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羊道(前山夏牧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娟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当我还是个八九岁的孩子,就渴望成为作家,渴望记述自己所闻所见的哈萨克世界。这个世界强烈吸引着我,无论过去多少年仍念念不忘,急于诉说。直到后来,我鼓足勇气参与扎克拜妈妈一家的生活,之后又累积了几十万文字,才有些模糊明白吸引我的是什么。那大约是这个世界正在失去的一种古老而虔诚的、纯真的人间秩序……一一难以概括,只能以巨大的文字量细细打捞,使之渐渐水落石出。——李娟
   “羊道”系列是李娟与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一家共同生活、历经寒暑跋涉后,在几年时间内陆续写下的文字,共分三卷。
   

本书是其中一卷,讲述的是发生在前山夏牧场的故事。在李娟笔下,这支也许是世界上仅存的、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的生存景观得以呈现。    本书具体收录《馕的事》《家务事》等文章。

作者简介

李娟,女,1979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成长时期辗转于四川新疆两地,有过一段阿勒泰牧场上的生活经历。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开设专栏,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遥远的向日葵地》及非虚构长篇《冬牧场》《羊道》三部曲等。曾获“人民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天山文艺奖”“朱自清散文奖”等。
   

其中,《遥远的向日葵地》荣获:2017年度“中国好书”奖,2018第七届“鲁迅文学奖”,2019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等国家大奖及2019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并有英文版、韩文版、阿拉伯文版即将面世,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反响。

目录

自 序

再版自序

三版自序

冬库尔

邻居

另外两家邻居

生活又开始了

宁静的地震

牛奶的事

泡泡糖事件

馕的事

家务事

影响

茶的事

从城里回来的人

宁静悠长的下午时光

冬库尔的小伙子们

斯马胡力的世界

女孩子们的友谊

寂寞舞会

为了拖依

六月的婚礼

赛马的事

狗的事

阿依努儿家

我和扎克拜妈妈的一天

突然间出现的我

去上游串门

清洁的生活,富裕的肥皂

索勒,索勒!

好姑娘加孜玉曼

酒鬼

小母亲

生病的黑牛

苏乎拉传奇

卡西的同学

路上生活

即将离开冬库尔

去吾塞

序言

多年来我一直在机关上
班,并不像绝大多数读者
所认为的那样恣意地生活
在草原上。而我的前三本
书《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阿勒泰的角落》与《我
的阿勒泰》也是在循规蹈
矩的工作之余写成的,我
笔下的阿勒泰,是对记忆
的临摹,也是心里的渴望
。但是从2007年开始,一
切有所改变。
   

2007年春天,我离开办
公室,进入扎克拜妈妈一
家生活。2008年,我存够
了五千块钱,便辞了职,
到江南一带打工、恋爱、
生活。同时开始忆述那段
日子,一边写一边发表,
大约用了三年多时间。从
一开始,我就将这些文字
命名为《羊道》。最初,
有对羊——或者是依附羊而
生存的牧人们——的节制的
生活方式的赞美,但写到
后来,态度渐渐复杂了,
便放弃了判断和驾驭,只
剩对此种生活方式诚实的
描述,并通过这场描述,
点滴获知,逐渐释怀。因
此,对我来说,这场写作
颇具意义。它不但为我积
累出眼下的四十万字,更
是自己的一次深刻体验和
重要成长。等这些文字差
不多全结束时,仍停不下
来,感到有更多的东西萌
动不止。
   

新疆北部游牧地区的哈
萨克族牧民大约是这个世
界上最后一支相对纯正的
游牧民族了,他们一年之
中的迁徙距离之长,搬迁
次数之频繁,令人惊叹。
关于他们的文字也堆积如
山,他们的历史,他们的
生产方式、居住习俗、传
统器具、文化、音乐……可
是,知道了这些,又和一
无所知有什么区别呢?所
有的文字都在制造距离,
所有的文字都在强调他们
的与众不同。而我,更感
动于他们与世人相同的那
部分,那些相同的欢乐、
相同的忧虑与相同的希望
。于是,我深深地克制自
我,顺从扎克拜妈妈家既
有的生活秩序,蹑手蹑脚
地生活于其间,不敢有所
惊动,甚至不敢轻易地拍
取一张照片。希望能借此
被接受,被喜爱,并为我
袒露事实。我大约做到了
,可还是觉得做得远远不
够。
   

由于字数的原因,《羊
道》分成三本书出版,恰
好其内容也是较为完整、
独立的三部分,时间顺序
为《春牧场》-《前山夏牧
场》-《深山夏牧场》。这
三本书围绕扎克拜妈妈家
迁徙之路上的不同牧场,
展示我所看所感的一切。
想到能向许多陌生的人们
呈现这些文字,真的非常
高兴。又想到卡西那些寂
静微弱的梦想和幸福,它
们本如浩茫山野里的一片
草叶般春荣秋败,梦了无
痕。而我碰巧路过,又以
文字记取,大声说出,使
之独一无二。实在觉得这
不是卡西的幸运,而是我
的幸运。
   

最后感谢所有宽容耐心
地读我、待我的人们,谢
谢你们的温柔与善意。我
何其有幸。
   李娟
   2012年6月

导语

《羊道》三部曲分别是:《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这三本书围绕扎克拜妈妈家迁徙之路上的不同牧场,展示作者所看所感的一切。
   本书为《羊道》三部曲之一。
   

本书是非虚构长篇散文,具体收录了《另外两家邻居》《生活又开始了》等作品。

精彩页

在冬库尔,托汗爷爷家驻扎在我家南面两公里处的白桦林里。西南面一公里处则是烦人的老头儿恰马罕家。我们刚到冬库尔的那天下午,驼队路过恰马罕家门口时,照例接受了他家儿媳妇端上的酸奶,照例没放糖,照例酸得我鼻塞。
   

当时恰马罕坐在毡房门口的阳光中,用小刀认真地削着一截木头。不晓得在做什么。旁边一大堆工具。后来才知道是在削斧头把子。可能他特喜欢做斧头把子,家里只有一把斧头,把子却削了一大堆。
   

恰马罕身材高大,衣着朴素干净。他大声地和马背上的扎克拜妈妈打着招呼,然后又扭头额外向我问候。还夸奖我马骑得很好,说全县的汉族人里都找不到比我骑得更好的了!这话真是令人既不敢相信又沾沾自喜。两个小小的孩子站在他身后害羞地看着我们。毡房后面的白桦林清凉而明亮。一个灵活的高个子男孩迈开长腿跃过林间纵横交织的细碎溪流,正往这边跑来……此间安宁愉悦的生活场景看在眼里,动人极了。因此对这位邻居的第一印象极好,觉得他从容又明朗,有隐士一样漂亮的风度。
   

此外,恰马罕的两个孙女(都剃着光头,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两个男孩)也让人记忆深刻。
   

那天下午,我们的骆队一到驻地,大家就忙乎起来,要赶在天黑之前搭起毡房。卸完骆驼后,我赶紧去打水,然后支起铁皮炉子准备生火烧茶。又是十几个小时滴水未进,大家都饿坏了。可新的驻地位于山谷中央一块突兀的石头小坡上,附近很难找到现成的干柴,连那种油脂含量很大的灌木也没有。扎克拜妈妈说东面的森林里有柴,我一个人又不敢进陌生的林子。卡西和羊群还没有赶到。妈妈和斯马胡力眼下忙得一塌糊涂,除了要搭建毡房,还得修一个新的小羊圈。要是夜晚来临之前小羊入不了圈,有可能一个晚上就跟着大羊跑光了。毕竟来到了新地方,羊群还不熟悉环境呢。最糟糕的是,眼看着原本阳光灿烂的天空,转眼又飘过来一大团阴云,很快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正发愁呢,突然看到山坡下有两个小孩子慢慢吞吞走了上来。正是刚才经过的恰马罕老汉家的两个孩子。一个三四岁模样,一个五六岁模样,都小得令人心生怜意。此时却是我们的大救星啊——大的拎着一只红色的暖瓶,小的抱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餐布包裹。
   

我们大喜,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儿,聚拢过去。
   

哈萨克牧人不但会为路过家门口的驼队提供酸奶,还会为刚搬到附近的邻居提供食物和茶水。多好的礼俗!
   

这时,大的那个先走到地方。她找了一块平坦的空地小心翼翼地放下暖瓶。生怕没放稳当,还用手晃了晃,又挪了挪。然后转身去接小妹妹手里的餐布包。可这一转身,脚后跟一踢,啪!哗啦!——只见银光闪闪的玻璃瓶胆碎片炸裂满地,浅褐色的香喷喷、烫乎乎的奶茶在草地上溅开……刹那间什么也不剩了!
   

亏她之前那么谨慎,小心了又小心!
   

我们第一反应是太可乐了,便大笑起来。转念一想,有什么好笑的!又冷又饿又下着雨,茶也没得喝了,真是糟透了!于是纷纷垮下脸哀叹。
   但叹了一会儿气,还是觉得好笑,忍不住又笑了一阵。想想看——两个小孩子,加起来恐怕不到十岁,拎着这么重的东西,四只小脚丫辛辛苦苦穿过山谷和黑森林,走了一公里多的山路才把东西送到。结果都到地方了,却前功尽弃……真可爱。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