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众天文学(上下修订版)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
作者 | (法)弗拉马里翁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天文学科普名著,作者卡米伊·弗拉马里翁以文学的笔触将浩渺宇宙的绚烂与神奇展示给广大读者。它是迄今为止内容最全、篇幅最大、插图最多的天文学科普名著,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泛欢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许多人因读了这本书而爱上天文学,甚至因此从事而天文学研究工作。全书共分七篇,前六篇全方位描述和介绍了地球,月亮,太阳,行星世界,彗星、流星、陨星,恒星宇宙;第七篇简单介绍了各种天文仪器,让读者了解天文工作者所使用的工具和他们如何依靠这些精密仪器获得惊人发现。图文并茂,引人入胜,配有大量的图片资料。译文流畅,通俗易懂,并保持了原有的文学风格;此外,译者又根据近年来天文学的新发展作了增补和修订,使全书内容翔实而新颖。此次修订版针对前版的一些不足进行了修订,替换插图,改排彩插,使其更具学术价值和科普价值。 作者简介 李珩(1898-1989),中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巴黎大学博士。曾任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上海天文台首任台长,并主编过《天文学报》《宇宙》。他一生重视科普,科普讲演生动有趣,著作丰富多彩。科普著作中他倾注了很大心血的是翻译《大众天文学》。 目录 上册 《大众天文学》在中国(新版代序) 李元 译者序言 李珩 弗拉马里翁传略 卞毓麟 1955年法文版出版说明 第一篇 地球 第一章 天空中的地球 第二章 地球怎样围绕着地轴和太阳转动 第三章 地球怎样围绕着太阳转动 第四章 地球的第四种运动——岁差 第五章 地球的摄动和太阳在空间的运行 第六章 地球运动在理论上和实验上的证据 第七章 作为行星和世界的地球 第八章 地球的起源 第二篇 月亮 第九章 月亮——地球的卫星 第十章 月相 第十一章 月亮围绕地球的运动 第十二章 月亮对于地球的影响 第十三章 月亮的表面状况 第十四章 月食和日食 第三篇 太阳 第十五章 主宰世界的太阳 第十六章 怎样测量太阳的距离、大小和质量 第十七章 太阳物理概观 第十八章 光球 第十九章 原子与摄谱仪 第二十章 太阳光谱带来的消息 第二十一章 日食 第二十二章 色球与日珥 第二十三章 日冕 第二十四章 太阳与地球 第二十五章 太阳内部 第四篇 行星世界 第二十六章 视运动与真运动 第二十七章 水星 第二十八章 金星——牧羊人的星 第二十九章 火星——小型的地球 第三十章 小行星 第三十一章 巨大的木星 第三十二章 土星——太阳系里的奇观 第三十三章 天王星——颠倒了的世界 第三十四章 太阳系的边界 下册 第五篇 彗星、流星与陨星 第三十五章 历史上的彗星 第三十六章 彗星在空间的运动 第三十七章 彗星的组织 第三十八章 流星与陨星 第六篇 恒星宇宙 第三十九章 星座 第四十章 星的方位测量 第四十一章 星的光亮与星的数目 第四十二章 星的距离 第四十三章 星的自行 第四十四章 双星 第四十五章 星的光谱 第四十六章 视向速度与分光双星 第四十七章 交食双星 第四十八章 星的直径、质量与亮度 第四十九章 变星 第五十章 新星 第五十一章 行星状星云—沃尔夫拉叶星 第五十二章 星团 第五十三章 星的化学结构与演化 第五十四章 弥漫星云 第五十五章 射电天文学 第五十六章 银河系 第五十七章 河外星云 第七篇 天文仪器 第五十八章 天文仪器 附录 第一章 地球的结构 第二章 地球大气的演化史 第三章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第四章 水星的自转及其表面观测 第五章 金星的自转、大气、温度及其表面观测 第六章 射电天文学的新发展 第七章 新天文学 第八章 新型的河外天体 星图 序言 《大众天文学》是一部 世界名著,由法国天文学家 、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弗拉 马里翁(Nicolas Camille Flammarion,1842—1925) 创作,1880年在法国出版 ,成为传遍全球、轰动一时 的科普读物,曾译成许多文 字在国外出版。原书也一再 重印。 作者是一位博学多才、 口若悬河的天文科普奇才。 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的天 文科普演讲拥有大量听众, 每办讲座都是座无虚席,男 女老少无不听得如醉如痴。 因此他的书也是令人争相阅 读,爱不释手。 1925年弗翁逝世,但他 的著作仍然畅销。20世纪 20年代,中央观象台首任台 长高鲁博士就想把《大众天 文学》译成中文,但未能实 现。高鲁对弗翁的天文普及 贡献大加赞扬,无限崇拜, 言必称弗翁,因此人们常戏 称高鲁是中国的弗拉马里翁 。高鲁于1928年任中央研 究院天文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开始筹建南京紫金山天文 台,不久又出任中国驻法公 使,因此《大众天文学》中 文翻译的事就此搁浅。 1954年,中国第一座天 文馆——北京天文馆开始筹 建,1955年正式动工,就 在这个时候,《大众天文学 》的新版问世,这是应弗拉 马里翁夫人的要求,许多位 法国著名天文学家在保留原 有风格的基础上用大量天文 学的新发现、新知识对原版 进行了修订。新版的《大众 天文学》又一次风行全球, 英国首先于1964年出版了 该书新版的英译本,书名为 The Flammarion Book of Astronomy(《弗拉马里翁 天文学》)。 1957年,北京天文馆建 成开幕,中国的天文科普工 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特别是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 功后,人们对天文知识的需 求和兴趣空前高涨。这时, 我国著名天文学家、上海天 文台台长李珩教授除了对北 京天文馆的建成表示了极大 的支持和祝贺外,还表示愿 意把《大众天文学》新版译 成中文出版,以纪念北京天 文馆的诞生,并把弗翁成功 的天文学科普经验传播到中 国来。新版《大众天文学》 精装为一巨册,洋洋百万字 ,图片近千幅。把这样一部 世界名著译介到中国来谈何 容易,但是李珩教授毅然挑 起这副重担,于20世纪60 年代初开始翻译这部巨著。 他告诉我说,为了早日译成 ,他牺牲了许多娱乐休闲, 集中力量,投入全部身心于 繁重而愉快的工作中,他仿 佛面对弗翁听他在演讲,看 他在著述。当时李珩教授就 约我担任他的助手,译完之 后由我根据英译本整理、校 阅,选编一些新的彩色插图 。我知道这是一项意义十分 重大的工作,我只能尽力而 为。全部译稿约两千多页, 在我家中书桌上摆了一年多 的时间,书稿整理校阅以及 新增配图才算完成。因为我 在北京天文馆的工作十分繁 杂,时间紧迫,我往往编校 《大众天文学》译稿到深夜 。当时我谢绝了许多约稿, 连《十万个为什么》的约稿 也不敢答应,因为《大众天 文学》这本书对天文科普工 作者、对天文馆工作者、对 广大天文爱好者,甚至对一 些天文教育和研究工作者, 都会是有价值的读物,我一 定要集中精力完成这个任务 。在这个流水作业中,李珩 教授译好一部分就从上海寄 到北京,我编校完一部分后 又送给科学出版社的夏墨英 责任编辑,由她最后整理发 排,大约在1964年年底或 1965年年初正式付印。全 书分三个分册出版。第一分 册为《地球·月亮》,第二 分册为《太阳·行星世界·彗 星、流星与陨星》,第三分 册为《恒星宇宙·天文仪器 》。科学出版社为了该书的 出版曾做了大量宣传和征订 工作。第一、二两个分册于 1965年出版问世,得到好 评与欢迎。第三分册《恒星 宇宙·天文仪器》在1966年 已经印好出版,但被封在仓 库里禁止发行。直到20世纪 70年代中后期才打上“限国 内发行”的字样,在有条件 的情况下出售,致使许多读 者因未能购得第三分册而感 到遗憾。后来,许多读者要 求该书重印出售,但纸型已 毁,无能为力,因此《大众 天文学》的三册一套的完整 本竟成了稀有之物。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 大会为我们送来了科学的春 天,在李珩教授的建议下, 科学出版社同意重新出版《 大众天文学》,但考虑到该 书原版是1955年出版,时 隔20多年,在此期间,天文 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决定请 李珩教授全面加以补充修订 。补充资料已写就约10万字 ,新增插图约百幅,时已进 入20世纪80年代,又因种 种原因,《大众天文学》的 新版只得搁浅。在重新增补 修订并商谈出版的过程中, 我始终和李珩教授及出版社 保持密切联系,参与其事。 最后,李珩教授只能将增补 资料全部交我保存,以待可 能的出版机会。未曾想到在 21世纪来临之际,《大众天 文学》的出版又出现了新机 遇。这里还需再插人一段往 事。 法文版《大众天文学》 在1985年又出版了全新的 版本,书名Astronomie Flammarion(《弗拉马里 翁天文学》)。由法国的十 多位天文学家协力修订,内 容全面更新,全书共1056 页,分一、二两巨册,插图 约1500幅,全部彩色印刷 。1987年,北京图书馆入 藏这个新版本,我立即将全 部目录及序言等资料复印寄 给李珩教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