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善的支撑(中西传统道德之信仰基础比较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李华忠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李华忠,男,1978年生,吉林通榆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现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及市厅级课题5项,合作专著、编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高职分会理事,温州市第二批社科青年骨干人才。
目录
导论
一 写作的缘起
二 中西传统道德之信仰基础比较的历史文化背景
三 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
四 本书的学术、现实与方法论意义
五 研究的基本方法
六 基本框架结构与创新性
第一章 道德的形上价值基础
第一节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一 道德释义
二 道德的形上追问
第二节 信仰的特性与价值
一 信仰的特性
二 信仰的价值
三 人为什么要有信仰
第三节 道德的信仰基础
一 形上支撑价值
二 道德价值的依托和载体
三 道德的精神动力
四 道德评价的终极价值标准
第二章 西方传统道德的宗教信仰基础
第一节 西方传统道德的逻辑起点
一 人性恶预设
二 性恶论与宗教信仰
三 立基于上帝信仰的宗教道德
第二节 西方传统道德的宗教根基
一 西方宗教道德传统
二 上帝的道德形上支撑价值
三 西方宗教信仰的外在超越性特点
第三节 康德的道德宗教
一 道德基础的“哥白尼式革命”
二 “圆善”与上帝公设
三 善的信仰支撑
第四节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宗教信仰反弹倾向
一 传统道德基础与现代性批判
二 现代性信仰危机与后现代主义批判
三 后现代道德的宗教信仰基础回归趋向
第三章 中国传统道德的“天人合一”信仰基础
第一节 中国传统道德的逻辑起点
一 人性善预设
二 性善论与“天人合一”信仰的内在逻辑
三 立基于“天人合一”信仰的道德实践
第二节 道德形上论的“天人合一”心性学
一 “天人合一”心性学之道统
二 天为人德之本
三 天人合德
四 “天人合一”信仰模式的特点
第三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道德信仰基础的瓦解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道德信仰基础的冲击
二 走不出传统的“怪圈”现象
三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第四节 现代新儒家对儒学的复兴与创新
一 儒学的复兴与创新
二 现代新儒家对儒家伦理内在精神根据的辩护
第四章 中西传统道德之信仰基础价值评析
第一节 中西传统道德之信仰基础异同概略
一 形式与内容差异
二 基本思路相同
第二节 传统道德建构逻辑理路的现代价值
一 中西传统道德建构逻辑理路
二 传统道德建构理路的现实启示价值
第五章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信仰逻辑进路思考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道德与信仰之离合
一 基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道德
二 新时期信仰缺失与道德失范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信仰逻辑进路思考
一 弘扬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伦理向度
二 构筑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现代精神家园
三 积极引导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适应
结语 道德形上价值基础的意义、难题与出路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李华忠著的《善的支撑(中西传统道德之信仰基础比较研究)》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一部论著。全书以中西传统道德的信仰基础作为比较对象,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对道德的形上价值根基、西方传统道德的宗教信仰基础、中国传统道德的“天人合一”信仰基础、中西传统道德的信仰基础价值以及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信仰逻辑进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中西传统道德由于逻辑起点不同,存在诸多差异,道德的信仰基础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方面,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本研究跳出了传统意义上中西伦理比较,就道德比较道德、就信仰比较信仰的一般范式,而是将道德与信仰结合起来,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中西传统道德建构的逻辑理路及其启示意义。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西方外在超越的宗教信仰,还是中国内在超越的“天人合一”信仰,实质上都为人的心灵找到了最终归宿,使人的道德有了终极的价值支撑。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出路正在于对终极价值依据的思考与追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6: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