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张衡/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董晨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张衡是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提出了浑天学说,还发明了为后世所熟知的浑天仪、地动仪,推动了古代科技的发展。同时,张衡还是文学家,他的《两京赋》是两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阅读《张衡》一书,既能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一生,更能了解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辉煌成就。
目录
导读
游历访三辅
求学居洛阳
文作《二京赋》
问天太史令
功成地动仪
凄凉河间相
张衡生平简表
序言
张衡(78-139),字平
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
市石桥镇)人,是我国东汉
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
、文学家。
张衡是百科全书式的科
学家,他的研究涉及天文学
、数学、地理学等诸多领域
。张衡的《灵宪》全面地阐
释了天地的生成、宇宙的结
构、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等
问题,是我国天文学发展史
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他的《
算罔论》改进了圆周率的计
算方法,所得到的圆周率值
远较前人精确。他还绘制了
我国最早的地形图,对后世
地图影响深远。作为科学家
的张衡,有着严谨而审慎的
科学精神,在朝堂上,他与
东汉时期流行的谶纬迷信之
说进行着持续的斗争。
张衡是有着卓越创造力
的发明家,他设计铸造的浑
天仪、地动仪皆是我国科学
技术史上不朽的成就。张衡
设计的漏水转浑天仪,不但
能显示黄道、赤道、南北极
、日月五星、二十八宿的相
对位置关系,还创造性地通
过“瑞轮莫荚”实现了机械日
历的功能。他设计的候风地
动仪可以探知地震发生的方
向,这比起西方国家用仪器
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一千七百
多年。张衡还设计制造了计
里车等机械。张衡的发明为
他赢得了“木圣”之誉,后人
但凡谈起古时的奇妙机巧,
总绕不开张衡的名字。
张衡还是一位杰出的文
学家,在京都大赋、抒情小
赋、言志赋等体裁内皆有名
篇佳作。特别是他的《二京
赋》,规模宏大、结构精密
、文辞华美,可谓诸景毕现
、蔚为大观。《二京赋》还
包含着深刻的政治讽谏,有
着对人民的体恤,堪称京都
大赋“长篇之极轨”。
张衡一生,“数术穷天地
,制作侔造化”,不论在知
识领域的哪一方面,都有广
博而精深的造诣,是我国历
史中的传奇通才,为后人所
景仰。
导语
为纪念他在人类科学历史发展上的杰出贡献,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了解张衡,既是了解这位“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的文理全才,更是了解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灿烂成就。
精彩页
游历访三辅
汉代的三辅,指京兆、左冯翊和右扶风三地。京兆,即京师,指西汉的首都长安地区:冯翊,犹言辅翼:扶风,犹言辅助风化。冯翊和扶风分列京兆左右,环绕拱卫着京畿重地。三辅是西汉的政治统治中心,地理位置尤为显要。东汉虽然迁都洛阳,但三辅作为西周、秦、西汉三代首府所在之地,仍旧是汉朝的文化重镇,这里聚集了太多的历史古迹和名师硕儒,吸引着来自于广袤帝国各个郡县的文士儒生,单衣袱被,不辞辛苦,徒步万里,前来寻师求学,一睹故都风华。
东汉永元五年(93),东都洛阳,十五岁继位的汉和帝刘肇迎来了登基后的第六个年头,刚刚行过加冠礼的他从临朝称制的窦太后手中夺下了政权,开始亲理朝政,准备一展抱负、大施拳脚。大汉边境,在结束不久的一场边战中,长期侵扰边境的北匈奴势力被彻底驱逐出北疆,向遥远的欧洲流窜,强大的边患威胁被彻底消弭。西域各国在西域都护班超的苦心经营下,纷纷归降,重新向大汉帝国效忠纳贡。边疆底定,政通人和,中兴之后的大汉将要迎来他的高光时刻,欣欣向荣,一切充满希望。
这一年的夏天,顶着炎炎烈日,在长安城东北门宣平门外不远处,一个鼻梁高挑、眉骨突出而略显瘦削的负笈少年,正驻足在来往人流中,朝城门方向眺望,几缕些许凌乱的发丝紧紧地贴在脸颊两侧,汗水顺流而下。
少年来自长安东南的南阳郡西鄂县,他叫张衡,字平子。这是十六年来,张衡第一次离开故土。
张衡的家族是南阳郡的著姓,祖父张堪,字君游,十六岁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被誉为“圣童”。汉光武帝刘秀时,张堪曾先后任蜀郡太守、渔阳太守,当年追随大司马吴汉攻破公孙述拒守的成都时,面对府库中堆积如山的珠玉珍宝,张堪分毫不取,悉数上缴,堪称廉吏之楷模,受到吏民拥戴。虽贵为一郡之长,封疆大吏,去官回乡时,却乘折辕旧车,载破布背囊,两袖清风,一生清苦。
张堪去世后,留下孤儿寡母,生活清贫,在饥荒岁月中,甚至需要接受同郡富户的救济,才能勉强度日。张衡便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出生长大。七八岁时,张衡进入私塾,跟塾师诵读《孝经》《论语》,学习长幼礼仪。那时起,他便表现出异于同龄人的聪慧,天资睿智,敏而好学,乡邻们都说在张衡身上仿佛看到了“圣童”张堪的影子,塾师尤其喜爱这个学生。
一日课间,孩子们在庭院中玩耍,塾师独自一人站在旁边的桑树下,吟诵辞赋,当读到“敦万骑于中营兮,方玉车之千乘”时,忽听得一个稚嫩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冒昧打扰先生,您刚刚所诵与平日教授不一样,学生此前未曾听闻,不知是出自哪部经书?”
塾师一听,知道是张衡的声音。他缓缓转过身来,望着张衡仰视的小脸蛋,捋了捋胡须,轻轻点了点头,微笑说道:“张衡啊,我刚才诵读的不是经书,那是前汉扬雄的《甘泉赋》。”
“扬雄?《甘泉赋》?”张衡皱着眉头小声嘟囔着。
“扬雄啊,是前汉的蜀郡人——哦,你的祖父还曾做过那里的太守——他很擅长写辞赋,这篇《甘泉赋》就是他的传世之作。他是想通过描写甘泉宫祭祀,讽谏孝成皇帝的铺张浪费。”见张衡不解,塾师耐心解释道。
“先生,我想学,您……可以教我吗?”张衡试探着问道。此时的张衡还不大懂什么是辞赋,不大理解什么是讽谏,但出自塾师口中《甘泉赋》那华丽的辞藻,磅礴的气势,优美的韵律,一下子就把他吸引住了。
“好哇。下学后你留下,我们一起诵读。”
从此,张衡的生命似乎开启了另外一个世界——辞赋的世界。在这里,有天马行空的思绪,有华美瑰丽的文辞,有波澜壮阔的情感,这些都是在儒家的经典文字中不曾遇到的。从雄奇瑰丽的《离骚》,到壮丽典雅的《子虚赋》,再到铺张扬厉的《羽猎赋》,张衡如痴如醉地在辞赋文学的海洋中畅游,反复吟咏,晷刻不停,不知疲倦。
暑往冬来,时间如白驹过隙,八九个年头一晃而过。过人的才华,加之刻苦的攻读,张衡不仅熟读儒学经典,还练就了一手好文笔,成了西鄂县小有名气的辞赋诗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张衡深知,孤居僻野,终究成不了大学问,他需要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开拓视野,去交友求师,切磋磨砺。于是在十六岁这年,就在祖父离乡求学的那个年纪,张衡也告别母亲,拜别启蒙塾师,辞别故乡亲友,背起装满简册书籍与衣物盘缠的书箱,追寻祖父的足迹,踏上漫漫游学路。三辅长安,那个祖父受业的故都,是张衡第一个目的地。
P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4: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