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金戥子》将故事背景设置为清朝末年,将少年阿林宝的悬壶济世生涯与甲午海战、反抗沙俄入侵巧妙融合,着力表现普通人的家国情怀,诠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医术高超的大先生,医者仁心,对觊觎自家医书的日本人山本施针相救;对善恶不辨、为虎作伥的独生儿子却用针扎瘫。志坚如石却被人误解的水兵毛凤和在与俄国人的风筝比赛中救了全屯的人,自己却献出了生命。率领民众反抗东洋人的黑七,开包子铺的老马,办学堂的海先生……无一不形貌毕现。而少年阿林宝就在见证这一桩桩一件件反抗侵略的过程中慢慢成长,他从师父那里继承的不仅仅是金戥子和祖传医书,更是中国人反抗侵略的坚定决心和昂扬斗志。 作者简介 叶雪松,满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第十届签约作家,主要从事小说和剧本创作。在《中国作家》《民族文学》等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余篇,出版故事集5部,长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响窑》入选2015年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获辽宁省第十四届曹雪芹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奖。同名电影剧本获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民族展映暨第三届民族题材电影剧本征集提名奖。 目录 第一章 天狗吃了日头 第二章 西洋来的牧师 第三章 师父收了新徒弟 第四章 鹿岛海祭救母女 第五章 救了个冻僵的人 第六章 周妈出事了 第七章 流泪的风筝赛 第八章 老朋友的儿子 第九章 一碗迷魂汤 第十章 医者有仁心 序言 “青铜葵花”是一项文学 奖,像所有有着新型文学 主张的文学奖一样,此奖 也是一项对文学的解读和 阐释。 何为文学,文学何为? 文学的根本使命大概是为 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 ,有此使命无疑是崇高的 。实际上,我们的文学先 人一直是这样看待文学的 。文学之所以被人类选择 ,是因为人们发现文学有 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 人类完全有理由尊敬这样 的文学史和文学家。文学 从开始到现在,对人性的 改造和净化起到了无法估 量的作用。在现今人类的 精神世界里,有许多美丽 光彩的东西来自文学,在 今天的人的美妙品性中, 我们只要稍加分辨,就能 看见文学留下的痕迹。没 有文学,就没有今日的世 界,就没有今日的人类。 人类应当像仰望星辰一样 ,仰望那些创造了伟大作 品的文学家。没有文学, 人类依旧还在混沌与昏暗 之中,还在愚昧的纷扰之 中,还在一种毫无情调与 趣味的纯动物性的生存之 中。 文学要有道义感。文学 从一开始就是以道义为宗 的。必须承认,固有的人 性远非那么可爱和美好。 事实倒可能相反,人性之 中有大量恶劣的成分。这 些成分妨碍着人类走向文 明和程度越来越高的文明 。为了维持人类的存在和 发展,人类中的精英分子 发现,在人类之中,必须 讲道义。这个概念所含的 意义,在当初必然是单纯 和幼稚的。然而,这个概 念的生成,使人类走向文 明成为可能。若干世纪过 去了,道义所含的意义也 随之不断地变化和演进。 但它也慢慢沉淀下一些基 本的、恒定的东西:无私 、真挚、同情弱小、扶危 济困、反对强权、抵制霸 道、追求平等、向往自由 、尊重个性、呵护仁爱之 心。人性之恶,也会因历 史的颠覆、阶级地位的更 替、物质的匮乏或奢侈的 原因和作用,时有增长和 反复。但文学从存在的那 一天起,就一直高扬道义 的旗帜,与其他精神形式 ,比如哲学、伦理学等, 一道行之有效地抑制着人 性之恶,并不断地使人性 得到改善。当年,徐志摩 先生是这样理解文学的。 他说:“托尔斯泰的话,罗 曼·罗兰的话,泰戈尔的话 ,罗素的话,无论他们各 家的出发点怎样的悬殊, 他们的结论是相调和呼应 的,即使不是完全一致的 。他们柔和的声音,永远 叫唤着人们天性里柔和的 成分,要它们醒来,凭着 爱的无边的力量,来扫除 种种阻碍我们相爱的势力 ,来医治种种激荡我们恶 性的疯狂,来消灭种种束 缚我们的自由与污辱人道 尊严的主义与宣传。这些 洪大的声音,好比是阳光 一样散布在地面上,它们 给我们光,给我们热,给 我们新鲜的生机,给我们 健康的颜色……”没有道义 的人类社会,是无法维持 的。只因有了道义,人类 社会才得以正常运转,才 有了我们今天见到的景观 。一件艺术品,如果它不 能向我们闪烁道义之光, 就算不上一件好的艺术品 。 今日的人类与昔日的人 类相比较,其区别在于今 天的人类有了一种叫“情调” 的东西。而在情调的养成 中间,文学有头等功劳。 人类有情调,使人类超越 了一般动物,而成为高贵 的物种,情调使人类摆脱 了猫狗一样的纯粹的生物 生存状态,而进入一种境 界。在这样的境界之中, 人类不再是仅仅有用一种 吃喝以及其他种种官能就 能满足的快乐,而有了精 神上的享受。一有情调, 这个物质的生物世界从此 变了,变得有说不尽的或 不可言传的妙处。人类领 略了种种令身心愉悦的快 意,天长日久,终于找到 了若干表达这些感受的单 词:静谧、恬淡、悠扬、 忧郁、肃穆、朴素、高贵 、典雅……文学形式比其他 任何精神形式都更有力量 帮助人类养成情调。文学 ,能用最简练的文字,在 一刹那,把情调的因素, 输给人类的血液与灵魂。 但丁、莎士比亚、歌德、 泰戈尔、海明威、屠格涅 夫、鲁迅、沈从文、川端 康成……一代一代优秀的文 学家,用他们格调高贵的 文字,让我们的人生,变 成了有情调的人生;从而 使苍白的生活、平庸的物 象,一跃成为可供我们审 美的东西。情调,改变了 人性,使人性在质上得到 了极大的提高。 “青铜葵花”是一项儿童 文学奖,它可能更在意我 们以上所说的文学原则和 景象。因为它的对象是儿 童,而儿童决定了未来民 族和人类的品质和质量。 道义、审美、悲悯情怀等 大概是这一奖项永恒的取 向。 导语 本书是第四届青铜葵花小说奖获奖作品,一部充满人性光辉的成长小说,一部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语言特色的历史小说,讲述动荡岁月中的医者仁心。立意深远、情节跌宕、感人至深的历史小说,通过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复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是具有鲜明地 域特点和语言特色的历史 小说,细节饱满、意味深 长。这也是一部充满人性 光辉的成长小说。作品围 绕中医之道展开,将少年 阿林宝的悬壶济世生涯与 历史事件巧妙融合,有家 国情怀、民族大义,更闪 现着人性的光辉,让我们 感受到儿童成长过程中常 被忽视的负重,以及历史 文化之于人生的意义和当 下的价值。 ——《金戥子》获奖词 精彩页 秋风来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凉。 掰着指头算,我跟着李大先生学医已经三年零四个月了。阿玛(满洲族人称父亲为阿玛。1911年后,满洲族正式改称满族)也是行医的,不过,他不是悬壶挂牌、走街摇铃的郎中,而是军营里的军医官。从十八岁开始到现在,他一直在聂士成将军麾下任职。 那一年是戊戌狗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一月二十二日。我记得清清楚楚,那天是我十二岁的生日,我戴着崭新的黑色红边瓜皮帽,穿着青色的棉布小马褂,我阿玛苏和泰拉着我的手去给李大先生行拜师礼。还未跨进李大先生中医堂的门槛,就见天空像罩上了一块无边无际的黑毯子。刚才还是明晃晃的太阳,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现在却突然暗了下来。我在心里直纳闷,这天咋说黑就黑了呢? 人们纷纷抬头望天,呼喊着:“天狗吃日了,天狗吃日了!” 很快,街上的炮仗声、敲鼓声和铜锣声此起彼伏,震得人的心慌慌的。我有点害怕,阿玛摩挲着我的头,告诉我,这是人们在驱赶天狗呢。 天狗在哪里?我抬起头,看着太阳一点点变成了道金钩,直至不见。 这时,李大先生的儿子李国昌挑着一挂一千响的鞭炮从门里走出来,差点儿和我撞个满怀。这家伙平时和我关系不错,经常带着我、小虎哥和苏日娜去城外的护城河里摸鱼,爬到鼓楼下面的关岳庙后面的老柳树上掏鸟蛋,还把草丛、树林里的哈仆玛(林蛙)捉来烤着给我们吃。哈仆玛的肚子里满是油,吃起来从嘴里一直香到肚子里。 李国昌冲我挤了挤他长长的扁担钩(尖头蚱蜢)似的眼睛,晃了晃手里的鞭炮,示意我跟着他一块去放。我看了看阿玛,他慈爱地看了看我点了点头。有了阿玛的默许,我就跟着李国昌一起去放鞭炮。我们放得正欢,天空又一点点变亮了。很快,太阳又像刚才那样晃得人睁不开眼睛了。李国昌告诉我,这是天狗吃饱了,让二郎神带回天宫里去了。 那天中午,在神医扁鹊的画像和李大先生面前,我行了三拜九叩之礼。李大先生成了我的师父。 阿玛说:“阿林宝,从现在起,李大先生就是你的师父。你要记住,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跟着师父,修好医德,习好医术。”我看着李大先生泥塑般严肃的脸,点了点头。 “阿林宝,今天,我教你的第一件事就是‘十八反十九畏’。这可是行医初学的基本功,你要记好喽!” “十八反十九畏”是初学中医的人必知的常识,必须知道的中药配伍禁忌。有些药物如果配用不当,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破坏药效。在拜师父前,阿玛就已教会我这些了。我说:“师父,我已经会背这个了。” “阿林宝,那你就背一下给我听。”李大先生看着我乐了。 接下来,我背了《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这首歌的意思就是说,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李大先生满意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我又背了“十九畏药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服炙煿莫相依。 这首歌的意思就是说,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石脂。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