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七贤”还是“七怪”?
他们博古通今,深明大义是为“贤”,他们特立独行,不拘礼法是为“怪”。
“怪”之所以被称为“贤”,是因为他们即使身处深渊,也从来没有放弃对山顶的信仰。
就让我们穿越千年的光阴,从这卷书册中与他们近距离凝望,用当世的眸光,一起来感受那浸透骨髓的魏晋风骨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竹林七贤传(狂我的狂妄荒我的荒唐)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晓松溪月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究竟是“七贤”还是“七怪”? 他们博古通今,深明大义是为“贤”,他们特立独行,不拘礼法是为“怪”。 “怪”之所以被称为“贤”,是因为他们即使身处深渊,也从来没有放弃对山顶的信仰。 就让我们穿越千年的光阴,从这卷书册中与他们近距离凝望,用当世的眸光,一起来感受那浸透骨髓的魏晋风骨吧。 作者简介 晓松溪月,原名刘松。生于泰山脚下,求学风筝之都。心若远山缥缈,文似流水有情。已出版作品《爱自己,一切都是自由的:萧红的倾城往事》《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容若的才情人生》等。 目录 阮籍:愿一醉不醒,遗世而独立 第一节 “磨人”的父子俩 第二节 这个年轻人不太听话 第三节 他缺个伯乐 第四节 只想为所欲为 第五节 超脱俗世的“高人” 第六节 宁愿做颗有用的棋子 第七节 无心做戏,奈何戏如人生 嵇康: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第一节 风度翩翩美少年 第二节 高傲的求道者 第三节 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第四节 假断交,真性情 第五节 朝廷的眼中钉 第六节 落入圈套 向秀:温良过一生,平凡且喜乐 第一节 最年轻的老师 第二节 小跟班的学习生涯 第三节 三人竹林行 第四节 知足者常乐 第五节 风骨再倔,也要吃饭 第六节 “一国检”的金银饼 第七节 吝啬的“蟠桃盛会” 山涛 :忠厚本分人,也翻风云手 第一节 不努力,永远都是蝼蚁 第二节 做个气度非凡的长者 第三节 静下来,找回初心 第四节 左右逢源 第五节 选择立场很重要 第六节 用不完的好运气 第七节 辞不掉的官 第八节 睡在历史里的人 刘伶: 好酒不怕醉,长眠三千年 第一节 我行我素 第二节 戒酒有点难 第三节 一个甘愿认输的人 第四节 无业游民的日常 第五节 一酒一骑走天涯 第六节 有钱没钱,先开个店 第七节 醉倒刘伶不复醒 阮咸:任达笑凡尘,天才音乐家 第一节 千金难买犊鼻裤 第二节 相遇就是缘分 第三节 特别的酒宴 第四节 用实力说话 第五节 英雄惜英雄 第六节 七贤竹林相聚 第七节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王戎:我自任逍遥,财权两手抓 第一节 初生牛犊不怕虎 第二节 神童出现 第三节 选敌人当朋友 第四节 八面玲珑巧做官 第五节 也曾有抱负和理想 第六节 求得一生乐逍遥 第七节 特立独行的吝啬鬼 第八节 以沉默应万变 第九节 笑看红尘人不老 第十节 哪有长生无敌 附录 序言 夜,又来临了,温良 如千年之前。 漫天星月是画,四野 黑幕是纸。此刻,闭目冥 想,最适合怀古思远了。 魏晋,说来已是千年 前的记忆。 在那里,他们似乎全 都活成了神仙,轻裘缓带 ,不鞋而屐,简约淡泊, 超然绝俗,仿佛一辈子都 在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 然而,世上有多少事是被 才情文章放大了的,以至 于我们只看到风流,却看 不到背后的凄楚。 其实,魏晋时代并不 好过。 那些闲情雅致,也许 只是他们看破了天命。 那些曲水流觞,也许 不过是愁绪萦怀的释放。 至于坐看四海潮生, 泛舟湖上,遥望远山群黛 ,舒活胸襟,更有着无尽 苍凉的过往和不如意的人 生横亘心问。 所以,他们的个性张 扬,放浪形骸,大抵是对 那个黑暗时代的无声控述 。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 长河中,魏晋是承上启下 的关键时期。 它上承东汉末年,三 国分立,天下割据;下启 隋文帝代周建隋,吞并陈 国,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 。因为是这样的处境,所 以魏晋正是夹在其中的乱 世。 长期的战乱和离愁自 然不会少,几乎在覆手翻 云间,就已见生死离别, 妻离子散。 生命的短暂和可贵, 让他们逐渐认识到活着的 价值。既然生命的长度不 能无限延长,何不拓展它 的宽度,让随时会被意外 夺走的生命寻觅到一丝慰 藉呢? 于是,就有了魏晋风 骨。 风是风神,骨是骨骼 ,最早用于品评人物。有 人认为风骨即风格,也有 人认为风骨即形式、文辞 与内容、思想的关系。《 解说》中提及的“风清骨 骏”,乃是一种文情并茂 、结构严谨、刚健郎畅的 美。 这便是后世所乐道的 魏晋风骨了。 任何一个战争频仍、 诸国并立的乱世,思想和 学术都是极度活跃的。也 许,统治者的心思都放在 了征战上,故而对文化舆 论疏于管制。 于是,我们看到战国 时期百家争鸣,诸子林立 ;看到三国时期,英雄辈 出,才人如泉;也看到近 代,大师云集,文人浩瀚 。 当然,魏晋时期的思 想也很包容,个性没有约 束,写作自由晓畅,曾留 下很多人文滋生的土壤。 那时的人文如同山林里的 溪水,想往哪里去便往哪 里流。 然而,月有阴晴圆缺 ,事也有不尽如意的地方 。 人的个性得到解放, 不代表人的理想也是随手 采摘的。那时,新兴的门 阀士大夫阶层的生存并不 自由,甚至可以用险恶非 常来形容。 他们无力掌握自己的 命运,也没有机会登堂人 室,拼一个名满天下。 他们只能驾一叶扁舟 ,在浩瀚无垠的深海里无 目的地探索,谁也不知道 什么时候能出人头地,也 许一辈子就这样漂流不定 了。 既然无法纵情于理想 ,他们只好张扬自信风流 的人格思想了。 他们可以潇洒随性地 过活,可以不滞于物,也 可以不拘小节。 他们喜欢特立独行, 也喜欢雅集群饮。 于是,在那被竹林清 风侵染过的时代洪流中, 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冠绝古 今的人物。 如正始才俊何晏、王 弼,中朝隽秀的王衍、乐 广,令后人模仿敬仰的书 圣王羲之,屡辞征辟的谢 安,江左领袖王导,以及 一听到名字,就仿佛置身 浩渺烟波里的竹林七贤。 他们莫不是清峻通脱 ,身上自带一派“烟云水 气”,同时又散发着“风流 自赏”的气度。 这其中,竹林七贤应 该算是魏晋风度的代表了 。 七贤一词最早出现于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 书·嵇康传》裴松之所注 引的《魏氏春秋》之中, 文曰: (嵇)康寓居河内之 山阳县,未尝见喜愠之色 。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 、河南向秀、阮兄子咸、 琅琊王戎、沛人刘伶相善 ,游于竹林,号称为七贤 。 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 法,经常聚集于清风阵阵 的竹林,喝酒纵乐,清静 无为,潇洒倜傥,别有风 度。世谓之七贤,后与地 名竹林合称,曰竹林七贤 。 他们的名字个个如雷 贯耳,有嵇康、阮籍、山 涛、刘伶、阮成、向秀、 王戎。 性格也各有千秋,行 事自成派系,深为后世所 爱。 光阴驻留,往事如昨 。 千年前的事今朝再读 ,依然清晰如星斗。 就让我们穿越千年的 光阴,从这卷书册中与他 们近距离凝望,用当世的 眸光,一起来感受那浸透 骨髓的魏晋风骨吧。 导语 竹林七贤是中国士人精神理想的象征,他们的故事让后人津津乐道。 本书内容严谨,注重史料考证。作者晓松溪月文笔流畅,运用很多现代性词汇,风趣地讲述历史故事。 光阴驻留,往事如昨。千年前的事今朝再读,依然清晰如星斗。 精彩页 第一节 “磨人”的父子俩 建安十五年(210),陈留尉氏。 孤寂的夜,散发着孤寂的光, 清冷的屋子里,昏暗的灯光打在一个人身上。 他叫阮瑀,字元瑜,年轻时曾拜在蔡邕门下,因得名师指点,文章写得颇为风流简约,精练老到,曾闻名于世。 阮瑀是一个悠闲的人。 他做任何事都很悠闲。 现在的阮瑀,就在很悠闲地品茶。 他的妻子却愁眉不展,一面轻轻拍打着刚出生的阮籍,一面叹道“这都要大祸临头了,你居然还能坐得住。” 阮瑀咂了一口茶,笑道:“什么祸?我怎不知?” 妻子望向浓浓的夜色,神色复杂地道:“我听说,昨日曹操在城门口贴了一个告示,要什么唯才是举。我还听人说,你就是他网罗的首批人才之一。” 阮瑀淡淡地笑道:“他传唤我多次,何曾得手?只要我不去,定不能拿我怎么样。” 妻子低眉道:“人家是丞相,你不去,自有法子对付你。” 阮瑀意味深长地笑道:“夫人请放心。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自有办法。” 他的确有办法。 他的办法就一个字——躲。 为了不给家里添乱,他每天都在外面过夜。 他遇见曹操的人就藏,藏不住了,才很从容地上前行礼遭“诸位辛苦。烦劳回禀丞相,就说寒门添子,事务繁杂,过些日子,小人一定答复。” 答复只是缓兵之计。 他又开始了漫长的游击战。 某日,山中清风如雨,花开满野。阮瑀正和几个友人踏青,忽然听到一阵短促的马蹄声。友人说,好像是曹操的人马。阮瑀知道大事不妙,赶忙遣散友人,自己则往山顶跑去。 巍峨的山麓之下,曹操急急勒马,用豪迈的目光环顾四周,大声道:“阮先生,孤知道你在里面。孤求贤心切,还望先生见孤一面。” 无人回应。 徒留余音盘桓。 戛然之后,那爽朗的笑声又道:“从前,孟公绰担任晋国赵、魏两家的总管,世人都认为那是大材小用,屈才。可让他担任滕、薛小国的大夫呢,又实不堪大任。如此看,只有清廉的人才能用,断不可靠。否则,齐桓公如何称霸诸侯呢?孤认为,凡是人才,统统可用!” 雄音激荡,开山劈石。 末了,曹操再度霸气地说道:“孤要一统天下,就要网罗四海群英。无论是何人,只要有才,孤便用他们!这也是孤下达《求贤令》的目的,阮先生不会不知吧?今日,孤要亲自请先生下山!” 须臾。 幽幽山林之中,忽而响起整齐划一的呼号,气沉丹田,震天撼地:“曹丞相请阮先生下山!曹丞相请阮先生下山!……” 如此激荡的声音,阮璃不会听不到,但他不会发声,因为发声意味着暴露。 半个时辰过后。 那个雄霸天下的声音又响了起来,笑道:“如果先生在山上迷了路,孤不妨帮先生一把!”说着,大手一挥,喝道,“放火,烧山!” 蔚蓝的天际之下,火光熊熊燃起。 阮瑀退避无路,又不想草草死了,只能灰溜溜地下山。 他纵然是万般不情愿,也要装作很情愿的样子,向曹操行礼道:“丞相果然高明。知道小人迷路,特意点一把火引导小人下山。” 曹操笑道:“哎,这可不是孤的功劳。这是先生聪明,见了火,就知道逃。” 阮瑀知道是挖讽,还是怯怯地道:“是,小人感谢丞相救命之恩。” 曹操笑道:“既然感谢,就得有行动吧?这样,请先生随孤回去,助孤成几件大事。事成之后,定不会亏待先生。” 话都到这个份儿上了,阮瑀敢说一个不字吗? 他不敢。 他终究是怕了。 在传统中国人的骨子里,很多人巴不得做官,因为那是光宗耀祖唯一的捷径。 阮瑀就不同了,他是赶鸭子上架,淫威之下做了官。然而,也多亏了曹操,阮瑀才有了后来的辉煌,成为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 父亲是曹操身边的大红人,阮籍的童年自然风光。 他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直到三岁父亲因病去世,显赫的家室依然照耀着小小的阮籍。只要提到父亲的名字,谁都会恭恭敬敬,顶礼膜拜。 可父亲的名声再大终究是父亲的,与自己何干? 阮籍不喜欢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所以在三十三岁之前,几乎都没有入过仕。三十多年来,他都是闷在家里,苦读诸子百家、诗词歌赋,也常击剑、抚琴。 只盼望,有朝一日,卧龙终得水,翻江立乾坤。 当然,阮籍也很清楚,时日不到,再好的机会也强求不得。 他愿意等,多久都无所谓。 正始三年(242)的一天,阳光明媚,春暖大地。 叔公阮武急匆匆地来找阮籍。 其实,阮武经常找阮籍谈话,并不稀奇,但这一次比较特殊。 阮武是阮瑀的族兄。 自阮瑀去世后,阮武就承担起照顾阮籍的诸般事务,教他读书习字,还帮他物色名师。为了阮籍,这个叔公操碎了心。因而,阮籍很敬畏阮武,也曾一度把阮武当父亲看待。 阮武见了阮籍,语重心长地道:“籍儿,你今年三十一岁了,是时候出去历练历练了。” 阮籍淡淡地笑道:“叔父莫急,时机不到,等几年再说吧。” 阮武不悦道:“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