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时振声教授是我国中医肾脏病奠基者之一,在我国较早建立了中医肾病学科,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仍指导着今天肾脏病的临床研究与诊疗实践。本书是其学生在传承和发展时氏肾脏病中医诊治经验的基础上,完善了中医肾脏病常见症状的诊断及辨证要点,并更新了各类肾脏病的病因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等中西医内容凝炼而成。全书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适合中医院校师生及中医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 目录 基础篇 第一章 肾的中医生理 第一节 肾为先天之本 第二节 肾主水液 第三节 肾的其他生理功能 第四节 命门学说 第五节 肾与机体内外的关系 第二章 肾脏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第一节 病因 第二节 传变 第三节 病机 第三章 肾脏病的中医辨证 第一节 四诊检查 第二节 辨证方法 第四章 肾脏病的中医治疗 第一节 治则 第二节 治法 临床篇 第五章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第四节 隐匿性肾小球疾病 第五节 肾病综合征 第六节 IgA肾病 第七节 膜性肾病 第八节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第九节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第十节 微小病变肾病 第十一节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第六章 肾小管疾病 第一节 肾小管性酸中毒 第二节 肾性糖尿 第三节 肾性尿崩症 第七章 肾间质疾病 第一节 急性间质性肾炎 第二节 慢性间质性肾炎 第八章 感染性肾脏疾病 第一节 尿路感染 急性膀胱炎 急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第二节 肾结核 第九章 肾脏与高血压 第一节 高血压肾损害 第二节 肾血管性高血压 第十章 梗阻性肾脏疾病 第一节 梗阻性肾病 第二节 尿路结石 第十一章 肾脏先天性异常 第一节 多囊肾 第二节 Alport综合征 第十二章 肾功能衰竭 第一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二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第十三章 继发于全身疾病的肾损害 第一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结缔组织疾病肾损害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损害 系统性硬皮病肾病 第二节 肝脏病及心脏疾病肾损害 肝肾综合征 心肾综合征 第三节 代谢疾病继发肾病 糖尿病肾病 尿酸性肾病 第十四章 感染性疾病肾损害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第二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 第十五章 药物相关性肾损害预防与治疗 第一节 药物相关性肾损害 第二节 中药肾毒性预防与治疗 第十六章 妊娠与肾脏病 第一节 妊娠期间肾功能的生理变化 第二节 妊娠期肾脏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急性肾衰竭 第三节 慢性肾脏病与妊娠 第四节 妊娠期常见肾脏病的中医治疗 第五节 妊娠期中药的生殖毒性研究 第六节 妊娠期慢性肾脏病的安全用药 第十七章 老年肾脏病 第一节 老年肾脏的特点 第二节 老年人肾脏病特点及中医治疗 第十八章 肿瘤相关性肾损害 第十九章 血液净化常见问题的中医治疗 第一节 透析高血压 第二节 肾性贫血 第三节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 第二十章 肾移植常见问题的中医治疗 第一节 肾移植排斥反应 第二节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 传承篇 第二十一章 肾脏病研究思路 第一节 中医学“肾”的现代研究 第二节 中医研究肾脏病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第三节 肾脏病的中医研究思路 第四节 肾小球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 第二十二章 时振声肾脏病中医诊治规律 第一节 肾脏病常见症状的中医认识 第二节 肾脏病常用方剂 第三节 肾脏病常用中药 第四节 肾脏病的饮食疗法 第五节 时振声治疗肾脏病医案选 附录 时氏弟子主要学术简介 王国柱教授 冯建春教授 刘宏伟教授 杨卫彬教授 余仁欢教授 李平教授 张国强教授 肖相如教授 都占陶教授 徐丽梅教授 倪青教授 童安荣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