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韩愈/李长之作品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李长之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传记。韩愈作为中唐韩孟诗派的开拓者、古文运动的领袖、儒家思想承前启后的大儒,在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上拥有崇高的地位。李长之先生根据大量史料,重新梳理了韩愈的人生历程,深刻阐述了韩愈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为读者全景展现了一代思想家、文学家韩愈辉煌而又充满坎坷的一生。在书中,李长之从韩愈的人格进行分析,认为韩愈“人格一面是卫道,是严肃;但另一面却又热诚、温和,甚而幽默”,因此可以称韩愈为是“幽默的卫道者”。 作者简介 李长之(1910-1978),初名李长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山东利津人。于北京大学预科甲部毕业后,转入清华大学,初习生物,继攻哲学。其治学以有自然科学之条理奠其基础,哲学之超越精神扩其眼界,故思想缜密而不拘滞,所涉学术范围极为广泛而在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尤深。先后任教于京华美术学院、云南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著有《鲁迅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韩愈》《迎中国的文艺复兴》《苦雾集》《梦雨集》《陶渊明传论》《中国文学史略稿》《李白》等。《孔子的故事》是他写给青少年的通俗读物,也是他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目录 一 导言 二 籍贯和先世 三 嫂嫂、侄儿、乳母 四 游学京师 五 考场失败 六 挣扎 七 东行 八 初入仕途 九 徐州小住 一〇 再度西上 一一 四门博士 一二 《送孟东野序》 一三 阳山之贬 一四 郴县著书 一五 北行途中 一六 国子博士 一七 分教东都 一八 进学解 一九 淮西用兵 二〇 《谏迎佛骨表》 二一 宣抚镇州 附录 一 原道 二 原性 三 原毁 四 读荀 五 师说 六 画记 七 重答张籍书 八 答李翊书 九 送李愿归盘谷序 一〇 祭河南张员外文 一一 祭柳子厚文 一二 祭十二郎文 一三 平淮西碑 一四 毛颖传 用浪漫的笔触写韩愈的传记——说长之先生的《韩愈》 从韩愈到李商隐 韩愈的《石鼎联句诗序》《毛颖传》 长之自订年谱 李长之传略 序言 在我所写的书之中,恐 怕再没有比这本更坏的了, 我写完了时不禁这样想。因 为,我答应写此书时虽然是 在今年五月初,但六月一开 始,即接到母亲的信说病了 ,便立刻乘汽车赴绵阳,去 看她并接她。来是水程,到 达时已是七月。水程是相当 危险的,有一次夜间狂风雨 大作,船已漂在江心,顶篷 都被吹去了,我自忖大概到 了生命的尽头,却幸母亲和 三弟终于随我安全地到了重 庆了。很可纪念的是,一部 《韩昌黎全集》却也就在水 程中读了一过。七月中又为 安家忙,天也热,竟未能着 笔。八月要动笔了,但想到 所写的《司马迁评传》还有 些头绪急待发挥,因而先抽 空写了《史记各篇著作先后 之可能的推测》一长文。九 月的前半,则为要晓得韩愈 在整个古文运动中的地位, 以及古文风格的整个演化, 乃把《古文辞类纂》又从头 到尾一页一页地翻读了一遍 。所以事实上本书乃在九月 十八日才正式动手,费了十 四天工夫,在十月二日写完 。照我平常写东西的习惯, 是不大预计日程的,只让作 品自然地写出:我正在写的 司马迁就是如此的,说不定 半年、一年、三年、五年呢 !可是这次却因为几次缓兵 计都失败了,交卷期迫,于 是只好不暇让作品自然地得 到它的面貌。——然而不是 有人说文章是逼出来的吗? 急就章也不一定比经营多少 年的差呀!那么,我又多少 可以解嘲了。况且本书至少 为韩愈也昭雪——或者发掘 了不少,如他之急于求进是 在早年穷困之际,虽急于求 进,但得仕之后却也未尝不 为国为民尽了忠,而且也并 不恋栈。《原道》一类的论 文,撇开逻辑问题不谈,撇 开佛、老之本身的思想是否 毫无价值不谈,而在文化史 上,以及在儒家的根本入世 精神(包括重在社会组织与 社会组织中各分子的职责) 上,却自有它不可动摇的价 值与意义。他的人格一面是 卫道,是严肃;但另一面却 又热诚、温和,甚而幽默。 他的文章,在根底上是“碑” 的精神,所以写那么些墓志 铭并非偶然,也并非全为谀 墓之作;至于表现在《原道 》《谏迎佛骨表》等中的韩 愈固然是真的面目,但表现 在抒情诗、不经意的信札, 或者遣兴的滑稽之作如《送 穷文》《毛颖传》《进学解 》等中者,也许更真些。我 不能说在什么时候自己再写 一部较佳的《韩愈评传》, 不过相信,就是写,也还是 以这些为基础而已。最后, 我却忽然想到司马迁所谓“ 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 ,好语仁义,亦足羞也”, 以及韩愈所谓“有圣者为之 依归,而又有箪食、瓢饮足 以不死,其不忧而乐也,岂 不易哉”。我自愧是做不到 贫而无怨的,更做不到贫而 乐,在这衣食不足温饱之际 ,愁米、愁柴就把精力耗光 了,因而还忍对自己的作品 要求太苛吗?于是,这本可 以汗颜的书也就壮了胆子呈 现在读者跟前了。——却希 望读者多多加以指正! 三十三年十月二日,夜 雨淅沥中,长之记。 重校修改过一次,又觉 得本稿尚不如想象中之坏, 可笑可笑。 十月四日,再记。 导语 全景展现“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跌宕传奇人生。 李长之直系亲属,女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于天池、女儿九三学社中央社史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书亲自作序推荐。 书中还收录了韩愈的文章,由于天池、李书做注,方便读者阅读。 书评(媒体评论)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 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 地之化,关盛衰之运。 ——苏轼 韩愈的散文,气势充沛 ,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 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 具有多样的艺术特色。 ——钱仲联 长之是有天才的人,思 想极为活跃,但不受任何方 面的绳墨的约束。 ——季羡林 从前讲凡有井水之处, 即能歌柳词,我说中国凡有 报纸刊物的地方,都曾刊有 长之的文章。 ——吴组缃 精彩页 一 导言 韩愈,这在过去读文章的人看来,是多么煊赫的名字!在五四时代,又是多么招骂的目标!然而真正的韩愈如何,是一般人所模糊的。我们需要明白他的真面目! 他的生年是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七六八年),死在穆宗长庆四年(公元八二四年),一共活了五十七岁。 在他这五十七岁的生涯中,我们似乎可以分为四个段落:从一岁到十九岁,可称为他的幼年时代,这划分是以他始至京师(那时的长安)为段落;从十九岁至二十九岁,乃是他的游学时代,终止于他的始宦之年;从二十九岁到五十一岁,是他的成熟时代;以潮州之贬,作为他第三时期与第四时期的分界,从五十一岁到五十七岁,是他的晚年。 二 籍贯和先世 说也奇怪,韩愈虽是一个河南人,但他仿佛一生和广东有缘似的,一共到过三次。这三次的广东之行,就仿佛他一生的进行曲中的节拍。 原来他的籍贯是河南省内、黄河以北,现在称为沁阳的地方,当时称为河阳。他自己老说归河阳,或到河阳去省坟墓,以及在他五十三岁的时候,他的第四个女儿名叫挈的死了,他于是“归女挈之骨于河南之河阳韩氏墓葬之”,都证明这里是他的老家。 平常有一个误会,是说他是邓州南阳人,这是因为当时有两个南阳:一个是河南的西南部,就是所谓邓州南阳;一个是河南的北部,这是所谓河内南阳,也就是河阳。后者才是他真正的故里。 平常又有一个误会,是说他是昌黎人,后人甚而已经很普遍地称他为韩昌黎了。其实,昌黎也有好几个不必说,韩愈根本与昌黎的韩氏并不是一脉。这误会的来源是韩愈的自叙。至于他在自叙中为什么不称自己的真正地方南阳而称昌黎呢,朱子已经觉得“不可晓”。朱子说也许是姓李的就一定说是陇西李氏,说姓刘的就一定说是彭城刘氏之类吧。朱子这话很有道理,但还没有说到更透彻的地步。现在我们得读陈寅恪先生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就晓得原来在唐初有一种继承北周以来的谱系上的故意的大改造,在当时是故意,到后来却也就信以为真了。所以当时所谓某姓出自某地,并不要太重视。 至于韩愈的先世,照我们现在所知,我们只晓得韩愈的七世祖是韩茂,曾在后魏有功,封为安定王(这是根据宋祁的《新唐书》中的《韩愈传》这样说的。假若根据李白所作《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则韩茂应为韩愈的八世祖;然而李白的文中又缺着韩愈的七世祖,不知是诗人弄错了,还是史家粗心)。这位韩茂曾做过尚书令、征南大将军,可以称得起一位大官。 韩愈的六世祖是韩均,做过金部尚书。五世祖是韩睃,做过银青光禄大夫、雅州刺史。雅州就是现在四川的雅安。 韩泰是韩愈的曾祖,做过曹州司马。 现在说到韩愈的祖父韩睿素了,他做过朝散大夫、桂州都督府长史,不过早死了。把韩愈的父亲韩仲卿和三位叔父抚育长大的,是他的祖母钱氏。这是一位贤母,使四个儿子都有所成就。其中尤以韩云卿为最能文章,又有智谋,做过监察御史,当时还有张子房之称呢。说不定韩愈的文才就是受了这位叔父的感染。 他的父亲韩仲卿则是老大,当过好些地方的县令,也是一位干才。大概韩愈之实际方面的才具,或者就是有受父亲的一点遗传了。很可以作为文坛佳话的,是大诗人李白曾为韩仲卿写过一篇《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是当他在武昌做县令去职时所作。文中称他:“未下车,人惧之;既下车,人悦之。惠如春风,三月大化。奸吏束手,豪宗侧目。”可见不但有德,而且有威。 李白死在公元七六二年。他没料到只过了六年,为他所赞扬的这位武昌令,就生下一个和李白自己差不多一样才气的文坛盟主了。 李白赞扬过他的父亲,这是韩愈的幸运,然而韩愈不幸的是他父亲死得很早,在他三岁时,已经做了孤儿。 在幼年时代,负起养育这位天才儿童的责任的,先是他的老兄韩会,后是他的嫂嫂郑氏。柳宗元作的《先友记》上说:“韩会……善清言,有文章,名最高,然以故多谤。”可知他这位老兄,也颇有和韩愈相似之处。 在韩愈八岁时,随着这位哥哥离开河南,到过陕西。到了他十岁时(大历十二年,即公元七七七年),韩会因为受了宰相元载受诛的牵连,把担任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舍人”的官丢了,贬为韶州刺史。韶州就是现在广东的曲江区,在粤汉铁路上。韩愈当然随着到了韶州。这便是他第一次到广东的来由。 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