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好坏将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中国乡村治理伦理研究,既要明确乡村治理的伦理问题是什么,也要对造成这一伦理问题的原因进行梳理,从而给出可能的伦理解决路径。该书以问题为突破口,通过文献的爬梳和田野调查资料的分析,从治理目标、主体、制度三个方面阐释乡村治理伦理。首先,就乡村治理目标而言,经济增长的宰制性地位导致村庄出现诸多伦理问题。应当以“安全第一”为底线目标、以“公平正义”为现实要求、以“美好生活”为价值旨归,重建乡村治理的价值目标。其次,在乡村治理的主体方面,国家权力、村庄领袖以及村庄民众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乡村治理,但三者却未能实现有效的价值融合。应当坚持国家权力的价值引领,树立村庄领袖的道德权威,确立村庄民众的自治根基。最后,在乡村治理制度方面,无论是以传统“礼治”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还是以现代“法治”为基础的正式制度,都难以独自应对村庄的利益关系。二者只有在村民自治的背景下,相互融合,既强调礼守法,引导非正式制度“移风易俗”,也强调法合礼,鼓励正式制度“入乡随俗”,才能从根本上对乡村秩序与村民生活进行有效约束。 导语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乡村伦理研究”(15ZD B014)结项成果之一。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好坏将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中国乡村治理伦理研究,既要明确乡村治理的伦理问题是什么,也要对造成这一伦理问题的原因进行梳理,从而给出可能的伦理解决路径。该书以问题为突破口,通过文献的爬梳和田野调查资料的分析,从治理目标、主体、制度三个方面阐释乡村治理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