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浦市文化论集--田野中国学学步集/熤园问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从2013年开始,湖南师范大学熤园学术团队在谭必友教授的领导下,正式在湖南省泸溪县浦市古镇建立田野调查基地,组织师生在此开展持续不断的田野调查。至2020年已经有5届共10位硕士研究生以浦市田野为基础完成了自己的学位论文,同时还发表了相关论文,出版了相关专题民族志。在此研究过程中,恰逢泸溪县政府为开发浦市古镇文化旅游,积极申报国家4A旅游景区、申报国家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等项目。我们的科研活动为泸溪县政府的这一系列决策作出了推波助澜的重要贡献。
本书汇编的10篇文章涉及文化遗产、宗族、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对我们深入理解中国传统古镇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正在从事古镇文化旅游开发的、以及从事古镇传统文化保护的同行,都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作者简介
谭必友,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一带一路”联合学位项目负责人,湖南师范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客座教授,湖南省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基地负责人,湖南师范大学民政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合作单位负责人,煜园学术导师,《田野中国学》集刊主编。
目录
序:如何建立中国文化本位的田野研究
前言:知识创新与经世致用在田野中的诗意结合——田野中国学浦市田野反思之一
民俗文化
沅水流域辛女信仰研究
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俗文化变迁研究
——以浦市古镇“抬黑龙”为观察中心
宗族研究
当代宗族认同的重构
——以浦市姚氏宗族为中心的观察
祠堂记忆:一个浦市家庭的兴与衰
传统竞技与艺术研究
人类学视角下的浦市龙舟节研究
社区公共祭仪与社区记忆
——以浦市龙舟赛为观察中心
旅游开发背景下民间舞台艺术团体对观众的建构研究
——以浦市辰河高腔剧团为观察中心
公益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现代交通背景下浦市码头文化变迁研究
严如煜浦市活动纪念馆展示设计研究
传承与流变:民间传统小吃的生存实践
——以浦市古镇为观察中心
本书编辑成员简介
编后记
序言
谭必友教授2003年至
2006年跟着我念博士。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他一
直沿着他的博士论文确立
的方向开展研究工作,这
才有了我们面前这套田野
中国学研究系列著作:《
田野中国学研究论纲》《
浦市文化论集》《田野中
国学先驱:严如煜传》。
在这套新著出版之际,必
友教授要我给这套新书作
一个序。我因此就相关学
术问题简单提一提我的一
些想法。
20世纪初,社会学、
人类学、民族学等几个涉
及田野调查方法的相近学
科相继传入中国,中国学
者开始运用新的理论与方
法对中国社会进行研究。
这对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
创新起到了巨大作用。到
90年代,这些学科进入比
较成熟的阶段。从这个时
候起,学术界就有了比较
大的争论。中国传统有没
有这样的学术研究?主张
有的学者,举出了中国古
代就有了田野调查的雏形
。反对者认为,中国古代
没有相关理论,所开展的
田野调查仅限于简单的事
实与民俗收集,这些调查
并没有理论指导。两者各
有道理。谭必友的学术观
点倾向于前者,但是也与
前者有一些区别。他发表
了多篇文章阐释他的主张
.他认为,中国古代虽没
有社会学、人类学、民族
学等学科,但是,中国古
代发展起了自成体系的田
野调查范式。因此,他将
中国古代发展起来的这门
学问命名为《田野中国学
》。他为此还编辑出版了
这样的学术集刊.来深入
阐释他的主张。
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
。虽然是引进西方学科的
结果,但不能否认,从引
进的最初时期开始.这种
引进的学科在中国生根的
过程中,就同时受到中国
固有传统的影响。当时传
播西学的中国学者不可能
是从零状态开始学习西方
新学科的,这既不符合认
识论的基本规律,也不符
合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
西方这些学科在进入中国
时。肯定是利用中国固有
的话语体系解释是什么?
为什么?等等。因此,这
些学科在传入之初,其研
究方法也是不得不与传统
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可以
说,这些学科在中国诞生
时,没有一个学者是严格
按照西方的学术规范开展
研究工作的。总是在结合
中西方的学术话语体系的
前提下,逐步开展起来的
。但随着中国学者对西方
学科范式的理解越来越接
近其本相,这些学科在中
国现当代的发展,不是一
个越来越回归中国传统的
过程。而是一个越来越尊
重西方学术规范的过程、
逼近西方学术规范的过程
。也就是说。中国学者在
这些学科的研究中,无论
是从学术规范还是从研究
课题,都可以与西方学者
达成越来越多的对话与共
识。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
越来越具有科学的一面,
而越来越缺少中国传统的
一面。这是中国几代学人
前后奋斗的结果。以前学
术界大量呼吁这些学科研
究的“中国化”,依我看,
这些提法需要重新评估。
在中国田野调查学科逐步
回归西学的过程中,中国
传统的田野调查研究话语
体系还有没有价值呢?这
些传统的研究范式在当代
世界的学术研究中又应该
处于什么地位呢?这就是
当代社会学、人类学、民
族学在取得重大发展时,
我们必须问的问题。也是
需要回答的问题。
放在我们面前的这套
田野中国学系列著作,就
是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必
友教授认为,清代的严如
煜即已经发展起中国完整
的田野调查学科理论与方
法。这些方法正是20世纪
初期引进西学诸大家,在
中国开展田野调查时所采
用的方法。他因此将严如
煜定义为田野中国学先驱
。这个定义是否准确可以
进一步讨论。但梳理中国
传统的田野实践,探索其
中的理论与方法,并将中
国传统的田野研究放进世
界田野调查学术史中加以
观察,从中吸收有价值的
东西,我想,这个思路应
该是值得肯定的,也是没
有疑义的。党的十九大报
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中国古代
学者在田野调查方面所做
的探索。也是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当代
国际田野学科中的重要学
术思想资源。特别是在当
代国际田野学科的学术体
系中,如何以中国传统的
田野理论与方法去深入认
识世界,发展出以中国学
术智慧为本位的世界发展
知识体系,这是学者们需
要加以深入思考的课题。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三
本著作,各有侧重,又相
互补充。《田野中国学研
究论纲》主要是提出田野
中国学当前的一些研究课
题、初期理论与方法等等
,这是一个初步研究,成
熟的理论概括还有待后来
的学者。《浦市文化论集
》是由在浦市古镇开展田
野调查的硕士研究生写的
学位论文汇编。这些研究
生都.是谭必友教授团队
指导的学生。他们按照谭
必友教授倡导的田野中国
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浦市
古镇开展田野调查并撰写
自己的学位论文。这种前
后多届青年学者坚持在同
一个田野点开展田野的方
法,必友教授称之为基地
式田野。基地式田野为这
些研究生的科研形成一个
学术共同体创造了条件。
《田野中国学先驱:严如
煜传》目前只是对严如煜
的田野调查与他作为政府
官员的行政活动做一个初
步勾勒,还没有对他的学
术活动加以全面评估研究
,这是一个缺陷。希望在
以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