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杨绛传(先生的1911到2016)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吴牧宸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了杨绛的百年人生:她的原生家庭,她的成长,她的求学之路,她与钱锺书相识相知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和婚姻,她对婚姻经营的智慧、对自己人生事业的规划、面对坎坷的淡定、和历经磨难的坚韧。她的一切在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杨绛的智慧、从容、优雅、淡定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她的气度和格局值得我们一遍遍的阅读和认识,体会和感悟。
作者用三年时间搜集了大量的史料,详实而全面地展现了杨绛的人生、智慧和精神,给读者以人生启示,收益无穷。
作者简介
吴牧宸,编剧,作家。轻果阅读获奖作者。曾出版作品《愿你在未来的路上,步伐坚定且内心温柔》等。
目录
第一章 山河涌动月如初
01 寒素人家
02 杨氏家风
03 书香门第
第二章 跨山越海为君来
01 清华圆梦
02 钱氏锺书
03 一见倾心
04 春风十里
第三章 漂洋过海中国船
01 琴瑟相和
02 赌书泼墨
03 爱的续章
04 雁杳鱼沉
第四章 山河破碎人有恙
01 久别重逢
02 临危受命
03 平地生波
04 波澜再起
第五章 悠悠书香沁人心
01 称心如意
02 灶下之婢
03 舐犊情深
第六章 浴火凤麟最清华
01 水木清华
02 浮生半日
03 方兴未艾
第七章 繁华落尽见真淳
01 下乡锻造
02 风雨欲来
03 菜园寄情
第八章 人间有味是清欢
01 居无定所
02 三里寓所
03 最才的女
04 现世安稳
05 再攀高峰
第九章 红尘一梦弹指间
01 彩云易散
02 才子至性
03 贤妻至情
第十章 万家灯火只一人
01 芳华永存
02 翰墨情深
03 人生归处
序言
优雅女先生
读杨先生的故事时,情
不自禁地喜欢她的父亲——
杨荫杭。对祖国,他有少年
人的热血和抱负;对妻子,
他有身为丈夫的尊重和爱护
;对子女,他有身为父亲的
耐心和教导。
他的一生,或许没有显
赫的成就,却培养出了心怀
大爱、内心笃定、从容淡定
的四姑娘杨绛。
写杨先生的时候,忍不
住将她与同时期的民国才女
们拿出来对比,林徽因、陆
小曼、张爱玲……
美女和才女的一世,总
是令人唏嘘不已。唯独杨绛
,引得无数少女羡慕。
她有大女人的资本,却
无大女人的跋扈;她是灶台
里的烟火,却没有沾染世俗
的尘屑;她有绝伦的才华,
却从不刻意地卖弄;她身边
追求者无数,却从不轻狂放
浪。
她在父母尤其是父亲的
教养下,从温室里一步步走
进风雨飘摇的汪洋中。融化
傲气的才子,扛起贫弱的小
家庭,为维护爱人甘受屈辱
,忍受孤独……
她历经人世的锻造,练
就了一身的坚韧,在国家大
义面前,坚守脚下的黄土地
不离开;在失去至亲至爱后
,坚守着“我们仨”的回忆,
一步一步地勇往直前……
有才华的读者从杨绛的
文字里挑词拣句,拼凑出她
的一百岁感言:“我们曾如
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
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
,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
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她幸福过,痛苦过,最
后踽踽独行十八年,仍能不
改初心,手握一支笔杆,以
笃定的内心,优雅地书写人
生。
愿所有姑娘都能成为杨
绛这般内心笃定的女子,愿
所有父亲都能成为杨绛的父
亲那样通达透彻的家长。
导语
学学做女人需要的智慧
一个女人最顶级的智慧,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杨绛的淡定从容来自她的不懈学习,不断前进。
她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有自己的目标,懂得运用自己的专长。所以说杨绛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学学做妻子需要懂得的经营
这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没有无缘无故的恩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怨侣。
婚姻需要爱,但也需要维系。幸福的家庭和婚姻往往都需要智慧去经营。
全书真实而可观的讲述了杨绛和钱钟书的相互成就的高质量婚姻,值得我们去学习。
书评(媒体评论)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赠予杨季康(杨绛本名),
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
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钱锺书
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
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
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
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
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
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
生追求。
——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
长卢翎
杨绛让我看到了‘过去的
品质’,这是一种哑光却不
暗哑,低调却不哽咽,醇香
却不刺鼻的品质,它像北极
光:明亮、坚韧、耐寒,在
人格的高纬度闪闪发光。
——作家黎戈
精彩页
02 杨氏家风
爸爸从不训示我们如何做,我是通过他的行动,体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训的真正意义的。
世间人千万,有温柔的,有活泼的,有刻薄的,有冷漠的。可是有一种人,她本娇弱,怕蜘蛛,怕蟑螂,怕老鼠,拧不开瓶盖……却在做了母亲之后,就什么都不怕了,什么都会了。
杨荫杭在外奔波、养家糊口的日子里,唐须嫈并没有养尊处优享受“富家太太”的生活。家里虽有女佣使唤,但唐须嫈仍然里里外外操劳忙碌着,将这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孝顺,同婆婆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四十多年,从未发生过口角,婆婆临终时,爱怜地说她是“睡熟在铲刀上的”;她淳朴,用缝纫机亲手给一大家子做衣裤;她宽容,两个姑子出嫁后,均与夫家断绝往来,搬回娘家来住,她将两个姑子照顾得妥妥帖帖……
做了母亲后,唐须嫈越发敏感。她总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儿女的情绪波动。
杨绛八岁半时,因为“启明教学好,管束严,能为学生打好中文、外文基础”,父亲准许她跟随姐姐们一起去上学,但是路途遥远,要到暑假才能回家。唐须嫈心疼杨绛年纪小,想留她在身边教养,但杨绛不愿意。
在此前一年,杨绛因为举家搬迁,从新潮的北京女子师大附属小学转入无锡沙巷口的大王庙小学。
她说:“我从女师大附小转入大王庙小学,就像姐姐穿着新型的服装走在无锡的小巷里一样。”
那时候,北京的一切都是“新”的。成年的女学生梳短头,穿黑裙子,小女孩梳一条或两条辫子、穿裤子。十二三岁的小学生也有专属的新服装——她们穿蓝色短裙, 梳一条辫子,心思灵巧的女孩子,还会在辫梢上系个白绸子的蝴蝶结。
可是到了无锡,“路上老老少少的妇女见了短裙子无不骇怪”。她们操着乡音,毫不客气地呼邻唤友:“快来看哦!梳着辫子束着裙子哦!”
杨绛老了后,也不曾忘记冻红的鼻尖上总挂着一滴清水鼻涕的校长,和总是挥着一条教鞭,专往学生脑袋上打,光葫芦瓢似的“孙光头”。
大王庙的女孩子很“旧”,她们把隔窗映在墙上的树影当成鬼,风一吹,树影张牙舞爪地扑过去,吓得她们作鸟兽散。“见过世面”的杨绛自是不信,她非但不跑,还走到墙根下,故意踢上两脚。
可没人信。
八岁的杨绛还不了树影的清白。
那时候的杨绛不太合群,她说“我有一两个十岁左右的朋友,并不很要好”。
小孩最喜欢“拉帮结派”,杨绛班里有个“大姐头”,总是像审判长似的,处理女生之间的纠纷,久而久之,很多小女生会送小礼物讨好她。
杨绛认为无趣极了。
所以,大抵杨绛是不喜欢那所不知道是由供奉什么大王的庙宇改成的小学吧。后来她入了启明女校后,“心里不断地向大王庙小学里的女伴们卖弄:‘我们的一间英文课堂(习外语学生的自修室)比整个大王庙小学还大!我们教室前的长走廊好长啊,从东头到西头要经过十几间教室呢!长廊是花瓷砖铺成的。长廊下面是个大花园。教室后面有好大一片空地,有大树,有草地,环抱着这片空地,还有一条很宽的长走廊,直通到“雨中操场”。空地上还有秋千架,还有跷跷板……我们白天在楼下上课,晚上在楼上睡觉,二层楼上还有三层……’”。
很少有父母会尊重孩子的意见,但唐须嫈做到了。
她见杨绛埋头不说话,便让她再想想,晚饭后再告诉她。
沉默,是最直观的答案。唐须嫈看得懂小杨绛的回答,于是转身就为她准备好了一只小箱子。
晚饭后,妈妈招招手,喊她过去:“来,阿季,你的箱子有了,过来拿吧。”
小杨绛才八岁,妈妈自然舍不得,把箱子递给杨绛的时候,她又问了一遍:“你打定主意了?”
杨绛点点头:“打定了。”
妈妈的手紧紧地攥着:“你是愿意去?”
“嗯,我愿意去。”
在“忘记”了点洋油灯的夜里,杨绛的眼泪像忘记关的水龙头,糊得满脸都是。从前只会哇哇大哭的杨绛忽然懂事了,眼泪悄悄地流,不想让妈妈看到。可或许那天夜里,妈妈也有些东西不想让小杨绛看到吧。
P8-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19: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