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耶稣传(共2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德)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著吴永泉译的《耶稣传(共2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德国新黑格尔派哲学家施特劳斯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本书中,施特劳斯主要说明了在福音书中,在那些关于耶稣的神奇故事中,神话起了巨大的作用,耶稣只是一个历史人物,一个政治活动家,而这些神话都是后来附会上去的。 目录 献辞 序言 绪论——第一部分 1.论耶稣传这个概念 2.试写耶稣传的不同方式。赫斯 3.赫尔达 4.保罗斯 5.施莱马赫 6.哈斯 7.我本人的批判的耶稣传 8.反动与妥协——尼安德尔,艾布拉德,瓦塞,艾瓦尔德——最近新增的尝试:凯姆,芮南 绪论——第二部分 论作为耶稣传原始资料的福音书 甲、福音书的来历及其古老性的外在证明 9.一般的评述 10.有关前三福音书的最古的见证 11.前三福音书的补充证据 12.《约翰福音》的证据 13.对《约翰福音》的承认与否认 乙、从其内在特征和相互关系看福音书 14.关于前三福音相互关系的不同假设一一莱辛、艾希豪因、胡格、格利斯巴赫、计色勒、施莱马赫 15.《约翰福音》:布莱施奈德尔、施莱马赫 16.关于前三福音及其和第四福音关系的其他论文:舒尔兹、西弗尔特、施奈肯布格尔;我自己对于耶稣传的批判的研究 17.从第四福音书中发现真实和非真实成分的尝试:瓦塞、施维策、芮南 18.续论鲍威尔的《〈约翰福音>的研究》 19.对于前三福音书的回顾:《马太福音》 20.《路加福音》 21.《马可福音》 22.四福音书的比较评价 丙、对以下研究的准备性考虑 23.回顾 24.神迹观念 25.神话的观念 26.写作计划 第一卷 耶稣生平的历史轮廓 27.前言 28.犹太教的发展 29.希腊罗马文化的发展 30.施洗礼者 31.耶稣,他的出身 32.耶稣的教育,他和施洗约翰的关系 33.耶稣的宗教意识,不可能从第四福音书发现 34.根据前三福音书:耶稣的宗教意识 35.耶稣和摩西律法的关系 36.耶稣对于非以色列人的立场 37.耶稣同弥赛亚概念的关系 38.导师和受苦者弥赛亚 39.弥赛亚的再临 40.耶稣公开活动的场所和期间 41.耶稣的教育方式 42.耶稣的神迹 43.耶稣的门徒 44.耶稣上耶路撒冷的旅程 45.最后晚餐和耶稣被捕及被钉十字架 46.耶稣复活,福音书的记述不能令人满意 47.耶稣复活不是一种自然的复苏 48.基督向使徒保罗的显现 49.回顾有关耶稣复活信仰的起源 50.使徒们在异象中见到耶稣的时间和地点 术语、书名对照表 地名对照表 人名对照表 第二卷 耶稣神话故事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章 耶稣神话故事的早期历史 第二章 耶稣公开生活中的神话故事 第三章 耶稣受难受死和复活的神话故事 术语、书名对照表 地名对照表 人名对照表 序言 在距今29年前写的我的 前著《耶稣传》第一版的序 言里,我曾特别提到那本书 是为神学家们写的;——那 时还没有作好为其他人写书 的充分准备,因此,那本书 是特意用一种不适合于普通 人理解的方式写成的。现在 这本书则是特意为普通人写 的,我特别努力不使有一句 话是任何一个有学识或有思 想的人所不能理解;至于专 业神学家们是否也愿置身于 我的读者之列,对我来说是 无关紧要的。 在这一段时期中情况已 经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啊! 现在已不再能认为一般公众 对于这种性质的研究没有准 备了。完全和我自己的任何 行动无关,我的死对头们, 就是那些坚决主张为了礼貌 我至少也应该用拉丁文来写 的人们,已经急遽地把这些 问题抛在公众面前了。这些 主张慎重的人们的喧嚷,为 一些比我自己更不审慎的人 加以重复,他们用一种通俗 的,然而对我来说却是不很 愉快的方式处理这些问题; 直至德国的政治复苏才终于 给宗教的和其他的讨论开放 了一个较为自由的讲坛。作 为这件事的后果,许多人对 于迷恋旧的观念已经变得不 耐烦了,他们振作起来,对 宗教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同 时在我前著出版时被认为还 不为人所熟悉的各种基本概 念,从那时以来也已经流行 开了。而且,认为只有神学 家或有学问的人才能理解这 些问题的想法,仅仅是一种 阶级成见罢了。其实,问题 的实质是非常简单的,每一 个头脑清醒、心地正直的人 都可深信不疑,在进行适当 思考和正确运用可能方法之 后,剩下来他们所不能懂的 问题,其本身一定是没有什 么价值的。 还有,这一段时期已经 完全清楚地证明,期望专业 神学家们对于这些问题作没 有成见的判断,恰恰是最难 的事情。其实,他们正是对 自己案件判决的当事人。任 何对基督教传统信仰对象的 讨论,尤其是对于作为基础 的福音书记载的讨论,似乎 都是对于他们作为精神领袖 是否确当表示怀疑。至于这 种怀疑是否正确,那是无关 紧要的,这就是他们的想法 。对每一阶级或等级来说, 他们首先考虑的总是他们自 身的安全问题;阶级或等级 的成员而肯扶助威胁其自身 安全的革新运动的总是不多 的。很明显,一旦基督教不 被认为是奇迹,则僧侣阶级 就不会再是他们一直所表现 的那种似乎是天赋异才的人 了。他们的职务将是教诲而 不是祝祷,大家知道,前一 职务既很艰难又不讨好,而 后一职务则报酬既多又很容 易。 为了使在宗教问题上获 得进展,那些摆脱职业成见 和利害关系的神学家们就应 当不怕特殊,向有思想的普 通人士伸出手来。既然神学 家们拒绝听从,我们就只有 转向人民;正如使徒保罗当 犹太人拒绝他的教诲时转向 异邦人一样①。当人民中比 较有知识的人们对僧侣们所 通常提供给他们的精神食粮 不再感觉有味的时候,后者 就会开始考虑给他们提供一 种较好的食物了。但必须对 他们加以外部压力;正如必 须对旧派法学家们施加压力 才能使他们采用陪审制和其 他类似的改革一样。我知道 ,有些先生们会在这里婉言 讽刺说这是过时的神学家在 企图以精神煽动者的身份重 新出现。就算是这样吧!米 拉波①也曾经是一个向人民 伸出手来的过时的贵族;而 他这一行动的确没有白费。 我并不是米拉波,回顾以往 更自觉问心无愧,对于即使 我受到我所选择的行业排斥 的行动尤其是这样。 供人民使用的这个目的 ,是我为什么不给旧的《耶 稣传》出一新版反而出一部 除了基本观念外,和旧著完 全不同的新著的原因之一, 但另一情况也导致了同一结 果。我早就想趁出新版的机 会,在答辩反对观点的同时 ,用我自己或别人的最新发 现成果,对它加以修改和补 充,使我这一著作具有对这 一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的水 平。但我很快发现,前著的 主要意义正在于它是写在这 些发现之前,它所具有的特 点将会因对它进行这样的修 改而有所改变或者甚至完全 失掉,这就未免可惜。因为 按照它的实在情况来说,它 还是近代神学在一个重要时 期的历史纪念碑;它原来的 规划在未来的一段时期还会 对于学者有用。因此,决定 让旧的《耶稣传》仍然保持 原状;如果这部现已脱销的 著作需要再出新版时,我已 用遗嘱规定其按照第一版印 刷,但根据第四版略加修改 。 因此,要体现最新的研 究成果,就只有尽可能地在 这部较为通俗的著作里来做 。只要把深奥的细节略去, 这样做也并无困难。们脱离 政治,而仅是指出了解决政 治问题的最安全、最有效的 办法。因为由于德国人民的 特殊性格而产生的宗教改革 已经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永远 的烙印,任何一种和宗教改 革没有联系——不是实质上 由人民的理智和道德修养中 产生的人民事业,决不会有 成功的希望。我们德国人在 政治上的自由,只能随着我 们在精神上、道德上和宗教 上的自我解放而增长。破坏 着我们德国人民建立一个统 一的德意志的努力.使得本 身就极不适当的南北分立变 成一种危险的腐烂的脓疮的 ,难道不正是由于宗教改革 的进程不幸中途遭到强烈的 阻碍,或者说由于其即将取 得 导语 在德国,十九世纪宗教与哲学都经历了最深刻的发展和变革。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著吴永泉译的《耶稣传(共2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对于十九世纪德国宗教与哲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是从黑格尔向马克思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西方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一部转折性著作。在由它颠覆的西方传统基督教神学神圣世界的废墟上,现代神学、人类学、宗教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现代思想逐步生成。由此,我们梳理西方思想文化的逻辑演进不应忽视这部重要的先驱之作。 精彩页 1.论耶稣传这个概念 耶稣传这个词和以这类词为标题的文章,在较早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接触到了;然而,我们现在对这个词的理解,却断然是一个近代的概念。 教会,不管是新教或旧教,只是以其两个教条的形式,即关于耶稣本身的教条和关于他的工作或职务的教条,才涉及耶稣传问题。前者说明,耶稣作为上帝儿子的化身,过去是什么,现在又是什么以便能以救赎堕落了的人类;后者则详细说明,他以这种身份过去为我们做过什么,现在仍在为我们做些什么。这些事项,就其属于他的过去和在世的经历而言,当然都是他的传记的一部分,或者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说,他的整个一生就是一种超人的救赎活动;不过,即使作这样的理解和讲述,它和通常为了写传记而考虑一个人的生平仍然是不同的。但是,只要教会神学还在流行,人们所抱的见解就是这样;关于救赎主的生平的记述,只是一些证实或说明教会教条的圣经经文的注释或结合一一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耶稣传或耶稣历史。 按照现代概念,传记的主人翁必须完全地、明确地是一个人。一个半人半神的人物,在诗歌和寓言中充当一名角色虽然似乎还可以接受,但在现在决没有人认真地把他选作历史记述的主题。在一篇传记里充当主人翁的人物是一个部分自然而又部分精神的人物,他的低级冲动和自私目的理应服从理性的普遍规律,他并不是一个由于人性和神性的结合而已经和必然地使意向受到抑制的人。踌躇和失败,感性和理性之间,自私目的和一般目的之间的斗争是每一个人生活中所常有的事情;尽管由于这种内心斗争而引起的混乱,从感情的最激烈的骚动到其宁静仅受到略微的干扰,其程度可能千差万别,但像在教会教条中所假定的基督无罪那样把它完全排除掉,对于任何真正的人的概念来说,必然是极其有害的。 而且,即使是一个最有天才的人物,也总要受到他所生长和活动的特殊环境的影响的。他是某个家庭的成员,生长在一定的时代和一定的国家之内;他的心灵尽管是独立自主的,但一方面他会受到由于这些情况而产生的文化的性质和程度的培育,而另一方面又受到那种文化的性质和程度的限制;他的目的受着周围环境的支配,因而不仅在其实行方面会遭受阻碍,而且由于经验的进一步成熟,还会发生各种变化和改进。但在传统信仰中,上帝的独生子或化身成人的耶稣却是不受这些限制的。他所原有的禀赋不需要人的传授,因为他完全不受家庭或国家环境的限制;他的目的,或者说他被差到世间来的唯一的目的,是自古以来就预定了的,而且是在不屈不挠地、确定无疑地执行着,丝毫不受社会生活的任何通常的影响,甚至也不受自然律的影响。 在所有的传记里,像上述的那些影响都是极其自然的事情。主人翁是个有限的人物,他的力量受到根据自然律而起作用的周围3的其他力量的限制。这些力量的交互作用是历史的恰当的题目,其基本规律就是因果律。根据这一规律,每一结果都可假定其有一种自然的、可指出的动因;把一种外来的、超自然的创制力引进历史的齿轮,不可避免地会破坏它的连续性,而使历史成为不可能。 P19-2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