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近百年来,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涌现,极大地推动了古书成书问题的研究,也促使古书体例成为文献学、古文字学中重要的一个领域。尤其在近二十年,学者通过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比勘,在探索古书成书的一些规律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因此系统全面回顾这段学术史已成为研究向纵深推进的台阶。 本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这段学术史,并辅以古书成书问题的相关个案探讨,是古书体例研究领域一部有意义的著作。全书列举近现代学者对古书研究的观点、思想、方法,并加以熔铸提炼,试图归纳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并举出大量实证,以窥见古书成书研究的一些门径,最后一章是作者本人对几种古书篇章的个案研究,显示了作者近年来的研究用功所在。 作者简介 赵争,男,1983年生,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后(2012-2014),上海大学历史系博士后(2014-2017)。现为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与古书成书、国学经典与传统文化。在《史林》《史学月刊》《古代文明》《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干Ij物发表有论文若干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辨伪与考信:古书真伪与古书体例 第一节 书愈古者,伪品愈多:梁启超的辨伪学研究与古书体例 第二节 由疑到信:胡适、傅斯年对疑古辨伪活动的态度转变与古书体例 第三节 与其辨真伪,无宁考年代:罗根泽的诸子考辨与古书体例研究 第四节 伪书通考:张心潋对古书辨伪规律的总结与古书体例 第二章 古书自有其读法:基于校雠学的古书体例研究 第一节 读书当识体而得法:孙德谦的古书体例研究 第二节 古书的体与义:刘咸圻的古书体例研究 第三节 古书自有其读法:吕思勉的古书体例研究 第四节 目录之学与古书通例:余嘉锡的古书体例研究 第三章 对古书的第二次反思:简帛文献与古书体例研究 第一节 对古书的再反思与古典学重建:李学勤、裘锡圭有关古书研究的思考 第二节 由古书辨伪学到古书年代学:郑良树、李零的古书体例研究 第三节 理论与方法的探索:古书成书与古书体例研究的深化 第四章 中国早期文献的生成与流传:基于古书成书个案的讨论与思考 第一节 古书成书研究的概念与模型:以先秦、秦汉《老子》文本与流变为中心 第二节 古书成书的类型学:以册命文档与“书”篇生成为中心 第三节 古书成书与重思学术史:以《诗经》文本与汉代《诗》学家派为中心 附录 辨伪与求真:百年来的古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