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唐宫疑案/中国宫廷疑案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笑颜//李殿元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起兵首谋之谜:“子逼父反”还是早有预谋;玄武门血变之谜:自卫还是谋杀?手足相残的无奈选择;唐史之谜:唐太宗是否篡改史书;“隐太子”之谜:模糊在史书中的李建成;文成公主远嫁之谜:青春换取的繁荣与和平;一代贤后之谜:最是那用心良苦的沮柔;太子谋反之谜:是因娈童被杀抑或阿斗本已难扶;窝囊皇帝之谜:仁厚、软弱还是天真;亡国公主之谜:帝女宫中的隐忍生活;高阳谋反之谜:公主与高僧的爱与欲;吴王惨死之谜:两朝王子的悲情终局……本书为您揭开这一道道的谜题。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大气磅礴的王朝,拥有近290年的历史,虽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并未贯穿其始终,但后世在评说的时候,总是冠以盛唐气象以赞美其盛世繁华。

一代英明圣主李世民,傲视男权社会的武则天,大唐第一公主太平,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唐玄宗……这一切人物的存在,毫无疑问地影响着历史。而后世的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不过是后人的记载而已。真正的历史自在其存在之中。所以,在历史变迁以后,为他们悲或者歌,都已经不太重要。还原历史的真相?真相自在历史之中,我们将要还原的是一种心情,一种历史的厚度和沧桑,让您在这浮躁的社会里,还能去认真地感觉:原来,历史可以这样真实地存在。而在世俗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历史的创造者,过好自己的生活,也就赢得了自己永恒的历史。走过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以后,您最终会发现,历史——原来存在于时光的慢慢流淌中!

目录

◎起兵首谋之谜:“子逼父反”还是早有预谋

◎玄武门血变之谜:自卫还是谋杀?手足相残的无奈选择

◎唐史之谜:唐太宗是否篡改史书

◎“隐太子”之谜:模糊在史书中的李建成

◎文成公主远嫁之谜:青春换取的繁荣与和平

◎一代贤后之谜:最是那用心良苦的沮柔

◎太子谋反之谜:是因娈童被杀抑或阿斗本已难扶

◎窝囊皇帝之谜:仁厚、软弱还是天真

◎亡国公主之谜:帝女宫中的隐忍生活

◎高阳谋反之谜:公主与高僧的爱与欲

◎吴王惨死之谜:两朝王子的悲情终局

◎女皇杀女之谜:位极荣耀的杀戮旅程

◎李贤赐死之谜:亲母灭子的血腥杀戮

◎太平公主婚姻之谜:爱情与权力的生死搏杀

◎上官婉儿之谜:罪臣之后竟会权倾朝野

◎女皇男宠之谜:情欲需求还是权威显示

◎丽次登基之谜:操控于女子手中的中宗

◎韦后篡权之谜:则天第二还是跳梁小丑

◎“三让天下”之谜:宫廷血腥中的自保之道

◎梅妃之谜:灵秀女子是否真实存在

◎安禄山叛乱之谜:桃色绯闻中的八年战乱

◎贵妃缢死之谜:马嵬坡是否埋藏芳魂

◎“梅开二度”之谜:波澜之后的平静终曲

◎假冒太后之谜:两代君主的痴心找寻

◎“醉打金枝”之谜:闺房事背后的开明帝

◎歌妓受宠之谜:从“秋娘”到“秋妃”的绚烂旅程

◎“元和中兴”之谜:短暂繁华之后的长久孤寂

◎“甘露之变”之谜:诛杀不成反酿大祸

◎“小太宗”之谜:晚唐覆灭前的回光返照

◎殉葬惨案之谜:公主之死引发的血雨腥风

◎盛世破灭之谜:大唐帝国的终曲哀歌

◎游走在唐宫的谜语中

试读章节

李贤赐死之谜:亲母灭子的血腥杀戮

章怀太子李贤英明果敢,才智出众,然而,这恰恰成了他不容于世的原因。武则天的这个儿子,在《黄台瓜辞》里对自己的一生,早有不详预感: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他被贬到巴州后,不久就死去了。有人说他是被母亲武则天逼死的。那么,章怀太子李贤真的是被母亲武则天逼死的吗?

史书记载:章怀太子,名贤,字明允,是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永徽三年(652年),李贤出生在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前往昭陵祭拜唐太宗的途中。这个皇子从出生便开始了他坎坷的一生。

永徽六年(655年),李贤被封为潞王,显庆元年(656年),迁授岐州刺史,麟德二年(665年),加右卫大将军。李贤从幼年开始,就深得父亲高宗的喜爱。他聪明伶俐,读书过目不忘。高宗经常把李贤叫到跟前,随便给他一本书,然后,马上令他背给大臣们听。每次,他总是流利地把父亲要求背诵的地方背出来,还能够对其中的含义进行阐释。为此,高宗在大臣们面前异常得意。高宗看着儿子一天一天长大,越来越气宇轩昂,越来越具有皇家气派,很为儿子的优秀而骄傲。也经常会在则天皇后的面前,夸奖这个儿子长大以后,一定很能干。应该说,李贤会有一个很好的未来。

然而,身为皇子,很多事情不由他做主。

在李贤当太子之前,太子东宫住着的是他的哥哥李弘。

李弘是高宗的第五个儿子,乾封元年(666年),原来的太子李忠被废,改立李弘为皇太子。李弘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仁孝谦谨,对士大夫十分有礼貌,能体察民间疾苦,深得人心。高宗特别喜欢他,想尽一切办法培养他的办事能力。当高宗出巡东都时,下诏让他监国。当时关中发生饥荒,禁军中的一部分士兵在吃榆树皮。李弘看见后,就悄悄地让家令寺送粮食给他们。

咸亨四年(673年)八月,高宗患病,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于是让李弘批阅各个部门上奏的报告。高宗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慢慢地培养太子处理政事的能力,一点一点接替自己的工作。

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与父母一同到合璧宫时暴毙。合璧宫兴建于高宗初年,原名八关宫,后来改名合璧,是洛阳禁苑里的一座避暑的皇室别庄。每一年,李弘都会陪父母到合璧宫住上一段时间。《新唐书·孝敬皇帝弘传》记载,太子弘“上元二年,一从幸合璧宫,遇鸩薨,年二十四,天下莫不痛之”。武则天对儿子的死,表现出极大的哀痛。她宣布儿子被病魔夺走,令她这个母亲肝肠寸断。当弘突然死去的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李贤在那一刻惊呆了。他还记得哥哥临去洛阳之前兄弟俩见面的时候,哥哥似乎欲言又止。临走的时候,还拍拍他的肩膀。那温文尔雅的哥哥,那一直对他很友爱的哥哥,李贤怎么能够相信,他已经不在人世间?后来,李贤听闻宫里有人传说,是母亲毒杀了哥哥李弘。那一刻,他没有流泪。然而,对于母亲的仇恨,却在一点点地被播下。哥哥死了,死因不明。他知道,作为皇帝的儿子,他必须隐忍地活下去。而失去儿子的高宗,悲痛万分,大病一场,他将李弘谥为“孝敬皇帝”,葬于恭陵,而且使用皇帝之礼举办后事,从而使李弘成为唐代第一位死后被谥为皇帝的太子。

李弘死后,他的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姐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非常伤心。这两位公主因为都是萧淑妃所生,年逾三十还被幽禁在后宫。李弘对她们十分怜悯,因而请求父亲高宗早日让她们下嫁。高宗并非不疼爱自己的女儿,于是利用皇太子请求的机会,将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分别下嫁权毅和王勖。而这件事情,令武后非常冒火。

李弘死后,李贤被立为太子。然而,作为新太子的李贤,他没有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他写了《黄台瓜辞》,用四个瓜比做亲兄弟,然后令乐工歌咏,想借此规劝母亲滥杀宗室之举。  当时,李贤已经22岁,他聪明好学,处事果断,在大臣之中有一定声望,深得父亲喜爱。尽管当时朝廷内外对李贤评价颇高,都认为他是个非常理想的太子人选。然而,这个优秀的儿子,却总让武则天不满意。她屡次下书训诫儿子,并让人撰写了《少阳政范》和《孝子传》,让李贤认真研习忠孝之道。

679年,高宗下诏改元为调露,与武则天巡幸东都洛阳,命李贤监国。武则天当皇后以后,不喜欢住在长安,很多时候,她都居住在洛阳。在长安城的宫殿里,武则天总是感觉阴森恐怖。王皇后、萧淑妃死前都被责打了一百杖,然后被残忍地砍去双脚,泡在酒瓮里活活折磨至死。她一直记得萧淑妃临死前的破口大骂:“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自从王皇后与萧淑妃死后,武则天经常梦见二人披头散发索命的情景。尤其是到了深冬的午夜,北风刮过宫外枯树林,在屋檐和回廊下发出凄厉的啸声,常使她从梦中惊醒。这年冬天,她一连几次梦见了王皇后和萧淑妃,梦见她们披着散发越窗而入,来到她的床边……长安城是不愿意呆了,于是,她选择离开长安,到洛阳去,免得冤鬼纠缠。

太子李贤被留在长安监国。当时有个叫明崇俨的人,年少时跟随父亲明恪的下属小吏学习鬼神之术,后来用方术碰巧治好了某刺史女儿的病,从而声名鹊起,被召为正谏大夫,特令人阁供奉,深得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信任。他曾向武后私下进言:“太子福薄,不堪继体,惟英王貌类太宗,相王旦貌当大贵,两子中择立一人,方可无虞。”明祟俨认为,太子李贤不能够继承帝位,英王李显的相貌像太宗,相王李旦的相貌最显贵。在二人中任选一个,都胜过太子。高宗和武后听了明崇俨的话,深感忧虑。然而,李贤又无过错可指摘,只得勉强容忍。仪凤四年(679年)五月,明崇俨在路上被强盗所杀,武则天怀疑是李贤主使,派人到处抓捕,但是,调查却一直没有结果。武则天找不到证据,有些恼羞成怒,自此,对李贤更是有些冷淡。

武则天一直追查明崇俨的案子不放,令中书侍郎薛元超、黄门侍郎裴炎、御史大夫高智周严查此事。矛头逐渐指向太子李贤。李贤十分恐惧,竟然开始放浪形骸,纵情于声色,想以韬晦之计来躲过这一灾。他自暴自弃,一反常态,沉溺于犬马声色之中,甚至和家奴赵道生搞同性恋,常赐金帛给他。有官员上书规劝,他非但不听,反而对规劝者加以斥责。

武则天故意召李贤到洛阳,薛元超、裴炎、高智周三人去东宫搜查,三人竟在东宫查得皂甲数百具。不久,李贤所信任的家奴赵道生供认,说是太子李贤指使他杀了明崇俨。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武则天提出大义灭亲,打算把李贤置之死地。高宗失去了一个儿子,不想再失去这个儿子,代子求情,将李贤废为庶人,幽锢一室。不久,又将他流徙到距长安两千三百里的巴州。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离开人世。第二年,武则天把持朝政,一年换了三个年号:嗣圣、文明、光宅。李贤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他被母亲流放巴州后,生活困顿,更可怕的是,不知道何时会有灾难降临。对于这个优秀的儿子,即使流放在外武则天也不放心。她经营了一生才换得的权力,不允许任何人来破坏。不管这个潜在的破坏者是谁,即使是自己怀胎十月生下的儿子,都该死。

当武则天派来的金吾将军邱神绩来到巴州的时候,李贤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个从长安城里来的人。他确认是母亲派来的人,一股悲哀油然而生。午后的天气实在不怎么样,李贤最后望了望天空,又蓦地低下头。他其实很想看看,远在长安的那位是他母亲的女人,此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他最后一遍吟诵了很久以前写的《黄台瓜辞》,字字句句都成了谶言!

武后为什么要杀李贤?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李贤并非武则天的亲生儿子,所以,他难逃被杀的厄运。后世有人推断李贤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所生。在母以子贵的古代,武则天自然要千方百计地除掉他,另立自己的亲子为太子。据《旧唐书·高宗纪上》记载,永徽三年(652年)十二月十七日,武则天在去昭陵的路上,生下李贤,是早产。由手武则天在上年年初生下了李弘,此后又生过一女,即被她亲手扼杀的长女,在两个年头里生三个孩子,况且李贤为不足月早产,又是数九寒天在路上,所以那个在拜谒昭陵路上所生的不足月孩子,可能并未活下来。 《旧唐书·章怀太子贤传》中记载,当时宫人私下里的传说:“贤是后姊韩国夫人所生,贤亦自疑惧。”《新唐书》亦云:“宫人或传贤乃后姊韩国夫人所生,贤益疑。”作为替身的李贤,原来是武则天姐姐韩国夫人之子。韩国夫人早年守寡,因武则天而人宫,得幸于高宗。如果武则天的早产孩子死了,正巧在这前后,韩国夫人也临盆生子,那么悄悄地抱其子来顶替,也是可能的。当李贤成年后,武则天越来越不放心这位非己所生的儿子,对立他为太子,就显得很勉强。当李贤知道了自己出生的秘密,他自然难免被废、被杀的结局。

经过后世史学家周密而详尽的考证,李贤的确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武则天重新人宫以后,独得高宗李治宠幸,因而夫妻关系非常密切。高宗有18个儿女,6个是武则天所生。她不可能也没必要抱养韩国夫人的孩子。所以,李贤非武则天亲子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只是当时的一种谣传。

从当时的史实来看,李贤的确是武则天掌权的一个潜在威胁。他召集学士儒生给范晔《后汉书》作注,把精力投入到一件与宫廷政治争斗无关的事情中。没想到自己的刻意回避,还是无法避免引火烧身。李贤身边聚集的一群学者名臣,似乎在后党之外出现了太子系的另一个宗派。这不能不引起母亲武则天的猜忌和不满。有人说李贤注《后汉书》,在其中有文字批判东汉的女性乱权和外戚专权。东汉一朝,有窦、邓、阎、梁、窦、何等六位太后临朝,有窦宪、邓骘、阎显、梁冀、窦武、何进等六位外戚以大将军身份当政。李贤对《后汉书》的注,让母亲武则天对他产生不满。其实,李贤未必是用东汉外戚专权、女性乱政以影射现实,但他看不惯母亲参政倒也是事实。

有一个权势盛天下的母亲,却成了他命运悲剧的源泉。他因为是她的儿子,成为太子;也因为是她的儿子,而不得不在宫廷之中小心翼翼地生活。无论他如何优秀,如何有治世之才,却始终逃不开命运的安排。

远离宫廷,远离一切的纷争,然而,李贤还是逃不过身为皇家子弟的悲哀。即使他只想做个普通的大唐子民,也成了一种奢望。当李贤举起三尺长剑颤巍巍地抹向脖子的时候,在他此生最后的意念里,是否还闪过儿时兄弟姐妹们绕膝母亲身边的一丝温暖。那是他此生一直渴望拥有的温暖,胜过所有的权力和奢华。他终其一生想要找寻的爱,母亲的爱,在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抗衡的时候,只能无力地退到权力背后。消失,一切不复存在。

死亡,儿子冰冷的死亡,终于给了一代女皇彻底的成全。

P92-97

序言

这是一个大气磅礴的王朝,拥有近290年的历史,虽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并未贯穿其始终,但后世在评说的时候,总是冠以盛唐气象以赞美其盛世繁华。

大唐的历史,在中国五千年的岁月中,是真实的,但是亦如一场梦。说它真实是因为它的存在确实在浩瀚史籍中留下了不少辉煌的记忆。而说它如一场梦,也正是因为它虽然辉煌,但最后却并未能逃脱朝代变迁、历史兴亡的铁律。它和以前的所有朝代一样,再辉煌也终将落幕。生,然后兴,而后亡。曲终人散以后,所有的辉煌或不堪被后代帝王奉为偶像或者引以为戒,前人的历史就此留在发黄的史书上,任人评说,千古如此。

一代英明圣主李世民,傲视男权社会的武则天,大唐第一公主太平,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唐玄宗……这一切人物的存在,毫无疑问地影响着历史。而后世的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不过是后人的记载而已。真正的历史自在其存在之中。所以,在历史变迁以后,为他们悲或者歌,都已经不太重要。还原历史的真相?真相自在历史之中,我们将要还原的是一种心情,一种历史的厚度和沧桑,让您在这浮躁的社会里,还能去认真地感觉:原来,历史可以这样真实地存在。而在世俗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历史的创造者,过好自己的生活,也就赢得了自己永恒的历史。走过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以后,您最终会发现,历史——原来存在于时光的慢慢流淌中!

不管怎么说,那是一个诗意的时代,那是一个牡丹花肆意开放的时代,那是一个留下无数经典诗歌的时代!为此,我们将之深刻铭记!除了缅怀,还有奋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3: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