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代表作。作品篇幅不长,但前后花费了8年时间才完成。小说以细腻的笔法描写了高中生“我”在排解苦闷的旅途中,邂逅巡回演出的舞女并产生朦胧情愫的故事,字里行间渗透着淡淡的哀愁。川端文学中对自然之美、传统之美和艺术之美的追求,在《伊豆的舞女》中已经有了充分的展现。 《雪国》是川端康成创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唯美主义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东京的舞蹈艺术研究家岛村,三次前往雪国的温泉旅馆,与当地一位名叫驹子的艺妓,以及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之间发生的情感纠葛。作品代表了川端康成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将唯美的意象描写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达之中,展现出富有日本传统韵味的悲哀之美。 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一八九九年六月十四日生于大阪。一生创作小说百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精)》《千羽鹤》等。一九六八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亦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日本作家。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一九五七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 目录 伊豆的舞女 雪国 序言 “只有浪子才谈得上回头 。”此话出自诗人帕斯。它 至少包含两层意义:一是人 需要了解别人(后现代主义 所调的“他者”,而后才能更 好地了解自己,恰似《旧唐 书》所云:“夫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 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 明得失”;二是人不仅要读 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读 万卷书难免产生“影响的焦 虑”(布鲁姆语),但行万 里路怡可稀释这种焦虑,使 人更好地归去来兮,回归原 点、回到现实。 由此推演,“民族的就是 世界的”(据称典出周氏兄 弟)同样可以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合乎逻辑,即民族本 就是世界的组成部分;二是 事实并不尽然,譬如白马非 马。后者构成了一个悖论, 即民族的并不一定是世界的 。拿《红楼梦》为例,当“ 百日维新”之滥觞终于形成 百余年滚滚之潮流,她却远 未进入“世界文学”的经典谱 系。除极少数汉学家外,《 红楼梦》在西方可以说鲜为 人知。反之,之前之后的法 、英等西方国家文学,尤其 是20世纪的美国文学早已在 中国文坛开枝散叶,多少文 人读者对其顶礼膜拜、如数 家珍!究其原因,还不是它 们背后的国家硬实力、话语 权?福柯说“话语即权力”, 我说权力即话语。如果没有 “冷战”以及美苏双方为了争 夺的推重,拉美文学难以“ 爆炸”;即或“爆炸”,也难 以响彻世界。这非常历史, 也非常现实。 同时,文学作为人类文 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 进步不可或缺的标志性成果 。孔子固然务实,却为我们 编纂了吃不得、穿不了的“ 无用”《诗经》,可谓功莫 大焉。同样,马克思主义的 经典作家向来重视文学,尤 其是经典作家在反映和揭示 社会本质方面的作用。马克 思在分析英国社会时就曾指 出,英国现实主义作家“向 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 ,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 和道学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 还要多”。恩格斯也说,他 从巴尔扎克那里学到的东西 ,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 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 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 要多”。列宁则干脆地称托 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 子。这并不是说只有文学才 能揭示真理,而是说伟大作 家所描绘的生活、所表现的 情感、所刻画的人物往往不 同于一般的抽象概括、冰冷 的数据统计。文学更加具象 、更加逼真,因而也更加感 人、更加传神。其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的载道与传道功 能、审美与审丑功用非其他 所能企及,这其中语言文字 举足轻重。因之,文学不仅 可以使我们自觉,而且还能 让我们他觉。站在新世纪、 新时代的高度和民族立场上 重新审视外国文学,梳理其 经典,将不仅有助于我们把 握世界文明的律动和了解不 同民族的个性,而且有利于 深化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 鉴,进而为我们吸收世界优 秀文明成果、为中国文学及 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他 山之石”。同样,立足现实 、面向未来,需要全人类的 伟大传统,需要“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否则我们将没 有中气、丧失底气,成为文 化侏儒。 众所周知,洞识人心不 能停留在切身体验和抽象理 念上,何况时运交移,更何 况人不能事事躬亲、处处躬 亲。文学作为人文精神和狭 义文化的重要基础,既是人 类文明的重要见证,同时也 是一时一地人心、民心的最 深刻,也最具体、最有温度 、最具色彩的呈现,而外国 文学则是建立在各民族无数 作家基础上的不同时代、不 同民族的认识观、价值观和 审美观的形象体现。因此, 外国文学,尤其是外国文学 经典为我们接近和了解世界 提供了鲜活的历史画面与现 实情境;走进这些经典永远 是了解此时此地、彼时彼地 人心民心的最佳途径。这就 是说,文学指向各民族变化 着的活的灵魂,而其中的经 典(包括其经典化或非经典 化过程)怡怡是这些变化着 的活的灵魂。亲近她,也即 沾溉了从远古走来、向未来 奔去的人类心流。 此外,文学经典怡似“好 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又毋庸置疑是各民族集体 无意识和作家、读者个人无 意识的重要来源。她悠悠地 潜入人们的心灵和脑海,进 而左右人们下意识的价值判 断和审美取向。还是那个例 子,我们五服之内的先人还 不会喜欢金发碧眼,现如今 却是不同。这是“西学东渐” 以来我们的审美观,乃至价 值观的一次重大改变。其中 文学(当然还有广义的艺术 )无疑是主要介质。这是因 为文学艺术可以自立逻辑, 营造相对独立的气韵,故而 它们也是艺术化的生命哲学 ;其核心内容不仅有自觉, 而且还有他觉。没有他觉, 人就无法客观地了解自己。 这也是我们有选择地拥抱外 国文学艺术,尤其是外国文 艺经典的理由。没有参照, 人就没有自知之明,何谈情 商智商?倘若还能潜入外国 作家的内心,或者假借他们 以感悟世界、反观自身,我 们便有了第三只眼、第四只 眼、第N只眼。何乐而不为 ?! 且说中华民族及其认同 感曾牢固地建立在乡土乡情 之上。这显然与几千年来中 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方式有关 。从最基本的经济基础看, 中华文明首先是农业文明, 故而历来崇尚“男耕女织 导语 《伊豆的舞女》和《雪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展示了作家将细腻情感与深邃思想融为一体,悲中有美,美中有悲的独特境界。 本次重译《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社科院外文所邀请了日语文学专家和翻译作家周阅、彭广陆两位作者,语言优雅细腻,充分体现了川端康成唯美的风格,是今年难得的佳作。 精彩页 道路变得蜿蜒曲折,在我觉得终于快到天城顶的时候,雨线把茂密的杉树林染成了白色,以惊人的速度从山麓向我追赶过来。 我二十岁,头戴高中的校服帽,身穿藏青底碎白花^的和服和裙裤,肩上挎着书包。这是我独自踏上伊豆之旅的第四天。我在修善寺温泉住了一晚,在汤岛温泉住了两晚,之后穿着厚朴木制作的带齿木屐登上天城山来到这里。层峦叠嶂的山脉、原生丛林和幽深溪谷的秋色令我陶醉,我急急地赶路,为一个期待而怦然心动。这时,大颗的雨滴开始向我砸来。我沿着弯曲而陡峭的坡道快速向上爬。终于到了位于山顶北口的茶舍,就在刚要松一口气的时候,我在茶舍入口处惊呆了。因为内心的期待太过完美地实现了!茶舍里巡游艺人一行正在休息。 舞女见我呆立在那里,立即把自己的坐垫抽出来,翻了个面放到旁边。我只应了一声“哎……”就坐到了垫子上。坡道上的急行让我气喘吁吁,加上过于惊讶,那句“谢谢”卡在喉头没能说出口。 因为与舞女相对而坐,近在咫尺,我十分慌乱,从袖兜里掏出烟来。舞女又把同行女子面前的烟灰缸拿过来放在我身边。但我依然什么都没说。 舞女看上去十七岁左右。她盘着老式的大发髻,那样式我不太了解,形状有些奇特。发髻把她刚毅的鹅蛋脸衬托得格外娇小,却又美丽而和谐。令人感到如同一幅稗官野史中的仕女肖像画,发髻被描绘得丰满而夸张。与舞女同行的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子、两个年轻姑娘,还有一位二十五六岁的男子,身穿印有长冈温泉旅馆商号的和服外褂。 到那时,我已是第二次见到舞女一行了。第一次是我去汤岛的途中,在汤川桥附近遇见了前往修善寺的这一行人。那时有三位年轻姑娘,其中舞女提着一只大鼓。我不断地回头看她们,感到一股旅情浸染了全身。后来,在汤岛的第二个晚上,她们巡演到了旅馆。我在楼梯中央坐下来,出神地看着舞女在玄关的木地板上跳舞——我心想,那天住修善寺,今天住汤岛的话,明天大概会翻到天城山南麓去汤野温泉吧。在天城山近三十公里的山路上我肯定能追上她们。就这样一路幻想着匆匆赶来,没成想在避雨的茶舍撞个满怀,于是我就手足无措了。 不久,茶舍的婆婆引我去了另一个房间。这间房好像平时没怎么用,没有隔扇门。我向下探头一看,美丽的山谷深不见底。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牙齿咔咔地打颤,浑身发抖。我对来沏茶的婆婆说:“好冷。” “哎呀,少爷您都淋湿啦。请到这边来取取暖,来,把衣服烤烤干吧。”婆婆说着,便来拉我的手,要把我引到他们自己的起居室去。 他们的房间装着炉子,一推开隔扇门就有一股强烈的热气扑面而来。我站在门口踟蹰不前。有位老爷子盘腿坐在炉子旁边,像溺亡的人一样全身青肿。他用那仿佛连瞳孔都变成黄色的腐浊的眼睛无精打采地转向我这边。在他身边,陈旧的书信和纸袋堆积如山,可以说是掩埋在纸屑堆里。我怔怔地盯着这个简直不像活人的山中怪物,呆若木鸡。 “让您看见这副样子真是不好意思……不过,这是我家老头子,请不要担心。虽然很碍眼,但是因为他动弹不了,所以还请您将就忍耐一下。” 婆婆这样解释了一番,从她的话里得知,老爷子好像是罹患中风,常年全身瘫痪。那些堆积如山的纸张,是来自各地传授中风患者养生方法的信件,还有各地寄来的治疗中风的药品的袋子。老爷子要么从翻过山顶的旅人们那里打探,要么在报纸上的广告中查看,绝不放过每一个信息,他从全国打听中风的疗法,求医问药。那些信件和纸袋他一个也不丢弃,全部放在身边,就那样看着它们过活。经年累月,就堆成了破旧的废纸山。 我无言回应婆婆,面朝围炉那边垂着头。翻山的汽车震动着房子。我心想,山顶上秋天都如此寒冷,再过不久就要被雪覆盖了,为什么这位老爷子不下山去呢。我的和服冒出了蒸汽,炉火很旺,烤得让人头疼。婆婆去店里跟巡游的女艺人们攀谈起来。 P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