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老子,道家学派的理论奠基人,他与黄帝一起被奉为“黄老学”的标志性人物。老子留下的《道德经》五千言,不仅深深影响于中国社会,而且成为世界思想文明的重要典籍。有资料显示,《道德经》是迄今为止被译为外文版本最多的中国古代经典,可见其地位十分重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有关老子的籍贯与诞生地问题,自明清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尤其在1990年以后,争论纷起。其真相如何?本书作者经过10多年的查证与实地考察,寻找到大量的第一手文献资料,按专题与时代,加以汇编,并且进行了背景说明与内容解读,该书史论结合,发前人之所未发,是关于中国古代文献学与老子文化研究不可多得的论著。 作者简介 詹石窗,1954年生,哲学博士、教育学名誉博士,先后师承道教学泰斗卿希泰先生、易学泰斗黄寿祺先生。现为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任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委员会主席、中华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汤用彤国学院名誉院长、讲座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专家、国家“十三五”规划文化重大工程《中华续道藏》首席专家,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副会长、福建省易学研究会会长等职。 主要著作有《道教文学史》《易学与道教符号揭秘》《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道教文化十五讲》等三十余部,组织编纂《国学新知文库》等多套学术丛书,在海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百六十多篇。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点课题,论著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省部级奖15项。 目录 凡例 前言 第一章 老子县乡籍所在地和所生之地的文献记载 一、汉魏六朝的文献记载 二、隋唐宋元明清的文献记载 第二章 唐一元亳州(谯城)真源、鹿邑、临涣三地老子文化古迹之兴衰 一、唐、五代、宋、金“三地”的老子宫庙 二、元代“三地”老子宫庙 第三章 明清鹿邑、亳州区划调整以卫真故城东移一城新建的安家溜古城南北大街为界 一、明代关于鹿邑、亳州划界的记载 二、清代关于鹿邑、亳州划界的记载 第四章 明朝时期苦县故城、老子所生之地位置和位于元代鹿邑县城东十里涡河南岸的明嘉靖朝后起的“老子所生之地” 一、一统志、通志与总志类文献之记载 二、州志、县治类文献与碑刻之记载 第五章 清朝时期亳州(谯城)鹿邑两地‘老子籍贯和所生之}也,’真伪之争的史料核查 一、从顺治到康熙 二、从乾隆到光绪 第六章 元代鹿邑县城东十里位于涡河南岸的明嘉靖朝后起的“老子所生之地”的逐步调整和完善 一、一九九二年前的碑刻情况 二、一九九二年以来的碑刻情况 第七章 关于《老庄文化研究·春秋楚国苦县老子故里在涡阳》一书的问题 一、引说 二、关于老子故里在“涡阳”的问题 三、关于老子为宋国“相人”的问题 四、关于“符离人葛婴进军路线”的问题 五、关于“相县故城宋共公之所都”的问题 六、关于真源县在涡阳境内的问题 七、关于张起严说天净宫的追踪 第八章 几点概要说明与延伸考察 一、毫州谯城、鹿邑、涡阳三地老子文化遗存概要说明 二、新中国建立后鹿邑、亳州区域调整 三、考古勘探:汉老子祠遗址及周边区域相关文化遗存情况 四、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关于考古勘探的建议专函 附录 附录一:古今里程数据换算尺度参照表 附录二:李姓源流考 附录三:相关示意图 1.涡、鹿、谯三地区域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的涡河、古谷水(今惠济河)水系复原示意图 2.老子籍贯诞生地遗址真迹相关文献地理方位里程数据古今换算示意图 3.调查文献中见证老子籍贯诞生地的陆路坐标古城池和《水经注》记载的入于涡水的古谷水(今惠济河)途径古城池位置示意图 4.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境内苦县故城、赖乡城、老子生地太清宫遗迹遗址、详细示意图(之一) 5.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境内苦县故城、赖乡城、老子生地太清宫遗迹遗址、详细示意图(之二) 参考文献 编后 感言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