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准入制度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集中体现。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党中央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做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2018年,我国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将负面清单的概念从投资协定谈判引入国内经济治理,对国内市场准入实行全新管理方式。 党的二十大将市场准入制度明确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制度。几年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已修订四版,“全国一张清单”权威性确立,市场准入限制持续放宽,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宏观经济制度上为全球经济治理提出了中国范式和生动实践。 本书深入分析了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改革逻辑、理论源流与重大意义,精准诠释了这项制度的重要内涵与体系构成,全面回顾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提出、试点到全面实施、不断完善,再到基本成熟定型的历程,客观总结了改革的经验成效与问题挑战,吸纳借鉴世界主要经济体及亚洲国家的市场准人制度,因应“十四五”时期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健全完善全国统一市场准入制度的思路与重点任务。 作者简介 连维良,男,汉族,1962年12月出生,河南禹州人,199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2012年2月-2023年3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我国为何要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第一节 什么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一、为什么要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二、什么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三、如何理解和把握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理论意义 一、行政学视角:推动市场准入管理从正面清单管理向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转变 二、法学视角: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秉承了法治理念与法洽精神 三、制度学派视角:负面清单制度建设丰富了制度体系运行机制的理论研究 四、系统理论视角:清单规制与事中事后行为监管配合体现系统整体性 第三节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现实作用 一、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意 二、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内在要求 四、对内外资一视同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要措施 第四节 处理好三大关系,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一、发展和改革的关系 二、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三、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关系 第五节 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一、何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统一”的要求 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意义 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 四、统一市场准入制度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基础 第二章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 概念提出与试点探索 …… 第三章 今天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体系 第四章 以特别措施引领市场准入放宽的系统谋划 第五章 违背清单案例归集通报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第六章 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的探索与实践 第七章 全球主要经济体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八章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未来改革方向 结语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序言 党的二十大将市场准入 制度列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重要基础制度之一。党的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谋划、 统筹考虑,做出全面实施市 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重大 战略决策。这是一项根本性 、全局性、制度性的重大改 革创新,是构建全国统一大 市场的重要基础,是构建高 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 意义。 当前世界面临的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外部 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明显增 多。党的二十大强调,必须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 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 对外开放,加快形成以国内 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 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 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有机集合起来,增强国内大 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 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推 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 量的合理增长。为此,必须 对各种分散割裂的市场准入 政策和传统市场准入管理手 段进行全面改革,建立符合 新时代发展要求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市 场开放公平、规范有序,企 业自主决策、平等竞争,政 府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市 场准入管理新体制。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是指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禁止 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 域、业务等,各级政府依法 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一系列 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届三中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提出:“实行统一 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 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 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 领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做出了全面部署要求 ,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 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 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提出将加快完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 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 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 面清单制度,作为坚持和完 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强调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重要性。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 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 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 单制度”“继续放宽准入限制 ”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和“ 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 动”的主要内容。 2018年,国家发展和改 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 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经 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印发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2018年版)》,标志着 这项制度在全国全面实施。 2019-2022年,结合新情况 、新形势、新要求,市场准 入负面清单连续三次动态修 订,清单长度大幅缩短,管 理措施明显减少,重点领域 准入管理得到依法规范,市 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体系完 整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全面 提升。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市场准 入管理模式从以“正面清单” 为主向以“负面清单”为主的 全面转型,打破各种形式的 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体 现出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 重大转变。一是从有罪推定 向无罪推定转变。对于一般 性行业采用“无罪假定”,避 免了事前对市场主体的预判 和严苛的行政审批,给予市 场主体充足的自主权和准入 机会。二是从分割市场向统 一市场转变。构建全国统一 的市场准入管理体系,有效 消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 争的规定和做法。三是从区 别对待向平等对待转变。做 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不 论国有还是民营、不论内资 还是外资、不论规模大小, 均依法享有同等的市场准入 条件待遇。四是从重事前审 批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更好 发挥政府作用,落实放管结 合、并重要求,全面夯实监 管责任,防止出现监管真空 ,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 、全领域监管,强化反垄断 监管,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 健康发展,发挥资本作为重 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市 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实施后 ,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 誉,对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制度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 认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 清单制度是“放管服”改革的 重要成果之一,有助于切实 把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对 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等要求 落到实处,提振了企业投资 信心,激发了市场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 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 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 经济基础制度,对完善全国 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建 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 ,要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为 基础,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 制度体系,重点做好三方面 工作。一是深入推行“全国 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严禁 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