存的信息制造 出新的组合,以及从艺术、 科学和技术的新发展中得到 新的启示。就本书而言,我 用“艺术”一词去代表富有创 造力的表达,它们没有实用 性,只是赋予我们审美上的 愉悦。我意识到这个定义是 有问题的。虽然我们能很快 将艺术与美丽和愉快的情感 联系在一起,但艺术有时也 会是令人震惊或丑陋的。亚 里士多德写道,人们会对自 己害怕或感到恶心的事物的 图像着迷,我们可以在艺术 中看到这一点。 《造物之脑》(Our Ceative Brains)这本书着眼 于人类大脑的巨大创造力, 这种创造力成就了我们的环 境的复杂性。反过来,我们 创造的文化环境又影响着我 们大脑的发育和我们的行为 。这本书提供了许多有关大 脑和我们的文化与工作环境 之间相互作用的例子。但我 必须再度强调,这纯粹是因 为我们拥有着创造性的大脑 ,这才得以促进我们的职业 ,用油彩和石头创作艺术, 或者将振动转化成音乐和信 息。创造性的大脑是科学见 解的起源,也是新的医学疗 法被研究出来的场所。因此 ,将大脑的创造力置于最中 央、最重要的地位才是唯一 合乎逻辑的。 身体的主要功能就是承 载大脑。 ——托马斯·A.爱迪生 (Thomas A.Edison) 位于中央的大脑 许多哲学家对我前一本 书的书名《我即我脑》(We Are Our Brains)提出了异议 。他们正确地将其描述为一 个“部分整体论的谬误”,意 思是这个表述混淆了部分和 整体,因而是一种逻辑上的 错误。然而,我当然是故意 选择这个标题的,为的是强 调我们的大脑在塑造我们是 谁这件事上是多么的至关重 要。我们的大脑决定了我们 的性格、我们独特的潜力和 我们的局限性。目前的临床 移植手术表明,更换心脏、 肺、肾脏或者其他器官并不 会使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 然而,大脑关键部位的一点 损伤却会使你完全变成另一 个人。长在下丘脑的肿瘤可 能会让你变成恋童癖,而丘 脑部位的血管堵塞可以导致 严重的失智症。 “我即我脑”这个概念的 根本含义是,我们所有人都 互不相同,因为我们每个人 的大脑都是独一无二的。我 们之间的差异始于我们从父 母那里继承来的DNA的微小 变异,而新的基因变异每时 每刻都会出现。随着我们在 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发育, 我们之间的差异会变得越来 越大。“先天决定还是后天 决定”的争论早已过时。从 最开始起,大脑的发育就百 分之百地依赖于遗传与环境 之间的相互作用。 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学习 过程,此时教师和学生同时 存在于一个个体身上。 ——阿瑟·科斯特勒 (Arthur Koestler) …… 我们如何在与社会环境 的持续互动中发挥作用是第 十五章至第十七章的主题, 也即“大脑、职业和自主权” 。大脑的发育会赋予我们某 些才能,有时甚至是音乐或 者艺术的天赋。我们的职业 选择部分取决于发育过程中 所表现出来的潜力和局限性 的范围。我们选择做最适合 我们大脑的事情。在那些首 席执行官或者银行经理中, 我们特别容易遇到具有特定 人格特征的人。反之,你选 择的职业也会影响你的大脑 结构和功能,正如对伦敦的 出租车司机的研究所显示的 那样。 我们有时会在工作中受 到有毒物质的侵害,或是由 于情感经历而罹患创伤后应 激障碍。当人们在没有个体 自主权的情形下开始运作时 ,就会出现那种屡次在历史 上造成灾难的群众运动,而 如果自主神经系统不能正常 工作则个体会遇到危及生命 的情况。 在脑部疾病的发展过程 中,大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至关重要。我们的遗传背景 和我们的发育情况决定了我 们对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 或者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 然而,正如我们在“环境和 受损的大脑”(第十八章至第 二十章)这个部分所见,环 境决定了这些疾病是否会被 表达出来,而且环境可以对 脑部疾病的预防和恢复 导语 正因将大脑各部位功能物尽其用,才创造出人类这个智慧物种。 大脑的遗传发育创造了千奇百怪的人类性格和参差不齐的智商分布。 初级视觉皮层赋予我们感受美、塑造美的能力,形成丰富的艺术世界。 海马体、杏仁核与颚叶皮层,决定了学习能力与社交技能的高低,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初级社会分工化。 “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为什么会这么做”, 看似是哲学问题, 其实是我们怎么使用大脑的问题! 精彩页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大脑与社会始终相互影响,相辅相成,而人类也从中诞生。作为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仅我们的社会变得极其繁复,我们的大脑也同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大脑含有800亿至1000亿个脑细胞,或称神经元,这个数字大概是目前行走在地球上的人类总数的12倍。这些脑细胞会花费几个月的时间从它们的诞生地出发,绕过一个个脑室,各自迁移到它们在大脑中的正确位置,然后就此驻扎下来。在我们未来的生命中,这些脑细胞将 会一直坚守岗位,分化并长出能够连接其他脑细胞的轴突和树突。单个神经元本身都已经复杂得令人窒息,而每一个神经元还可以与其他1000至10万个神经元相连。这些神经元相互联系的地方叫做突触,而突触也是将信息“存储在记忆里”的部位。 人类婴儿刚刚降生时既无助又极度依赖他人,那时他的大脑还远未成熟。一个初生婴儿的大脑重量只有350克。这个大脑75%的神经网络尚未建立,而它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会对其大脑发育产生重要且永久的影响。就所谓的大脑高级功能而言,这种外在影响对于神经元之间联系的建立至关重要。因为当胎儿还在子宫中时,其大脑皮质中的大多数脑细胞就已经形成,而包括文化在内的典型的人类功能正是要由这170亿脑细胞承担。 胎儿出生之后,另外600亿神经元要在小脑中形成。小脑承载着精细运动系统,并负责那些我们只要学会一次就可以自动执行的运动。最近的研究显示,小脑也与大脑皮质一起参与了对生命文化的无意识的学习和记忆。对记忆过程 至关重要的海马齿状回细胞同样是在出生后才形成的。海马中的小部分神经元甚至可能直到成年后才形成。 通过测量一个孩子的颅骨周长,人们很容易就能监测他生命早期大脑快速的发育过程。儿童头颅的大小与脑中DNA的数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而后者代表了脑细胞的数量。当我还是一位产科初级医师的时候,我必须给每一位由我帮助接生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测量颅围,而那时这种儿童头颅大小与脑中DNA数量之间的相关性还尚未被发现。追踪大脑的发育过程非常重要,因为扰乱这个过程会使得日后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增高;相反,对于大脑的额外刺激则有助于弥补这种发育异常。 连接两个大脑半球的神经纤维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最终成形。例如,在负责树立道德感并抑制冲动的前额叶皮质中,纤维的形成过程能一直持续到24岁。这意味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会对这个脑区的神经发育产生巨大影响,而这一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产生积极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安全、温暖,以及适当的刺激性,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获得营养充足的食物,能够被理想地抚养长大;而消极的环境因素包括压力过大、被忽视、被虐待、食物匮乏或劣质的食物。 大脑的每一个功能系统的发育都有其固定的时间段。也就是说,在一生中的某个特定阶段,儿童最有能力学习说一门语言,或学习阅读和书写,或学习弹奏一种乐器。在这个关键的时间段里,我们的大脑对有利于和不利于它发展的环境影响极为敏感。当这个时期结束后,我们此前学到的知识会寄宿于神经网络中,就此固定在大脑结构里。而如果没有在那些特定的时间段里获得相应的知识,那些神经网络则被用于其他任务。今后再想习得那些被错过的知识将变得更加困难,甚至不再可能。因此,出生前后不久的食物匮乏、被忽视、贫困和社会歧视等因素能够对大脑的发育造成永久性的效应,进而影响儿童的行为和能力。 关于上述这些永久性的环境影响效应,人们最近获得了一些表观遗传学方面的新见解:基因永久地沉默或者被切实地激活是由受环境诱导的DNA的化学变化导致的。这些效应中的一部分甚至可以遗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纳粹大屠杀中幸存的孩子在日后生活中发生焦虑障碍的风险更高。表观遗传效应是“社会与文化神经科学”目前的主要关注点,这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近年来,脑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合研究已经起步。 P14-1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