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陈思和、王德威两位先生主编《文学》系列文丛,自定位于前沿文学理论探索。 谓之“前沿”,即不介绍一般的理论现象和文学现象,也不讨论具体的学术史料和文学事件,力求具有理论前瞻性,重在研讨学术之根本。 谓之“文学理论”,本文丛坚持讨论文学为宗旨,包括中西方文学理论、美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的研究。题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如能以新的视角叩访古典传统,或关怀古今文学的演变,也在本文丛选用之列。作家论必须推陈出新,有创意性,不做泛泛而论。 本书为第十七辑,收录能够反映前沿性、深刻性和创新性的大块文章。 作者简介 陈思和,1954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聘为教授。1995年担任人文学院副院长,2001-2012年担任中文系主任。2005年被教育部聘为人文学科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获教育部第三届高等学校国家名师奖,2009年领衔团队获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现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兼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学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外文学比较和当代文学批评等。著作有《中国新文学整体观》《新文学整体观续编》《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当代小说阅读五种》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等。 目录 声音 ·新娱乐形式与感觉结构· 主持 /战玉冰 《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游戏地图术:空间诗学与生存隐喻 文 /包慧怡 网络文学的“游戏化”向度及其“网络性”——(数码)人工环境与网络文学的自我实现 文 /王玉玊 讲故事的人:当代桌游中的叙事与文本 文 /王玮旭 马伯庸小说的“地图学” 文 /战玉冰 “那石头不在责备我比它心肠更硬吗?”——奇幻游戏《巫师三:石之心》两种结局背后的叙述动力 文 /朱嘉雯 科幻小说中的“电子梦境”——以《安德的游戏》为例 文 /谢诗豪 评论 感性的摩罗 文 /王德威 百年中国文学的“头”与“尾” 文 /张旭东 ·日本学者论沈从文·主持 /张业松 恋物沈从文——从头发书写看都市/乡土的被身体化表现 文 /津守阳译 /郑洲 解不开的谜——沈从文的女学生情结 文 /滨田麻矢 译 /乔亚宁 沈从文的沉默与漂泊——关于中日交战时期之中学国语教科书编纂事业 文 /今泉秀人 译 /史雨 谈艺录 《尤里乌斯·恺撒》:一部戏剧化再现恺撒之死的“罗马剧” 文 /傅光明 循环容器 ——普鲁斯特的一次漫长独白(上) 文 /康赫 书评与回应 ·《动画的相遇:20世纪40至70年代中国动画的跨界暗流》· 世界动画如何可能 文 /陆建宇 影像的流动与本体的回归 文 /谭笑晗 动画史书写作为思想动化机器 文 /张侃侃 中国动画的世界性,兼谈海外华语动画研究的现状:对书评的回应 文 /渡言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