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规程分为11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结构设计基本规定、5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6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7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应力计算、8构件计算规定、9构造规定、10施工、11质量检验,附录A超高性能混凝土用钢纤维性能检验方法。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材料 3.1 超高性能混凝土 3.2 钢材和接缝材料 3.3 纤维 4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4.1 一般规定 4.2 板、梁、拱的计算 4.3 耐久性设计要求 5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5.1 一般规定 5.2 受弯构件 5.3 受压构件 5.4 受拉构件 5.5 受扭构件 5.6 受冲切构件 5.7 局部承压构件 6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6.1 一般规定 6.2 钢筋预应力损失 6.3 抗裂验算 6.4 裂缝宽度验算 6.5 挠度验算 7 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应力计算 7.1 持久状况构件应力计算 7.2 短暂状况构件应力计算 8 构件计算规定 9 构造规定 9.1 一般规定 9.2 节段预制拼装结构构造 9.3 横向接缝与剪力键 9.4 转向(定位)及锚固装置 9.5 现浇湿接缝 10 施工 10.1 一般规定 10.2 原材料准备和储存 10.3 拌制和运输 10.4 模板、支架施工 10.5 浇筑和养护 11 质量检验 11.1 一般规定 11.2 材料 11.3 检验标准 附录A 超高性能混凝土用钢纤维性能检验方法 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