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教育专业师生
本书自1983年出版以来,不断重印,不断修订。这次呈现给读者的是2017年第八版的中文译本。第八版除了常规修订、增补外,(1)有一位新作者加入,增加了三章,讨论近年来广受关注的因阶层、种族与族群、性别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2)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特点,除了常规的思考题之外,还增加了全新的“教学指南”和“试题库”,读者可以通过网络下载。
教育社会学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把学校视为一种社会制度,关注教育与社会结构、与社会化过程、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关注学校自身的结构与组织。本书的主旨是将教育社会学领域诸多重要主题整合在一起,力求呈现它们之间复杂的内在关系;聚焦这一领域各种不同的理论问题和方法,强调这些知识在理解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具体来说,本书涵盖了以下范围广且受人关注的议题:(1)教育中的功能冲突与过程;(2)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均等;(3)性别差异与教育机会均等;(4)种族、族群背景与教育机会均等;(5)学校的社会角色;(6)教育体系中各种角色的矛盾与合作;(7)学校的核心——学生;(8)“无形的”力量对教育经验的影响;(9)教育系统和各类环境的共生关系;(10)高等教育系统;(11)比较教育学视野下的世界教育系统;(12)教育运动与教育改革。
珍妮?H. 巴兰坦,莱特州立大学荣休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她曾在日本、巴西、西班牙、意大利、卢旺达(富布莱特学者)等国讲学,也曾在海上学府(Semester at Sea)和俄亥俄州维滕堡大学讲学。她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教育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全球化研究、全球妇女问题研究等。
弗洛伊德?M. 哈马克,纽约大学斯坦哈特文化、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教育社会学荣休教授,他曾于2004年主编《当代综合高等教育》一书,最近还在Journal of School Choice 杂志上发表《为社会流动而学:高校的入学与毕业改革》。
詹妮?斯图伯,北佛罗里达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除了曾出版专著《大学校门之内》(2011年),还在Sociology Forum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译者简介:
苏尚锋,首都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