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在简要分析川滇黔铅锌矿集区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基础上,重点解析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川滇黔铅锌矿集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内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并率先开展主要成矿元素锌自身稳定同位素体系矿床学应用研究,然后初步揭示黔西北铅锌成矿区铅锌矿床成因、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最后创新性地建立此类型矿床流体-构造-岩石组合耦合成矿与找矿模式,划分黔西北地区三级铅锌成矿与找矿远景区,提出下一步区域铅锌矿产勘查部署建议。 本书可供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矿床学、区域成矿学、矿产勘查学、矿山地质学、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等方面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勘查单位和矿山企业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研究生、大学生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川滇黔地区地质概况 第一节 区域地层 一、基底 二、盖层 第二节 区域构造 一、康定-彝良-水城断裂 二、安宁河-绿汁江断裂 三、弥勒-师宗-水城断裂 四、小江断裂带 第三节 区域岩浆岩 一、基本特征 二、峨眉山玄武岩 第四节 区域构造演化 一、基底形成期 二、新元古代大陆裂解期 三、寒武纪至石炭纪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发展期 四、二叠纪至早三叠世攀西陆内裂谷演化期 五、三叠纪古特提斯洋闭合期 六、晚三叠世—白垩纪陆相盆地发育期 七、古近纪—第四纪现代地质构造地貌形成期 第五节 区域矿产 一、概况 二、铅锌矿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黔西北地区地质概况 第一节 地层 第二节 构造 一、构造特征 二、演化过程 第三节 岩浆岩 第四节 矿产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第一节 矿床(点)分布 一、NW向威宁-水城构造成矿亚带 二、NW向垭都-蟒硐构造成矿亚带 三、NNE向银厂坡-云炉河构造成矿亚带 第二节 典型矿床地质 一、猫榨厂 二、天桥 三、板板桥 四、筲箕湾 五、青山 六、杉树林 七、银厂坡 八、罐子窑 九、猪拱塘 十、其他矿床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元素地球化学 第一节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一、天桥 二、板板桥 三、筲箕湾 四、杉树林 五、地质意义 第二节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一、天桥 二、板板桥 三、筲箕湾 四、杉树林 五、地质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 第一节 C-O同位素组成特征 一、天桥 二、板板桥 三、筲箕湾 四、青山 五、杉树林 六、银厂坡 七、猪拱塘 八、地质意义 第二节 S同位素组成特征 一、猫榨厂 二、天桥 三、板板桥 四、筲箕湾 五、青山 六、杉树林 七、银厂坡 八、猪拱塘 九、地质意义 第三节 Pb同位素组成特征 一、猫榨厂 二、天桥 三、板板桥 四、筲箕湾 五、青山 六、杉树林 七、银厂坡 八、罐子窑 九、猪拱塘 十、地质意义 第四节 Sr同位素组成特征 一、天桥 二、筲箕湾 三、青山 四、杉树林 五、银厂坡 六、地质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 Zn同位素地球化学 第一节 Zn同位素研究现状 一、Zn同位素组成 二、Zn同位素分馏机制 三、Zn同位素体系应用 第二节 地质储库中Zn同位素组成 一、地外物质的Zn同位素组成 二、地幔和下地壳的Zn同位素组成 三、上地壳的Zn同位素组成 四、矿床的Zn同位素组成 第三节 Zn同位素分析方法 一、标样及表示方法 二、化学前处理 三、Zn同位素组成测定 第四节 Zn同位素组成 一、样品 二、天桥 三、板板桥 四、杉树林 第五节 地质意义 一、分馏机制及控制因素 二、S-Zn同位素体系 三、对Zn来源的示踪 四、对成矿流体运移方向的指示 五、对矿床成因的制约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 矿床成因与找矿预测 第一节 矿床成因 一、成矿地质背景 二、成矿地质条件 三、成矿流体性质 四、成矿物质来源 五、成矿时代 六、矿床成因 第二节 成矿预测 一、成矿要素 二、控矿因素 三、成矿规律 四、找矿标志 五、找矿模型 六、找矿远景区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 一、主要认识 二、成矿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