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魏玛德国(从共和到纳粹)(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德)霍斯特·穆勒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魏玛共和国在革命中宣告成立。本书通过对艾伯特和兴登堡两位魏玛德国总统的描写,以及对以施特雷泽曼为代表的魏玛德国的重要人物及其活动的讲述,描摹了魏玛德国时代的日常生活。本书也对纳粹如何通过虚假的承诺与极端手段导致魏玛共和国的瓦解,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作者简介 霍斯特·穆勒,哲学博士,教授,1943年出生于波兰弗罗茨瓦夫,曾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历史、哲学和日耳曼学,现任慕尼黑大学现代历史教授,是公认的德国历史学家中的领军人物之一。他领导管理慕尼黑一柏林现代史学院将近20年。其著作包括《诸侯国抑或公民国:1763—1815年间的德国》《两次世界大战间的欧洲》《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统治者与反叛者》等。 目录 第一章 两位共和国总统——机会与没落?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帝国、革命与共和国中的社会民主派/002 保罗·冯·兴登堡——帝国元帅、共和国总统/043 第二章 共和国总理与外交部长(1923—1929年)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与魏玛共和国的理性共和主义 第三章 魏玛共和国的诞生与维系(1919—1930年) 公民选举与革命继续 政党的变迁 国民大会及其成果:1919—1920年 共和国的危机年代:1920—1924年 最好的5年:1924—1929年 实践中的宪法制度:1920—1930年 第四章 危机症状与魏玛共和国的瓦解 民主共和国还是其他? 变化中的社会 魏玛共和国的文化、社会和政治 魏玛共和国的知识分子与政治 魏玛共和国的终结和1933—1934年的纳粹革命 新版补记 大事年表 魏玛共和国政府的重要官员 1919—1933年的魏玛共和国国家选举总览 1919—1933年魏玛共和国的失业率 参考资料 尾注 序言 “我们输掉了战争。这 一事实并非革命的结果。 ”人民代表弗里德里希·艾 伯特在1919年2月6日国 民议会开幕式上的结论一 语中的。然而不可否认的 是,大部分德国民众并未 准备好接受这一事实。“ 千真万确!左派奋起反对 右派”——这条会议记录 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局面 :阵线对立分明。无论愿 意与否,共和国于战败与 革命中诞生,这是无法否 认的事实。 1919年1月19日,国民 制宪大会经由普遍、平等 、匿名的选举产生。光是 大会召开的地点就充满象 征意义:拥有优美田园风 光的图林根州的小城魏玛 的国家大剧院。这里与德 意志文化的高峰休戚相关 ,远离困顿的政治格局, 德意志精神在此大放光芒 。 魏玛——而非柏林: 把制宪会议从革命战火纷 乱的百万人口大都市、普 鲁士的首都、帝国议会和 帝国政府所在地以及国务 委员会所在地迁至外省, 绝非示强的信号。1919 年1月,上述提到的所有 机构岌岌可危,1918年 阴沉的11月里自发燃起的 革命之火尚未熄灭。虽然 民主共和国是前进的方向 ,但这一定位无论在左派 还是右派中都充满争议。 这个国家已陷入前所未有 的分裂中。帝国首都到处 可见形容枯槁、四肢残缺 的士兵,百万民众忍饥挨 饿、失去工作,一时间, 这座德国城市里一片怨声 载道。 这与1914年炙热的8月 截然不同!那时的德意志 人民空前统一,沉醉在战 争的狂热中。只有少数人 冷眼旁观,主要是左派, 当然也包括和平主义者。 普鲁士国王兼德意志皇帝 威廉二世高呼:“再也没 有什么政党之分,我只看 到德意志人!”所有人都 争相前来,甚至包括被世 人蔑视为“无祖国的家伙” 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以下 简称“社民党”)人。就连 他们也和大多数德国人一 样坚信德国被迫卷入了一 场自卫战争,并于1914 年8月4日的帝国议会上一 致通过了战争债券的发行 。直到1915年,帝国议 会中的社民党党团开始就 这一问题发生分歧,最终 多数派坚持这一路线。其 实,1914年8月的国家领 导人和政治团体眼中绝非 只有自卫,还包括德意志 帝国的欧洲战前帝国主义 与霸权主义语境中深远的 战争目的。直到战争结束 ,大部分德国人对此浑然 不知。正因如此,民众对 于《凡尔赛和约》中将世 界大战的罪责全部归结于 德国,以及签订的战争赔 款条款才会如此愤怒。 1919年2月6日至1920 年5月21日,在魏玛召开 的国民大会从一开始就着 眼于解决德国当下面临的 各种棘手问题。其主要任 务不仅是讨论制定新宪法 ,还有审议德意志帝国被 迫签署的涉及大面积的国 土割让、经济赔款以及一 系列人权歧视问题的《凡 尔赛和约》。 魏玛共和国直至覆灭 ,始终在偿还那些关乎生 死存亡的战争赔款。因此 ,即便将魏玛共和国的历 史单独放在其与生俱来的 重负与软弱下书写,亦不 为过。可是,这种片面的 视角真的符合历史事实吗 ,对它的评价真的公平吗 ?这个在可想而知的困窘 局面下,第一次尝试建立 德意志民主制度的国家, 难道不应该更值得尊重吗 ?诚然,民主共和国的生 机从一开始就相当渺茫, 但是它并非生来便注定灭 亡。 魏玛共和国处于德意 志帝国与纳粹独裁的第三 帝国之间,对于后世研究 者而言,如果缺少对魏玛 共和国覆灭及其后果的认 知,是无法完整书写第三 帝国的历史的。它是德国 现代史的一部教科书,是 一段关于民主制的希望和 威胁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政 治教训。本书的论述分为 两个重点,一是1919— 1930年,共和国核心时 期政治、经济、外交和文 化共同语境下的宪法政治 体系的诞生和维系;二是 1930—1933年,共和国 的瓦解,其间你将看到共 和国历史上充斥着令人伤 感的两难处境。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