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进入20世纪后,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将现代中国研究纳入汉学研究中,拓展研究方法和内容,倡导学科交叉。海内外学人采取不同的研究进路,目的都是找寻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之真谛,殊途而同归。“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自2013年起,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启动“新汉学计划”,助力培养汉学与中国研究青年人才。他们不远万里“问道中国”,以多样的国际视野和独特的个体经验观照中国,栽汉学之新苗,成思想之化育。本书邀请了18位“新汉学计划”博士生和他们的中国导师,讲述他们与中国和新汉学结缘的故事,呈现他们的学术发展之路。 目录 魏离雅:双面共生 导师寄语:新汉学的践行者/魏坚 冯海城:古典与现代的再遇见 导师寄语:祝贺“新汉学计划”博士冯海城荣获第十五届中华图书特殊 贡献奖/王宁 杜迪:走好喀麦隆汉语教学推广之路 导师寄语:一个有远大抱负的年轻人/李宇明 柯裴:从记者到学者,走进那个“中国星球” 导师寄语:印象柯裴/潘维 阮国生:异国求学七载路,铅华洗尽终见“金” 导师寄语:让一切都回归历史的真实/包伟民 区吉民:人生到处知何似 导师寄语:寄语我的外籍学生/温铁军 希氏红绒:我的汉语情缘 导师寄语:山水相依师生缘,“新汉学计划”是纽带/吴勇毅 何娇霞:纵横之间——一位美国汉语教育女博士的修己与达人 导师寄语:尽心尽力,乐在其中/徐勇 高山:学术之路漫且艰,来华惜缘奋书卷 导师寄语:“新汉学计划”架桥,中外师生共筑学术路/杨尔弘 谢依伦:“新汉学计划”助力《红楼梦》在马新传播“进行时” 导师寄语:“红学”下南洋/孙之梅 夏小雨:同“道”中人 导师寄语:“新汉学计划”——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王博 安然:乐身亦忧国何地不安然 导师寄语: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孙德刚 庄秀玉:源理·礼圆——一位泰国汉语教师的中国情缘 导师寄语:徜徉在中泰语言和文化之间/张红玲 寿酣: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导师寄语:为中法高等教育友好合作和学术交流共谱佳话/何建明 胜丽:寻迹丝路———直在路上 导师寄语:寻找中外语言在“地名上的汇通”/柳若梅 凯琳:漫步于建筑与历史间 导师寄语:我的学生凯琳/周晓虹 廖朝骥:将学问植根于现实 导师寄语:我的学生廖朝骥/李一平 卡斯:学在中国——记忆、现实与思考 导师寄语:我与卡斯/李一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