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偷得浮生半日闲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启林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为散文集,分为抒怀篇、畅游篇、亲情篇、求索篇,体现了作者对乡村教育工作的思考以及对家乡、生活的感悟,反映了作者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对生活积极乐观的精神。 作者简介 王启林,长期从事山区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对家乡、教育、亲朋、山水感情深厚,用笔记录下一片深情、一点思考。 目录 抒怀篇 探春 云之语 雪夜漫步 房子变奏曲 品茶悟道 河边看柳 遛狗记 读书偶想 涓水湾纪行 忆江南 夜雨漫话 走路 枯柳重生 不如吃茶去 教书情结 教师节断想 映日枫叶别样红 爱,何处相逢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畅游篇 偷得浮生半日闲 游图们江 行走在江南 齐云仙境 古运河畔乡情深 温州之行 九寨行 天堂寨 风情谷里寻风情 钓山水 古寨新歌 青云峡漂流 菊说 家乡的小桥 听心 闲话司空原 峡谷石画赛敦煌 峡谷探奇 天外巨石 主簿遐思 品味大歇 牛草山寻景 天峡三奇 忆游天柱山 妙道说道 漫话古襄阳 绍兴印象 天坑地缝有奇观 亲情篇 父亲的书 妈妈的布鞋 花落的声音 追寻大师的足迹 曾经的军人 爱国方知有真情 永远的怀念 大鹏展翅何处去? 思念永远 德高为师 隔代亲 涵涵的肢体语言 有一种失败叫成功 我们曾经是学生 岳母的小屋 母爱的力量 恩师二则 求索篇 教育禅 教育在“育” 化短为长 师生相处之道 请放开手 家庭教育三定位 教育干部要“三会” 核心科长的角色意识 教育改革要过“三关” 校长在课改中怎么改 思政课之学生心理效应 复式教学的思考 训师者当自训 扫盲工作之我见 农村学生流失深层原因探析 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与对策 普高不均衡发展的成因及对策 智慧学校热点问题冷思考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农村教育 关于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调查与思考 构建岳西特色教学质量监测管理体系 依托红色资源,打造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 班主任工作要“四勤” 后记 序言 胡竹峰 交友如读书,全凭兴致 。有几年只看旧书,得闲也 只和旧友叙旧,所谓衣不如 新,人不如故。也未必,近 来认识的朋友王启林也如新 衣一样令人欢喜。我们一起 喝酒、一起喝茶,一起去过 乡下,王启林给我的感觉, 朴素。后来看见他的文字, 感觉越发朴素。年轻时候不 懂得朴素美,一味追求辞章 灿烂。格外喜欢读那些明清 小品,推敲语言,讲究情趣 。现在知道文章要往大处写 ,最起码多读读雄浑沉郁的 作品,把气往浩大里鼓,气 粗壮了,哪怕写小品,也举 重若轻,让人身在局外。文 章家是当局者,最怕当局者 迷。 《庄子》说得好:“朴素 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炫 美或许阻塞了好文章的坦途 。王启林的朴素是乡野的朴 素,像启窗看林——树林。 王家树林大,有松、银杏、 桂、玉兰、槐、枫、柳、桦 、椿、栾、黄杨、枸骨、石 楠、海桐、南天竹、铁树… …我看王启林的书稿如观铁 树,无端觉得是绍兴范文澜 故居后院的那一棵铁树。有 年春日,在范家逗留了半个 下午。铁树生命力强,喜光 ,稍耐半阴,喜温暖。其形 古朴,茎干坚硬如铁,四季 常青,老干布满落叶痕迹, 斑然如鱼鳞。王启林其人给 我感觉也如此。 我是读范文澜《中国通 史简编》长大的,其文本丰 满,令人津津乐道,读过几 本他人的通史,骨瘦如柴, 少了嚼劲。当下文章的问题 是,过于较劲,少了嚼劲。 很多文人也喜欢较劲,王启 林不较劲。不较劲则松,人 放松了,文章才放松。 文学不是较劲的事业, 自适就好。南宋洪芹,洪皓 、洪适的后人,迁礼部侍郎 ,“帝锐意乡用而以论去”, 退寓永嘉,怡然自适。王启 林六十岁了,也到了退寓年 纪,其实他一直有退寓之心 ,退寓文字,偷得浮生半日 闲,文章自适。文章是寄托 ,寄之以情,托之以理,从 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王 启林的文章是他的寄托,其 中有他的情理。这寄托属于 他的,这情理别人没有。这 样就很好。 一度以为王启林的名字 是王启灵,文章是启灵的事 业,开启灵思灵性,文章更 要启林,得自然之性,文章 以自然为上。天下文章都是 作出来的,任谁也不能不做 作,少做作就好,淡去做作 之心,启窗看林。看林就好 ,与启林尊兄共勉。 是为序。 2022年4月3日,合肥 导语 全书语言朴实、恳切,从多个侧面体现了作者对乡村教育工作的思考,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文章是寄托,寄之以情,托之以理,从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王启林的文章是他的寄托,其中有他的情理。这寄托属于他的,这情理别人没有。这样就很好。 后记 我天生就不是一个聪明 人。书看了不少,看明白的 没有多少,别人就算囫囵吞 枣也能留下印象,我是看了 又看,往往还是没有印象。 细细掂量,还是用一个笨字 贴切。 家里与小学之间隔条河 ,那时河里鱼多,色彩斑斓 ,好看又好吃。夏天上学时 ,常为鱼儿犯糊涂。把书包 往草丛里一塞,下河摸鱼, 摸到忘乎所以,一准忘记上 课。看见小伙伴们放学了, 我就慌慌张张往家跑。父亲 鼻子尖,闻到鱼腥味,一把 抓住我,用手在腿肚子上一 划,对着我的头来几个“爆 栗”。我记不住书上的内容 ,也记不住打,三五天一过 ,故态复萌。 高考成绩公布了,父亲 让叔叔带着我去看看考得如 何。在县城十字街上,叔叔 看见一位领导,向他打听我 校高考情况。他说了两遍达 本科线的考生的名字,其中 有我,就站在一旁的我却充 耳不闻。叔叔很激动,指着 我说:这就是某某某,我侄 子,上本科线了。我脑子里 想,叔叔哪个侄子考上大学 了?直到那个领导拍了拍我 ,连声称好,才明白是自己 达线了。 学生时代笨,可以年轻 搪塞。工作近三十年了,与 年轻肯定无缘,但是笨还是 一样的。2012年遇上一次 车祸,感觉脸上有血流出来 了,眼睛胀痛,伸手一摸, 眼前一看,满手是血。我灰 心至极;完了,眼珠震飞了 。愣了好几分钟,我才反应 过来:如果眼珠子没了,怎 么会看得见血。 笨就要勤,勤能补拙。 故平生爱阅读、爱旅游、爱 教育,偶有所思,记录于笔 端。承蒙编辑老师不弃,变 成铅字,散见于报刊杂志。 今得同学盛情、好友帮助, 结集成册。 职业缘故,20世纪80年 代开始,以文字记录教育心 得、教育思考,整个早期写 作以教育内容为主。于此得 益于爱人章根莲,她的教育 教学实践及她的所思所想, 给我极大帮助。大多数论文 均是和她共同探讨、共同撰 稿的。其中多篇入集文章是 以她个人名义发表于报刊, 我仅仅是执笔成文而已。还 有关于智慧学校建设一文, 是我和同事徐正龙先生共同 探讨,我形成初稿,后由他 最终成文的。应该说这篇文 章他付出的心血最多。观点 有点离经叛道,又是我们俩 的真实感受,难以见诸报端 ,故在此收录。 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 县教育主管部门后,得同事 、兄弟兼作家扬颂鼓励、指 点,诗歌、散文、小说均有 涉猎。近几年,临退休之际 ,着意调整工作方向和个人 状态,虽事繁但心宽,每每 翻看旧作、旧照及笔记,忆 起平生旅游、工作之经历及 故人故事,或有触动,录为 文字。偶有所作,扬颂、义 平、晓芳等文友、同事,或 为第一读者,或编发在文学 公众号,或推荐见诸报刊, 其行快捷,其意真切,甚为 感动。 尤其得安徽省书协主席 吴雪先生抬爱,题写书名; 得省作协副主席胡竹峰先生 深情厚谊,为书作序;安徽 大学兼职教授、书画家胡飞 先生不厌其烦,为拙著装帧 设计,几易其稿,费力、费 心、费时;胡飞先生的好友 尽心尽意,进行电脑制作; 徐义平、汪晓芳先生不辞辛 劳,逐字逐句校正,在此一 并深谢! 王启林 2023年3月 精彩页 探春 说起来已经是一个月以前的事情了。 自全民抗疫阻击战打响以来,到公园散步的人是越来越少了,独享清幽、独寻美景有了可能。此时,雨中的河边公园是我一个人的,公园里的春意也是我一个人的。 金黄色的迎春花开了,没有绿叶的陪衬,无遮无掩地立于扑面寒风中,张扬而不张狂,俨然央视女主持在向世界报告着春的信息。是不是顺便也在给我们一些其他的暗示? 春风轻轻柔柔的,伴着春雨悄悄潜入公园,如蒙着面纱的阿拉伯少女,迷人的眼神流连于枝头怒放的梅花,更添梅花之趣。梅花朵朵开,立于枝头,红黄色的花蕊好似一簇簇小小的火苗,又如灯光辉映下的红黄宝石,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富有生机和活力。风雨中的梅树,神似“战疫”中的“逆行者”们,直面危险,攻坚克难,只为更多人的安全。抵近看,那微微绽开的饱满花苞,像婴儿纯真无邪的笑脸,洋溢着欢乐,极富感染力。这一切,让我想到我的祖国,虽然饱经沧桑,历尽磨难,但是依然选择坚强,而且还能抬眼望天,仰天长啸!或许唯有一个“醉”字可以评说。 梅花边上有一株结满了红果的猫耳刺,还有一个好听的别名:荒漠锦鸡儿。带刺的叶和猫的耳朵一般形状,四季常青,家乡的山坡地坎上常见。树高一米多,冠径也有一米多,周身挂满串串珍珠样的红果,在碧绿的叶片衬托下,显得格外娇艳。这样大而茂盛的猫耳刺很少看到。刺尖锋利,红果藏匿于尖刺丛中,就似狡猾的冠状病毒,显微镜下形如王冠,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公园里栽种得最多的是柳树,过去我总以为这里的柳树都是一个品种。许是这个冷冷清清的春节,沉静了我的内心,擦亮了我的双眼,让我第一次看出雨中光秃秃的柳树的不同。 垂柳是主要树种。沿着河边,万条垂下,如出浴少女,满头乌发,半遮着她的娇颜。枝条的结节处已冒出了米粒大小的绿泡。这是柳树对春的响应! 垂柳之间穿插着一些黄金柳,又叫金丝柳。查阅手机资料得知,此树冬季休眠期枝条呈金黄色,细看,果真如此。百度显示此柳“春季初出,新叶泛红;秋季叶色为红色,部分为黄色;成熟颜色一般都是绿色;主干是浅灰色或者成灰黑色”。原来,我们秋冬季节看到的那道亮丽的风景线就是它带来的。冥冥之中,或是大自然希望我们对它多了解一些,所以给世界按下暂停键,为我们的大脑腾出了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懂得与自然和谐共生。 靠着里边石坝生长的一丛丛毛竹,似乎看不到一点点变化。翠绿的叶,在寒风的吹袭下,只是略显憔悴。眼前看到的竹,沉默内敛,低调深沉。大地之下,已在孕育新笋,只待时机成熟,就会如利剑破土而出。郑板桥一生爱竹、画竹、吟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今天,我深深刻刻感觉,这不正是国人的性格、中华民族的精神么?寻春,在竹这儿,还得俯下身子,贴近泥土。春的脚步,只有竹听得最真。它们才是严冬里最暖的风景,春的使者! 春,真的快到了。 春,真的已经到了!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