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
叶圣陶先生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之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这篇《苏州园林》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该文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
同时,本书也收录了叶圣陶先生的其他经典散文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苏州园林(青少本)/语文课本作家作品系列/文学经典百部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叶圣陶 |
出版社 |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 叶圣陶先生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之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这篇《苏州园林》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该文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 同时,本书也收录了叶圣陶先生的其他经典散文作品。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先后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 叶圣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也是五四时期除鲁迅之外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还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一批青年作者。 叶圣陶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尤其是童话领域具有突出贡献。他创作了中国现代首部专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稻草人》,被鲁迅称赞为“给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他的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爬山虎的脚》《稻草人》《光明的世界》《小小的船》等被选入中小学生语文课本。 叶圣陶亲自编写过著名的初等小学国语教材《开明国语课本》,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对中国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目录 苏州园林 没有秋虫的地方 藕与莼菜 牛 牵牛花 客语 将离 卖白果 昆曲 说书 看月 天井里的种植 掮枪的生活 生活 两法师 希望 我坐了木船 乐山被炸 过节 几种赠品 桡夫子 驾长 骑马 好友宾若君 邻舍吴老先生 夏丐尊先生逝世 略谈雁冰兄的文学工作 坐羊皮筏到雁滩 苍蝇 刺绣和缂丝 书桌 隔膜 做了父亲 春联儿 记游洞庭西山 在西安看的戏 立志自学 过去随谈 假山 序言 陪我们长大的课本作家 跟语文课本主编崔峦老 师聊天的时候,他抛出了 一个令人深思的观点——今 天的作文教学,很大程度 是在逼着孩子撒谎。只要 是让孩子们记一件好事, 那么全国就会有70%的孩 子在忙着扶老奶奶过马路 。 听到这里,我还开玩笑 地说,当天估计全国的老 奶奶加起来也不够用。三 十年前的作文和三十年后 的作文,除了增加一些新 奇的网络用语之外,孩子 们写作的水平,似乎没有 太大差别。为什么呢?因 为事务繁多的一线老师们 ,大部分根本没有时间去 好好研究写作和作文课。 因此,我们今天的作文 教学还是在依赖背诵好词 好句,抄作文大全。好的 苗头有一些了——似乎很多 家长和老师都开始意识到 ,阅读是写作的命脉,想 要提升作文,首先要解决 的是阅读。所以家长和老 师们只要谈到阅读,就千 篇一律地给孩子们买四大 名著和世界名著,不管孩 子们喜欢不喜欢,反正是 好书就逼着读呗,读了就 肯定有所收获。 另一部分家长比较开明 ,觉得应该让孩子来自行 选择要阅读的书籍,毕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孩子就一头扎进各种漫 画和离奇小说里,读得废 寝忘食,但作文成绩丝毫 没有进步。 于是,就有无数的家长 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为什 么我的孩子读了很多书, 作文成绩还是没有进步? 因为大部分的孩子,都 是在做无效的阅读。对于 那些还不具备文学鉴赏能 力的孩子来说,并非所有 图书都是好书。 作文不是一个单一的科 目,它几乎代表了整个语 文。它考验的不仅仅是孩 子书写的能力,更是在考 验着孩子是否养成了语言 的逻辑、独立的思维。 很遗憾,因条件受限我 没有上过幼儿园,我所接 触的第一篇正式课文我今 天依然记得,那是我小学 的语文老师周老师教我的“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 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 片,香山红叶红满天”。 三十年过去了,这篇启 蒙课文和其他的课文一样 ,依然深深扎在我的心里 ,无法抹去。课文对于我 来说,不仅仅是一篇简单 的文章和应试的需求,更 是童年成长的精神食粮。 而有多少孩子像我一样 呢?会读课文,会背课文 ,喜欢课文,却对课文的 作者一无所知。甚至,都 记不住那个在课文下方横 线栏里的作者名字——因为 缺乏更多的信息去支撑我 们对这个名字的记忆。 课文作者这个称谓,对 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既高 级又陌生的概念。当我一 次次走上讲台,面对着越 来越多的孩子和提问的时 候,我才知道他们和当年 的我一样,对课文作者有 着深深的好奇。 这些作家都在哪里呢? 他们几岁了?都还活着吗 ?他们是怎么写出这么好 的文章的?…… 他们的问题,和他们的 头发一样多;他们的用词 ,和我今天的信件一样冒 昧和大胆。 孩子们稀奇古怪的提问 总是给我动力,促使我去 做功课,去一步步通过网 络和书本的方式,走近课 文作者。越是走近他们, 我的内心越是充满着敬畏 。 很多课文,几十年过去 了依然还在课本里。它们 所影响的,已经不是几个 孩子,而是新中国的几代 人。 每一次课本的改版,都 是中国语文教育的变革。 每一篇看似简短的课文, 都曾面对过无数专家的评 选。 既然孩子们缺乏鉴赏文 学作品的能力,不知道该 去读什么书,那为什么我 们不能把已经接受过重重 检阅的课本作家从严肃的 课堂里,引导至活泼的课 堂外呢?让孩子们在课内 学习课本作家的短文,课 外阅读课本作家的其他作 品,课里课外全面互补,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岂 不更好? 这个大胆的念头,促使 我们开始了这套丛书的编 选工作。我们一个年级一 个年级地去挑选课本作家 的作品,力求在展示作家 经典作品的同时,贴合孩 子的实际需求,符合其年 龄的成长规律,争取让每 一位读者都读有所获,开 卷有益。 这些陪我长大的课本作 家,给我的成长带来了营 养和快乐,他们是我人生 路上的良师,改变了我的 一生。今天,他们依然还 在影响着中国的无数孩子 。希望他们的文字可以陪 伴更多的孩子快乐成长! 李兴海 2020年5月18日 导语 《苏州园林》这篇序文中运用了比较说明、比喻说明、引用说明、分类说明等多种说明方法。文章说明准确,叙述生动;叙议互见,记中寓理;构思缜密,脉络清楚。将园林处处皆画这一特点清晰地揭示出来,至此文章也就戛然而止,显得刚劲挺拔,干脆利落。文章说的是园林,观众却由此可以晓悟绘画原理,丰富了知识,受到美的陶冶。本书也收录了叶圣陶先生的其他经典散文作品。叶圣陶先生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于文中。 书评(媒体评论) 温、良、恭、俭、让这 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 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 兼而有之。 ——臧克家 他(叶圣陶)小说的材 料,是旧日的储积;童话 的材料有时却是片刻的感 兴。他写文字时,往往拈 笔伸纸,便手不停挥地写 下去,开始及中间,停笔 踌躇时绝少。 ——朱自清 精彩页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个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P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