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旧迹新痕(中俄美术交流史话)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作者 | 晨朋 |
出版社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时间为主线,记述了自18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中俄两国美术交流情况,包括不请自来的俄罗斯美术家、请进来的俄罗斯美术教育家(马克西莫夫油画培训班、克林杜霍夫雕塑培训班)、来华美展交流、在华俄罗斯美术作品收藏等,以及派出学习俄罗斯、西方美术(三代留苏、留俄生)等重大历史事件。全书以生动的文字,对中俄两国间美术交流的历史轨迹进行追寻、爬梳,以充分展现两国文化交往的一个微小侧面,对进一步丰富中俄美术交流,增进两国人民和美术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简介 晨朋,女,1933年生于河北省易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俄苏、东欧美术卷主编,《美术》杂志编委,《20世纪外国美术丛书》(9卷本)主编。 主要学术著作:《20世纪俄苏美术》、《20世纪意大利美术》、《20世纪西班牙美术》、《苏联当代油画》、《苏联画家十人集》、《苏联现代雕塑》。主要译著:《美国美术史》。 目录 一 早期来华的俄罗斯美术家 随同东正教使团来华的俄罗斯画家 “新艺术”伴随中东铁路而来 旅行中国的俄罗斯美术家 二 去国怀乡的俄侨画家 俄侨创办的美术工作室 俄侨在华举办美展 俄侨创办的美术报刊 三 从俄侨画室走来的中国画家 韩景生 孙云台 高莽 四 毁而再立的普希金纪念碑 五 20世纪30年代中苏美术家的交往 列宾美术学院第一位中国学生李铁根——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旁听生胡蛮 鲁迅——引进苏联版画第一人 徐悲鸿携中国画展访问苏联 六 留苏潮里众学人 派出人员的构成 列宾美院话当年 七 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 罗工柳主持的“油画研究班” 八 克林杜霍夫雕塑训练班 刘开渠主持的“雕塑研究班” 九 版画两家竞收藏 “阿翰林”与中国年画 孙以煜经商得画 十 全景画的引进 十一 俄苏美术作品在华展览 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 18-20世纪俄罗斯油画作品展 苏联美术家作品展览会 俄罗斯美术百年巡礼 俄罗斯艺术展览馆及其藏品展 列维坦及其同时代画家风景画展 青岛城市美术馆的展览 上海梅尔尼科夫美术馆及其展览 《伟大的中国》美展 “俄罗斯艺术300年”——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珍品展 上海苏俄造型艺术博物馆 韩建民中俄油画收藏馆 黑河中俄艺术陈列馆 黑龙江同镇艺术博物馆 鼓浪屿列宾美术馆 卫国战争题材美术作品展——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中俄国际美术馆 大连309美术馆 帝国之路——18-19世纪俄罗斯艺术展览 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珍品展 崂山美术馆 演绎敦煌——俄罗斯画家画敦煌系列油画专题展 俄罗斯画家作品展 列宾美术学院五任院长作品联展 西多罗夫、科瓦利丘克艺术展 一路守望,对话未来——纪念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油画家作品联展 在那遥远的地方——俄罗斯艺术家伊·萨文卡油画写生作品展 十二 在苏俄举办的中国美术作品展 中国艺术展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展览会 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上的美展 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 “开放的中国艺术”展览会 邱笑秋中国画展 “历史的记忆”画展 中国美术作品展览 中俄青年艺术家作品联展 “共同的艺术”美术作品展 十三 中俄美术家互访 苏联美术家访问中国 中国美术家访问苏俄 中国美术教育代表团访问苏联 “中俄国家年”中的互动 互访期间有造像 十四 重现的留学俄罗斯热 热度引发思考 梅开二度 法明画室的女弟子 师生情深 雕塑系里三人行 苏里科夫美院的留学人 十五 繁盛一时的短期授课 梅尔尼科夫重启来华路 布里奥克两度讲学艺术研究院 卡留塔讲学留画集 贝斯特罗夫授课鲁美逾月 文博会上克拉夫佐夫成绝响 布洛欣现场演示 特先科活力十足 十六 研究对方的美术理论家们 十七 附录 人名译名中外文参照表 主要参考书目 序言 我们现在所说的美术, 通常包含油画、雕塑、版画 等,分门别类,都属视觉艺 术的范围。排在首位的,当 推油画。 油画,早年称之为西洋 画。它不是中国的原产,乃 从国外引进而来,由落地而 生根,历经三百余年,才有 今天。它的发源地本在欧洲 ,过去说起油画的舶来引进 ,多半要讲欧洲的意大利和 法国。这个说法没错,欧洲 是源,中国是流。不过,若 就中国一方而言,油画引入 的渠道,除去欧洲,还有日 本和俄苏两途。尽管这两个 国家不是油画的源头,可在 数百年前,对尚不知油画为 何物的中国人来说,当时把 它视作一个来源,亦在情理 之中。油画如此,现代美术 中的其他画种,如现代雕塑 、现代版画等等,亦相仿佛 。一句话,它们之中,经过 二手传递而来的成分,确实 不小。悠长蕴深的中国美术 ,好像花园里的一株砧木, 可以这样说,无论哪里来的 接穗,都可以在它上面嫁接 ,得到它的滋养,开出新花 ,结出新果。应当说,如今 的中国画坛,正是经过这种 多重嫁接、杂交之后结出的 果实。昔时远矣,现代美术 走来的轨迹,依稀可以辨认 。本文抛开欧洲、日本不谈 ,单把俄苏与中国之间的美 术交往闲话一回,无非一些 陈年琐事,实不足以谈史, 读者只当一些故事听听,也 就罢了。 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 中国与苏联的蜜月时期,两 国之间曾经有过一段频繁入 微的文化交往,美术交流, 则是其中的一个小微侧面。 至后来,完全停摆断绝。斗 转星移,世事变幻,进入21 世纪以后,中俄美术交流梅 开二度,民间和专业人士, 又复你来我往,续接前缘, 其规模盛况更胜当年许多。 今昔两瞥,引发了我对这个 话题的兴趣,这是显而易见 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眼 下的中国主流画坛,种种景 象表明,它与当年的交流显 然因果相连,业内人士,对 这一点似乎也颇得共识。如 果这个看法不错,那么,今 天一波新的、更为热络的交 往接连而来,又会给明天的 中国画坛带来些什么影响呢 ?果有因,因有果,这一点 似乎也颇值得关注和思考。 以上两点,是促使我抓紧这 个话题的动因。 我把中国、俄苏两国间 美术交流的历史轨迹,尽力 追寻爬梳一回,不揣愚陋, 拿出来就教于同行、读者。 说到有关现状的部分,我因 年迈迟钝,足不出户,所知 所见少而又少,挂一漏万的 地方,肯定少不了,盼望得 到年轻朋友的指正和补充。 晨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