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潮骚》是一个渔歌式的纯情故事,如风情画般浮现在日本的一个小岛歌岛上。海岛的自然景色很美,海岛上的人和人情更美,那是一种充满生命力健康自然的美,新治和初江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萌发了爱情——纯真自然、不含杂质的爱情。三岛由纪夫将人物的生活、劳动、思想、感情镶嵌在大海的自然画框里,他笔下的人物美和自然美相互衬托、贯穿全文,呈现了一种带有希腊文化精神的独特魅力。 穷苦的青年渔民新治,出海打鱼归来,与刚从外地归岛的姑娘初江相识。在晚霞的映照中,海风的吹拂下,两人一见钟情。不料突然之间,关于两人的谣言四起,初江的父亲得知后勃然大怒,不准他俩再见面……新治和初江的爱情将走向何方呢? 作者简介 岳远坤,1981年出生于山东。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底开始从事日本文学翻译,2011年因《德川家康》第十三部的翻译获“第十八届野间文艺翻译奖”。主要译有《德川家康》、《坂本龙马》、《新参者》、《名侦探的守则》、《起风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合译)等十余部。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译后记 导语 《潮骚》,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创作的中篇小说,他于1953年3月与8月先后两度前往神岛旅行,9月开始执笔创作,在1954年发表,作品曾获第一届新潮社文学奖。 作品叙述男主人公、十八岁的青年渔民,认识了刚从外地回来的船主的女儿、美丽活泼的姑娘初江。他们俩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相爱了。不料,这时谣言四起,姑娘的父亲听到后勃然大怒,反对他俩再见面。后来在一次驾船捕鱼时,小伙子冒着生命危险,从惊涛骇浪中挽救了初江父亲的一条船,受到船主赞赏。最后凭着他的勇敢顽强赢得美人归。 后记 《潮骚》发表于1954年 ,是继《假面的告白》《爱 的饥渴》之后,三岛由纪夫 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因其 故事内容与语言风格与三岛 的其它作品迥异,也被认为 是一部非典型的三岛作品。 《潮骚》因其美丽动人的爱 情故事,浅显易懂又不失典 雅的语言,受到众多读者尤 其是青少年读者的喜爱。虽 然当时日本的文艺评论界赞 否两端,但与前几部作品相 比,无论是世俗喜闻乐见的 内容,还是简洁而富有浪漫 气息的语言,都更容易被普 通读者接受,从发表当年开 始共计五次改编成电影,多 次入选日本中学国语教科书 ,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三岛由 纪夫小说中最畅销、受众最 为广泛的一部作品。同时这 部作品也是第一部被翻译成 英文出版的作品,而且在美 国翻译出版上市一周,即登 上《纽约时报》的畅销排行 榜,这也成为三岛由纪夫文 学在国际上受到关注的重要 契机。 对于《潮骚》的意外畅 销,三岛由纪夫曾经如此说 道:“《潮骚》的通俗意义 上的成功与通俗意义上的接 受方式,给我浇了一头冷水 。”但是,这绝不是三岛由 纪夫对《潮骚》这部作品本 身的否定,而只是表达了一 种意外与失望。被人当成单 纯的青春文学或青少年读物 阅读,或许才是令他产生如 上挫败感的原因。 那么,《潮骚》的创作 初衷与意图是什么呢?这一 点首先要从《潮骚》的创作 背景说起。1951年底,三 岛由纪夫作为《朝日新闻》 的通信员环游世界,创作了 游记散文集《阿波罗之杯》 ,在文中盛赞希腊文化,称 “希腊文化乃我眷恋之地”, 对希腊的热爱一度达到了顶 峰。就是在这个时期,他以 古希腊小说、朗戈斯的《达 夫尼斯和赫洛亚》为蓝本, 创作了《潮骚》。 在小说创作期间,三岛 由纪夫特意请人为其物色一 个远离现代文明的小岛,最 终在两个备选项中,他选择 了气候温暖而且富有古典气 息的“神岛”(《潮骚》中化 名为“歌岛”)。他在回忆自 己第一次登上神岛的感觉时 称:“当时我对希腊的热爱 达到了顶点,无论看到什么 ,都感觉这里与希腊的幻影 重叠在一起。” 从以上创作背景和小说 内容都不难看出,三岛由纪 夫试图通过这样一个充满浪 漫气息的故事,构建一个远 离战后的现代日本社会(道 德沦丧、价值观崩坏、所谓 传统的消亡)的世外桃源, 一个尚未受到现代文明入侵 、没有现代文明但有自然秩 序和原始道德的古代共同体 。 1955年,三岛由纪夫在 《神岛的回忆》中写到自己 看到岛上设施逐渐完善时的 忧惧:“我也希望(现代设 施)可以为岛上居民的生活 带来便利,物质文明的恩泽 能够多少减轻妇女的劳动, 但另一方面,多愁善感的我 ,也不禁为小岛逐渐失去那 种朴素的原始美而感到惋惜 。或许有些贤明的政治家在 提供物质便利的同时,也可 以保留海岛的野趣,但那种 野趣也将会变成一种观光性 的风光,就像一个时刻在意 自己美貌的女人。”这段话 也印证了三岛由纪夫创作《 潮骚》的初衷。 关于小说的主题,小说 的开头可以说开宗明义,优 美的风景描写不仅为故事营 造出浪漫的氛围,也奠定了 这部小说的主要基调,以象 征性的手法点明了小说的主 题。小说的开头言称岛上有 两处风景最美,一处是神社 ,这无疑是作者眷恋的希腊 ,也是他向往的“古代”,因 为,在鸟居前回望,会发现 这里“依然保留着上古的风 貌”。鸟居代表着神灵镇守 之地,而自然形成的“鸟居 之松”的枯死,也象征着现 代文明已经侵入这个原本与 世隔绝的小岛。 …… 赞美孩子气和儿童般的 心性,将其作为人性自然的 体现,不是三岛由纪夫的独 创。晚明反理学的开明思想 家向来赞美赤子之心与童心 。如李贽的《童心说》中有 言,“夫童心者,绝假纯真 ,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又 说“道理闻见”会令人失去童 心,而“夫道理闻见,皆自 多读书识义理而来”。这种 思想对日本江户时代的国学 思想和文艺创作都曾带来重 要的影响,三岛由纪夫钟爱 的日本古典文学作品《雨月 物语》的作者上田秋成就是 其一。 在《潮骚》中,新治、 新治的母亲、初江、初江的 父亲宫田照吉都是拥有“童 心”、保留着“孩子气”,接 近自然的人,尤其是提到宫 田照吉时,更说他是歌岛的 化身。从这一方面来说,岛 民对宫田照吉的畏惧,也是 对自然本身的敬畏。 三岛由纪夫曾在《禁色 》第一部的初版腰封上写道 :“精神性的喜剧是我在《 假面的告白》之后执着追求 的主题,但在这部作品当中 ,作为精神性具体化表现的 老作家俊辅的对立面,我试 图塑造一个完全没有精神性 、像一尊美丽的石雕一样接 近自然的人。” 从以上也可以看出,新 治的人物形象,以及宫田照 吉的描写,其实与《假面的 告白》中的近江、《爱的饥 渴》中的三郎,以及《禁色 》第一部中的悠一可以说一 脉相承,都是所谓精神性与 理性(“我”、悦子等)的对 立面,体现了三岛由纪夫的 审美与思想的核心,是其作 品的一贯主题。 从这一点上来说,《潮 骚》这部作品虽然内容 书评(媒体评论) 像三岛这样才华横溢的 天才作家,大概两三百年都 难遇一个。 ——川端康成 三岛是世界上无与伦比 的天才作家,他想用自己的 书来征服整个世界。 ——唐纳德·金(日本文 学研究家、翻泽家) 精彩页 第一章 歌岛是一个人口不到一千四百、周围不足四公里的小岛。 歌岛上有两处风景最美。其中一处是面朝西北建于山顶附近的八代神社。 从这个地方远望,小岛所在的伊势海周边一览无遗。北方的知多半岛朝这边迫近,渥美半岛由东向北延伸,连接宇治山田和四日市的海岸线在西方若隐若现。 登上两百级石阶,有一尊石狮子驻守在鸟居前。站在这里转身回望,可以看到伊势海包围在这种远景中,依然保留着上古的风貌。此处原本有一棵因枝叶交错形似鸟居而得名的“鸟居松”,为风景配上一个别有情致的画框,但几年前却枯死了。 松枝刚刚泛出新绿,海岸附近的海面已经被春天的海藻染成丹红。来自西北的季风不停地从津市的湾口吹过来。春寒料峭,此处还没到欣赏风景的时节。 八代神社里供奉着绵津见海神。这种海神信仰是从渔夫们的生活中自然产生的。他们每日祈祷海上风平浪静,若遭遇海难而不死,回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这座神社敬献香资。 八代神社的镇社之宝是六十六面铜镜。其中既有八世纪左右的葡萄镜,也有全日本仅存十五六面的中国六朝铜镜仿品。雕刻在铜镜背面的鹿或松鼠等瑞兽,都是在遥远的古昔由波斯的森林出发,翻山越岭,远渡重洋,穿越大半个世界,最后来到这个岛上常住下来。 岛上还有一处风景最美,那就是位于东山顶附近的灯塔。 灯塔所在的悬崖下面,伊良湖水道的海流声不绝于耳。连接伊势湾和太平洋的这扇狭窄海门,有风的日子必会卷起许多漩涡。水道对面,渥美半岛的鼻端朝这边伸过来。荒凉的海岸上乱石丛生,伊良湖岬小小的无人灯塔矗立在那里。 从歌岛的灯塔上向东南方向远望,可以看到太平洋的一角。半岛上群山连绵,隔开东北方向的渥美湾。西风遒劲的拂晓时分,甚至可以在群山之间望见远方的富士山。 无数的渔船漂浮在海面上,密密麻麻地从海湾延伸到外洋。从名古屋或者四日市的港口出航或者开往两个港口的汽船,在这些渔船的缝隙间穿梭,经过伊良湖水道时,灯塔的瞭望员马上就能通过望远镜辨识出汽船的名称。 三井系统的货船、载重一千九百吨的十胜丸开进了望远镜的视野。两个穿着蓝色水手服的船员站在船上,一边踏步一边交谈。 过了一会儿,又有一艘名为“克里斯曼号”的英国船靠岸。在上甲板上玩套圈游戏的船员的小小身影清晰可见。 瞭望员坐在瞭望室的办公桌前,在过往船只记录册上记下船名、信号符号和经过时间,然后将其编成电文发送出去。正因如此,港口的货主才得以提前做好装卸货的准备。 下午,落日被东山遮挡,灯塔周围蒙上阴翳。明亮的大海上方,雄鹰舞动,就像是要在广阔的天空中试练自己的双翼,交替收起两边的翅膀。眼看着就要俯冲下来,谁知它却兀地停下,急速向后回旋,展开双翅转为翱翔之姿。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