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不平衡为研究缘起,以风险金融资产为研究对象,从性别、健康的资源赋差异及户籍制度、数字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平衡视角,通过自然属性、社会身份、机会差异及可行能力等多维不平衡,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进行了微观解释,从而揭示了社会不平衡影响家庭金融投资行为的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性别平等与数字平等、改善全面健康等方面提出鼓励家庭参与风险金融投资的政策建议,为促进居民家庭的金融投资有限参与及社会福利提升提供来自中国的科学证据。 本书观点新颖,论证充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可供从事相关学术研究的学者、专家及学生使用;同时也适合政府部门、金融部门的工作者参阅。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概念界定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家庭资产组合理论研究脉络 2.2 家庭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 2.3 户籍身份差异的社会影响 2.4 性别差异的产生与影响 2.5 数字不对等的相关研究 2.6 健康不均等的相关研究 2.7 文献述评 2.8 本章小结 3 中国家庭金融投资参与状况 3.1 中国家庭资产结构状况描述 3.2 中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状况描述 3.3 本章小结 4 多维不平衡对家庭风险金融投资参与的作用机理 4.1 理论基础 4.2 理论架构设计 4.3 社会不平衡的基本假定 4.4 户籍身份差异与风险金融投资参与 4.5 性别差异与风险金融投资参与 4.6 数字不对等与风险金融投资参与 4.7 健康不均等与风险金融投资参与 4.8 本章小结 5 户籍身份差异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来自社会身份差异的不平衡 5.1 引言 5.2 数据和方法 5.3 户籍身份差异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经验分析 5.4 进一步讨论:基于户籍属性的不同婚姻匹配模式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性别差异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来自自然属性差异的不平衡 6.1 引言 6.2 数据和经验策略 6.3 性别差异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经验分析 6.4 进一步讨论1:性别结构与家庭风险金融投资参与 6.5 进一步讨论2:未婚男性子女数量与家庭置业意愿 6.6 本章小结 7 数字不对等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来自机会差异的不平衡 7.1 引言 7.2 数据、变量和实证模型 7.3 数字不对等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参与 7.4 进一步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健康不均等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来自可行能力差异的不平衡 8.1 引言 8.2 数据与方法 8.3 健康不均等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经验分析 8.4 机制探讨与异质性分析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9.1 研究结论 9.2 优化路径与政策建议 9.3 研究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