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该产业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促进汽车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2020年国务院最新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办发[2020]39号)中明确要求要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然而,该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新能源汽车面临电池技术瓶颈、行驶安全性和销售价格难以得到消费者认可等诸多困境,究其原因是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和价格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不匹配。而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涉及面广、企业差异大的复杂产业,面临着投资规模大、研发成本高、资源消耗多等诸多难题和挑战,由此研究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技术创新的推动机制与政策匹配问题对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书从消费者、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政府政策推动等方面探究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技术创新的激励问题,从而响应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战略部署,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刘丛,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现任教于河南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契约及激励机制设计。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并参与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管理学报》《系统工程学报》《管理学报》、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等中外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本书整体研究思路 1.4 本书整体结构与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书特色与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产品创新 2.2 供应商发展研究 2.3 供应链契约研究 2.4 供应链竞争研究 2.4.1 制造商竞争研究 2.4.2 供应商竞争研究 2.5 消费者行为对企业运营决策影响研究 2.6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中政府政策研究 2.7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第3章 考虑消费者收益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技术创新的激励问题研究 3.1 引言 3.2 模型基本描述及假设 3.3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技术创新的集中式决策 3.4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激励电池供应商技术创新的批发价格契约研究 3.4.1 不考虑消费者收益的批发价格契约 3.4.2 考虑消费者收益的批发价格契约 3.5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激励电池供应商创新的成本分担契约研究 3.5.1 不考虑消费者收益的成本分担契约 3.5.2 考虑消费者收益的成本分担契约 3.6 不同情形下各参数对比分析研究 3.7 数值分析 3.7.1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消费者收益关切系数对销售价格的影响 3.7.2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电池供应商的消费者收益关切系数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 3.7.3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电池供应商的消费者收益关切系数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3.7.4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电池供应商的消费者收益关切系数对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利润的影响 3.7.5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电池供应商的消费者收益关切系数对电池供应商利润的影响 3.8 本章小节 附录 第4章 寡头垄断市场下考虑创新能力和营销努力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技术创新的激励问题研究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 4.3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激励电池供应商创新的契约选择模型 4.3.1 基于批发价格的激励电池供应商创新决策模型 4.3.2 基于质量的批发价格契约激励电池供应商创新决策模型 4.3.3 基于成本分担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激励电池供应商创新决策模型 4.4 各种情形下对比分析 4.5 数值分析 4.5.1 创新效应与营销努力效应对技术创新水平和营销努力水平的灵敏度分析 4.5.2 创新能力和营销努力成本对相关参数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考虑供应商公平偏好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技术创新的激励问题研究 5.1 引言 5.2 模型描述与基本假设 5.3 基准模型 5.3.1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技术创新的集中式决策模型(I) 5.3.2 不同权利结构下考虑公平偏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激励电池供应商技术创新的博弈模型 5.4 不同情形下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成员技术创新决策的对比分析 5.5 考虑供应商公平偏好下的成本分担契约决策模型(CS) 5.6 算例分析 5.7 结束语 第6章 制造商竞合行为下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技术创新的激励问题研究 6.1 引言 6.2 模型描述及假设 6.3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激励共享电池供应商创新的成本分担决策模型 6.3.1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完全合作情形(C) 6.3.2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半合作情形(SC) 6.3.3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非合作情形(N) 6.4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合作与非合作情形下均衡解的对比分析 6.5 数值分析 6.5.1 成本分担比例随创新成本和市场竞争程度变化情况 6.5.2 电池供应商技术创新水平随创新成本的变化情况 6.5.3 不同情形下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利润与创新成本间的关系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考虑技术许可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技术创新的激励问题研究 7.1 引言 7.2 问题描述和模型假设 7.3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都不进行技术许可下电池供应商技术创新决策 7.3.1 电池供应商不投资任何一项技术 7.3.2 电池供应商对两项技术都进行投资 7.4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技术许可下电池供应商创新决策 7.4.1 基于固定专利费的技术许可契约下电池供应商创新决策 7.4.2 基于单位专利费的技术许可契约下电池供应商创新决策 7.5 技术许可下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与电池供应商创新决策的对比分析 7.6 数值分析 7.6.1 技术许可契约对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利润的影响 7.6.2 技术溢出效应对相关参数的影响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供应商竞争环境下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技术创新的激励问题研究 8.1 引言 8.2 模型基本假设 8.3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激励竞争性电池供应商创新的契约决策模型 8.3.1 电池供应商合谋下的契约选择 8.3.2 电池供应商竞争下的契约选择 8.4 四种决策模型的均衡对比分析 8.5 数值分析 8.5.1 创新成本对参数的影响 8.5.2 电池供应商竞争对参数的影响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不同政策机制下考虑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感知价值的市场演化机制研究 9.1 引言 9.2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序言 供应商创新在电子产品 生产、生物制药及汽车制造 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推动 产品创新同时也能实现供应 链的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一方面,消费者 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尤其是 关键零部件的质量水平,推 动供应商创新能够满足消费 者对产品细分化后关于零部 件质量水平的要求;另一方 面,消费者依然喜欢“物美 价廉”的产品,产品原材料 及关键零部件成本往往占产 品生产总成本的较大比重, 如电动汽车电池成本占了电 动汽车生产成本的一半以上 ,因此激励供应商进行创新 以降低关键零部件生产成本 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产品价格 的要求。但供应商对创新活 动的前向投资十分敏感,因 其承担了关键零部件创新的 全部成本而制造商却获得了 全部的收益,因此供应商进 行产品创新的意愿大打折扣 。而制造商利用供应商创新 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的同时, 又可以减少自身研发成本投 入。因此,研究如何平衡创 新投入与收益主体间的利益 关系非常必要。 目前,制造商面临的市 场环境日益复杂,竞争也越 发激烈,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的创新能够使制造商拥有市 场领导者的优势,因此在市 场竞争环境下,以利润最大 化为原则,如何在研发投入 与提高产品质量水平间寻求 平衡就成为制造商十分关注 的问题。 鉴于此,本书在实地调 研及综合已有文献的基础上 ,运用行为运作理论,探讨 公平偏好、制造商竞合行为 、技术许可行为、供应商竞 合行为以及政府激励政策对 电池供应商创新决策的影响 。具体来看,本书的主要研 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 面: (1)电池供应商创新水 平、成本分担比例和消费者 剩余随着制造商与供应商的 消费者收益关切系数的增加 而提高,批发价格和产品销 售价格随着制造商与供应商 的消费者关切系数的增加而 降低;不管是否考虑消费收 益,成本分担比例都能够实 现供应链成员帕累托改进, 但成本分担比例过高时,制 造商也会从自身的收益出发 进行决策并有可能会损害到 消费者收益;与不考虑消费 者收益相比,批发价格契约 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达到帕 累托改进。 (2)在制造商占主导的 供应链结构中,利益往往向 制造商集中,而供应商由于 其弱势地位也只能接受这一 事实。但由于供应商创新的 重要性,在这一结构中,制 造商可以通过一切可能的机 会来激励供应商创新。因此 我们发现,虽然供应商在该 种情形下处于弱势地位,但 此时供应商的创新水平高于 供应商占主导时的情形,供 应商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才 能提高自身的利润,同时考 虑到供应商的不利不公平偏 好,制造商对自身利润的让 渡,在一定的程度上甚至低 于供应商占主导时的利润; 供应商占主导的供应链结构 中,供应商拥有绝对的控制 权,在该种情形下,供应商 完全可以根据创新投入成本 决定是否进行创新活动。通 过研究发现,在该种情形下 ,供应商的创新水平随不利 不公平偏好系数的增加而降 低,由于供应商对不利不公 平的厌恶,因此供应商进行 创新活动的意愿较低,但由 于不利不公平的存在,得到 的结论与以往不同,在该种 情形下,供应商并不能获得 最高利润,在一定的情形下 低于制造商占主导时的情形 。成本分担契约可以实现双 方收益的帕累托改进,成本 分担比例随着供应商不利不 公平偏好系数的增加而增加 。 (3)在单一的供应链结 构中,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 营销努力能够推动电池供应 商的创新活动,但是创新效 应是引导电池供应商创新行 为的内在因素。创新效应和 营销努力效应交互影响电池 供应商的创新水平,创新效 应是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激励 电池供应商创新的内在机理 ,而营销努力效应在一定程 度上推动了创新活动的发展 ;无论在何种契约下,创新 水平随着创新效应的增加而 增加,在批发价格和成本分 担契约下,营销努力水平随 着创新效应的增加而增加, 在基于质量的批发价格契约 下,在一定范围内,营销努 力水平随着创新效应的增加 而增加,在一定范围内,营 销努力程度随着创新效应的 增加而递减;营销努力水平 和创新水平随着创新能力的 增加而增加,随着营销努力 成本的增加而降低;三种契 约相比,在创新效应和营销 努力效应联合作用下,虽然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基于质 量批发价格契约下利润较高 ,但此时电池供应商利润较 低甚至低于批发价格契约水 平,成本分担契约不但能够 使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获得最 优收益,也能有效地激励电 池供应商创新。 (4)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在竞争环境下的竞合行为对 引导电池供应商创新有重要 的影响。市场竞争程度和电 池供应商创新成本是影响新 能源汽车制造商激励电池供 应商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 当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或者电 池供应商创新成本较高时,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都应激励 共享电池供应商创新以争取 更高利润。对企业来说,一 方面,合作行为有助于电池 供应商提高创新水平,如福 特和捷豹、路虎的合作行为 不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池 供应商创新而且提高了其与 共享电池供应商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