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对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的解读,探寻雅典帝国兴衰的原因。雅典历经多次改革,民主制逐渐形成规模,但随着国力日颓,雅典民主又不断蜕化。其散而不崩的关键,在于有一个英明的“第一公民”主持大局,如伯里克利。民主制的成败、帝国的兴衰,取决于平民与领袖之间的张力的调适,而这一对立在现代政治实践中的面貌,即如何平衡“人治”的效能和“法治”的稳定。修昔底德没有直言自己对雅典衰败根源的理解,反而告诉我们要勇于面对真实历史,不可沉溺于追逐理论“幻觉”。本书在阐释文本的同时,大量穿插对雅典政治体制变革过程的背景介绍,使雅典历史以更加鲜活和丰赡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任军锋,1971年生于陕西淳化,2001年获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学理论、西方政治(思想)史、美国政治等,著有《地域本位与国族认同》(2004)、《民德与民治》(2011)等。 目录 缘起 修昔底德与我们 第一章 希罗多德的“故事流” 一 “历史之父”的“历史” 二 帝国的困局:对外扩张与政体选择 三 天神与凡人:理性之力的阳刚与命运之歌的悲凉 四 生—死、兴—灭两茫茫 第二章 战争记忆与雅典帝国主义 一 城邦的世界:和谐的田园?抑或血腥的战场? 二 雅典:从委曲求全到扬眉吐气 三 雅典作为“希腊的救星”:新帝国的战争记忆 四 贫穷而得享自由,奢侈而遭受奴役 第三章 雅典帝国与雅典民主 一 地米斯托克利与雅典帝国 二 雅典:民主之术与僭主之术 三 政敌负我,我岂负国? 第四章 修昔底德的“悲剧诗” 一 悲剧诗人修昔底德 二 “修昔底德陷阱”:战争与和平的悖谬 三 “背面战场”:作为政治理论家的修昔底德 第五章 雅典帝国“双城记”——两个同盟、两种制度 一 希波战争:雅典帝国事业的动力与羁绊 二 提洛同盟vs.伯罗奔尼撒同盟:两个联盟及其遗产 三 平民政体vs.寡头政体:两种制度及其意义 四 雅典帝国:修昔底德的“悲剧英雄” 第六章 帝国转型与时代人物——尼西阿斯与克里昂 一 雅典政制:从“城邦共和制”到“帝国民主制” 二 民主帝国的“传统”与“现代”:尼西阿斯与克里昂 三 政治人物,该如何评价? 第七章 民主帝国与政治人物——亚西比德的“叛国”与“爱国” 一 赫耳密神像案:一项被坐实的莫须有罪名 二 雅典帝国路线图:从伯里克利到亚西比德 三 雅典人的“不仁”与亚西比德的“不义” 附录Ⅰ 我们为什么要读修昔底德? 附录Ⅱ 修昔底德:阅读指津 附录Ⅲ “民主式”帝国与“贵族式”帝国——古典西方政治史论 一 祖述希腊,宪章罗马 二 雅典“民主式”帝国 三 罗马“贵族式”帝国 四 罗马革命:旧共和与新君政 修订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