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森林及生态效益监测评估现状与进展、研究区域自然资源概况、监测评估技术框架、森林资源面积监测、森林资源蓄积量监测、森林资源涵养水源评估、森林资源保育土壤评估、森林资源固碳释氧评估和监测评估系统设计。
本书可供从事森林生态工程、遥感信息提取、监测示范等研究的科技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三峡库区森林及生态效益监测评估研究 |
分类 | |
作者 | 张煜星//周维//王前进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森林及生态效益监测评估现状与进展、研究区域自然资源概况、监测评估技术框架、森林资源面积监测、森林资源蓄积量监测、森林资源涵养水源评估、森林资源保育土壤评估、森林资源固碳释氧评估和监测评估系统设计。 本书可供从事森林生态工程、遥感信息提取、监测示范等研究的科技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森林及生态效益监测评估现状与进展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森林面积监测 1.1.2 森林蓄积量监测 1.1.3 森林生态效益评估 1.2 针对三峡库区的相关研究 1.2.1 森林面积研究 1.2.2 森林蓄积量研究 1.2.3 森林生态效益评估 1.3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3.1 存在问题与不足 1.3.2 发展趋势 1.3.3 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域自然资源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状况 2.1.4 河流水系 2.1.5 土壤条件 2.2 生物资源 2.2.1 植物资源 2.2.2 动物资源 2.2.3 森林植被 2.3 社会经济 第三章 监测评估技术框架 3.1 监测评估目标 3.1.1 现状监测与评估 3.1.2 动态监测与评估 3.2 监测评估内容 3.2.1 森林资源总量 3.2.2 森林资源结构 3.2.3 生态服务功能 3.3 监测评估指标及方法 3.3.1 森林资源面积监测评估 3.3.2 森林资源蓄积量监测评估 3.3.3 生态服务功能监测评估 3.3.4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评估 3.4 监测评估技术路线 3.4.1 监测评估方案 3.4.2 监测评估路线 第四章 森林资源面积监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基础数据 4.1.2 方案设计 4.1.3 监测方法与流程 4.2 面积变化 4.2.1 土地覆盖 4.2.2 森林植被面积 4.2.3 空间分布 4.3 主要森林结构面积变化 4.3.1 分树种 4.3.2 分起源 4.3.3 分龄组 4.3.4 分林种 4.4 淹没区森林面积变化 4.4.1 水淹区森林面积变化 4.4.2 其他灾害森林面积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森林资源蓄积量监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基础 5.1.2 遥感模型估测 5.1.3 抽样技术估测 5.1.4 平均蓄积量法 5.2 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 5.2.1 特征变量与蓄积量间的相关分析 5.2.2 模型评价 5.2.3 基于PLS回归的森林蓄积量估测 5.3 森林蓄积量遥感抽样估测 5.4 森林蓄积量平均蓄积量法估测 5.4.1 森林面积蓄积量 5.4.2 天然林与人工林 5.4.3 乔木林龄组结构 5.5 森林蓄积量生长模型法估测 5.5.1 生长量及生长率计算 5.5.2 林木胸径生长量模型建立 5.5.3 林分生长量模型建立 5.5.4 林分生长量及生长率确定 5.6 森林蓄积小班蓄积法估测 5.6.1 模型选择 5.6.2 自变量筛选 5.6.3 模型参数 5.6.4 结果修正 5.6.5 统计分析 5.7 森林蓄积量动态变化 5.8 小结 第六章 森林资源涵养水源评估 6.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6.1.1 森林水文过程研究 6.1.2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概念与内涵 6.1.3 森林水源涵养评估 6.2 评估方法 6.2.1 评估模型 6.2.2 评估参数 6.3 评估过程 6.3.1 数据来源 6.3.2 参数量化 6.4 评估结果及分析 第七章 森林资源保育土壤评估 7.1 国内外研究进展 7.1.1 森林保育土壤功能的概念与内涵 7.1.2 森林保育土壤功能评估 7.1.3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7.2 评估方法 7.2.1 评估模型 7.2.2 评估参数 7.3 评估过程 7.3.1 数据来源 7.3.2 参数量化 7.4 评估结果及分析 7.4.1 土壤潜在侵蚀量 7.4.2 土壤实际侵蚀量 7.4.3 土壤保持量 第八章 森林资源固碳释氧评估 8.1 国内外研究进展 8.1.1 森林固碳释氧功能的概念与内涵 8.1.2 森林固碳及其影响因素 8.1.3 森林固碳释氧功能评估 8.2 评估方法 8.2.1 评估模型 8.2.2 评估参数 8.3 评估过程 8.3.1 数据来源 8.3.2 参数量化 8.4 评估结果及分析 第九章 监测评估系统设计 9.1 系统设计概述 9.1.1 系统设计目标 9.1.2 系统设计原则 9.1.3 系统设计内容 9.1.4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9.2 系统设计 9.2.1 系统设计流程 9.2.2 系统结构设计 9.2.3 系统功能设计 9.2.4 系统数据库设计 9.3 系统实现 9.3.1 系统开发技术路线 9.3.2 数据建库技术流程 9.3.3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9.3.4 系统开发和应用环境 9.3.5 系统主要功能 参考文献 序言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既是我国长江流域最大的水利工 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库区生态安全是三峡工程建 设及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和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森林 作为三峡库区的基底性景观,在保持土壤及土壤肥力系 统 、防止水土流失、维系水源涵养、净化水体质量、 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特质、固碳释氧、消纳与净化污 染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水库工 程运行安全和库区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屏障。因此,自 三峡工程建设启动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三峡 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先后实施了长江防护林、天然林资 源保护、退耕还林、库周绿化带、长江两岸森林工程等 林业重点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鉴于三峡库区生态重 要性和森林植被保护的必要性,受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 会办公室、国家林业局委托,自2009年以来,国家林业 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全面开展了三峡库区森林资源监测与 生态效益评估工作,定期为制定三峡库区森林植被保护 和培育、环境保护与治理、水利工程安全维护与运行的 科学管理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在三峡库区森林资源及生态效益监测评估中,充分 利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数据 和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简称“一类调查”)数据以及其 他生态站定点观测资料,借助覆盖库区的6期TM中分辨 率遥感数据和2期SPOT5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借鉴和吸收 国内外科研成果和技术推广经验,将传统和现代森林资 源调查、动态监测和生态效益评估等技术综合集成、优 化和平台建设,通过现地调查、数据分析、模型估算、 验证核实等方法,分析了三峡水库建设前、建设中和建 成后的森林资源及生态效益变化情况,进行了森林资源 生态效益评价。 三峡库区森林资源监测及其生态效益评估研究已经 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主要是:①全面建立了库区森 林资源监测网络体系,共设置长期监测样地3 229个, 临时样地532个,积累有近年约230万条监测数据。②开 展了森林资源监测研究,库区森林面积、蓄积均呈增长 势态。库区森林面积从2010年的250.87万hm2提高到 2015年的277.17万hm2,森林覆盖率为48.06%,面积增 加了10.48%。森林质量明显提高,乔木林面积为 257.30万hm2,占森林面积的92.83%;国家特别规定灌 木林面积为19.86万hm2,占森林面积的7.17%。③初步 完成森林生态效益评估,基本揭示出库区森林植被在维 护三峡水利工程生态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库区生 态保护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生态效益持续增长,库区 森林涵养水量达6.14×109t/年,保育土壤量为2.68× 108t/年,固碳释氧量为 1 088.14×104t/年。④开展 了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和三峡水库蓄水对森林植被的影响 评价,结果表明,尽管三峡水库蓄水导致水位线升高而 淹没沿江两岸汇水区内部分植被,但库区生态环境建设 大力推进区域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森林植被持续增长 、质量明显改善。⑤逐步完善了库区森林资源监测及生 态效益评估系统建设,构建完成服务共享平台,实现了 数据组织管理,可视化管理,二、三维联动漫游,信息 查询和专题显示等功能开发与应用,满足用户数据管理 、更新、查询、联动、分析与模拟等各项服务的需要。 总体监测结果表明,三峡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实施以 来,库区森林资源面积蓄积大幅度增加,森林生态效益 显著增强,森林资源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治理泥沙 、净化水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水库安全运行 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保障。 基于2009~2015年三峡库区森林资源及其生态效 益评估项目的研究,本书作者还对库区进行了大量的遥 感监测与评估研究,为库区森林资源及其生态效益评估 体系的建设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逐渐选择和建立了三 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森林资源监测重点站,基于 多阶抽样调查的森林资源面积监测、基于小班蓄积量更 新和整个库区样地抽样控制的森林资源蓄积量监测、以 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等为主的森林生态效益评估等内容 ,撰写完成《三峡库区森林及生态效益监测评估研究》 一书。 在项目开展和撰写本书过程中,得到国家重点研发 计划课题“地球资源环境动态监测综合应用示范”(项 目编号:2016YFB0501505)的资助,以及国务院三峡 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中国科学 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重庆 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重庆师范大学,三峡库区所属 27个区、县林业局(保护区)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 示衷心感谢! 由于森林资源及生态效益监测评估研究内容较多, 涉及领域广,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 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