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安坊上回族语言变异与身份认同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董洪杰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在西安城市化加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采用社会语言学调查方法,描写坊上社区的语言生活和坊上话的结构特征,考察坊上人对坊上话、西安话和普通话的认知和语言意识,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究坊上回族的社会属性、变体选择和身份认同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书将坊上回族汉语变异现象置于民族志社会语言学研究范式之下,从坊上回族对变体的认知、选择、社会意义的获得等角度,探究坊上回族语言变异和身份认同的关系,试图在图符化模型和指向层级理论指导下回答以下问题:第一,坊上社区存在哪些语言变体?坊上回族对这些语言变体的知晓情况、语言态度和认同如何影响其对变体的认知?第二,在宏观层面,坊上回族的社会属性与其变体选择模式存在何种对应?哪些变异形式参与了坊上人的身份认同构建,有何规律?语言变异——身份认同——社会因素三者如何被统摄于言语行为之中?各自的地位及作用如何?第三,在微观层面,坊上回族在识别和使用tf声母的三种变异形式时受哪些因素影响,声母变体如何在坊上回族的语言行为中获得特定的社会意义并参与构建身份认同?
作者简介
董洪杰,西安文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约克大学访问学者,西北语言文化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和国际中文教育。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语委科研项目和西安市社科项目各1项。近年来在《语言文字应用》《中国语言战略》《中国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及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SCI、CSSCI等学术论文20余篇。在《人民日报(英文版)》《语言文字周报》《世纪报(Shekulli)》《每日新报(Gazeta Dita)》等国内外主流媒体上发表中国文化和国际中文教育相关文章多篇。
目录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坊上人社区
1.2 城市化进程中的坊上人社区
1.3 坊上人
1.4 坊上话——变化中的语言共同体
第二章 研究概述
2.1 研究现状
2.2 研究价值
2.3 研究方法
2.4 理论框架
第三章 坊上语言生活及坊上话
3.1 坊上的语言生活
3.2 坊上话的语音
3.3 坊上话的词汇
3.4 坊上话的语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体的认知与语言意识形态
4.1 坊上话的识别和认知
4.2 变体识别分析
4.3 变体的认知和语言意识形态
4.4 语言意识形态差异维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宏观变体选择与身份认同
5.1 变体的主要类型
5.2 变体影响力强度计算公式
5.3 语言变体影响力强度的总体特征
5.4 变体选择与语言态度
5.5 变体选择的社会特征
5.6 称谓语选择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声母变异与身份认同
6.1 概述
6.2 坊上话声母的识别和认知
6.3 微观变体的认知、选择与身份认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变体的认知、选择与身份认同构建
7.1 变体社会意义的形成与身份认同
7.2 变体社会意义的认可、传播与身份认同
7.3 三元变体组合与二元价值对立
7.4 语码和社会规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坊上皮钦语参与观察研究记录简表
附录二 坊上皮钦语快速匿名调查记录简表
附录三 坊上语言变体认知测试情况说明
附录四 访谈转写信息清单
附录五 坊上人语言使用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六 声母变体认知测试情况说明
后记
序言
社会语言学方法论的一大
特色是量化分析和质性研究
相结合,主要调查方法有观
察法、访谈法、测试法、问
卷调查法等。每一种方法都
有特定的作用,同时也都有
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观察
法适合发现问题,但很难用
于全面系统的调查;访谈法
尤其是深度访谈法有助于获
取典型案例和调查对象的真
实想法,从而得到定性结论
,但难以获取调查群体的整
体数据,无法在量化分析基
础上得出一般性规律或结论
;测试法虽然可以获取小样
本量的测试数据和定性结论
,但难以获取大样本量数据
,并得出整体结论;问卷调
查法通过抽样获取代表性样
本,获得能够推及调查群体
整体的量化数据,概括一般
性规律,但难以获取典型案
例和调查对象真实想法的质
性材料,从而影响结论的深
度。一项研究如能综合运用
上述多种调查方法,则可达
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之效
果,从而实现量化分析和定
性研究的有机结合。董洪杰
教授的《西安坊上回族语言
变异与身份认同研究》即是
这样一项有益的探索。
语言社区(言语社区)是
社会语言学调查的基本单位
,同一语言社区内部成员在
拥有共同交际模式、语言使
用心理和认同取向的同时,
还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差异
的社会交际模式和心理认同
特点,这些都会导致语言社
区内某种语言变体产生特殊
的变异现象,双语多语或双
言多言社区更是如此。因此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描写特
定语言社区的语言生活,选
择典型的语言变异项目,分
析同一语言社区内部不同语
言变体、变异项目特点及其
功能分布,能够为语言变体
和语言变异研究提供语言使
用以及相关的社会和心理背
景、解释依据,从宏观和微
观结合的角度客观描述语言
社区内部成员的语言实践及
其与语言结构变异项目的互
动特点和规律,从而预测语
言变体的发展趋势。
西安市既是历史古都,又
是现代化都市,居民来源和
构成复杂,人员流动频繁,
语言和方言接触在所难免。
老城区坊上“回民街”及其美
食,吸引了大量来自国内外
的游客,成为网红打卡地。
世代居住在坊上的老西安回
族“围寺而居”“依坊而商”,
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宗教社区
和以坊上话(回族汉语)为
主导的语言共同体。坊上社
区地域范围虽然有限,但受
历史、宗教和区域等多重因
素影响,语言生活丰富多样
,坊上话、西安话(中原官
话关中片东府话)、普通话
、坊上皮钦英语、经堂语等
不同变体在社会交际中具有
功能互补性。
在坊上语言共同体中,普
通话、西安话和坊上话是三
种主要变体,皮钦英语和经
堂语是特定交际场域使用的
特殊变体。普通话是法定的
国家通用语,有丰富的书面
语和严格的规范标准,具有
权威性和规范性。多数坊上
人通过学校(包括幼儿园)
教育习得,使普通话成为典
型的“高变体”。坊上话具有
本土化的语音、词汇和语法
形式,是坊上回族从小习得
并在家庭和日常交际场合使
用的变体,属坊上社区的“低
变体”。西安话是西安市强势
方言,有整理过的语音和词
汇规范形式,其权威性居于
普通话和坊上话之间,可看
作坊上语言社区的“中变体”
。由于坊上以外地区广泛使
用西安话,坊上回族很容易
受西安话的影响,因此,坊
上话与西安话相似度高,成
为西安话的民族变体形式。
坊上话既保留了历史上回族
先民的源语言成分(包括阿
拉伯语、波斯语词汇),又
受复杂语言接触因素影响,
形成了与西安话音位系统、
音调特征等不同的特点。坊
上社区的皮钦英语和经堂语
则是两种特殊场域使用的变
体形式。依托西安历史文化
名城的优势,坊上“回民街”
在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著名
旅游景点。坊上商业街经营
清真饮食、服饰、古玩和旅
游纪念品,一年四季生意红
火。绝大多数坊上营业者没
有接受过正规外语教育,他
们在与外国游客30多年的语
言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混合着汉语和英语的“坊上皮
钦英语”。经堂语是回族经堂
教育使用的语言,在坊上已
沿用数百年,是融合阿拉伯
语、波斯语和不同历史时期
汉语词汇、语法特征的混合
型变体形式。
由上可知,坊上语言社区
是难得的语言生活与语言变
异的理想调查点。董洪杰教
授的《西安坊上回族语言变
异与身份认同研究》在描写
坊上社区语言生活和坊上话
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考察坊
上回族对坊上话、西安话和
普通话的语言态度和语言认
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考察坊上回族的社会属性、
变体和变异项目选择及其语
身份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研究的突出特点是综合
运用了多种田野调查方法,
体现了量化分析和质性研究
的有机结合。具体而言,本
研究的田野调查主要分两个
阶段:第一阶段从民族志社
会语言学的观察和访谈入手
,进入回族的日常生活,了
解制约回族语言行为的生活
方式和语言认同特点;在实
地调查语料的基础上,描写
回族语言变体的结构特点,
并据此确定回族语言变体的
变异项目。第二阶段通过测
试法和问卷调查法获取变异
项目社会分布的量化数据。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观察和访
谈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