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容安馆札记谈艺录 |
分类 | |
作者 | 焦亚东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以文论内容为专题对《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进行整理和和研究的著作。《容安馆札记》作为读书笔记,内容虽然驳杂,但其重心乃在“谈艺”,本书重点摘录了其中直接的、相对完整的探讨文艺理论问题的内容,也包括少部分虽未直接论及但结合钱著可从中提炼出文论观点的内容,然后在校注、读解的基础上,结合钱锺书其他学术著作对这些精辟独到、启人心智的谈艺之见进行了阐发。 作者简介 焦亚东,1966年生,河南西平人。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苏州大学、宁夏大学硕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武汉大学博士后,台湾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批评学、比较诗学。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现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成果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目录 说明 一 论《石濑山房诗话》“学识陋甚” 十六 论“露珠儿湿透了凌波韈” 十七 论“立喻之道” 二十二 论诗中色彩对比 二十五 论诺瓦利斯《断片》 二十七 论阎尔梅诗风 三十 论《玉壶春》《倩女离魂》仿《西厢记》 三十五 论锺惺诗 三十七 论谭元春诗 四十三 论言意矛盾 四十六 (一) 论“妙造自然” 四十六 (二) 论“无之为有” 五十一 论“还我未生时” 五十二 论“画水镂冰” 五十七 论“孤芳自赏” 六十 论“自运之难” 六十七 论宋湘诗 七十 论“诗中自注” 七十一 (一) 论“黯淡大家风” 七十一 (二) 论“以雪喻白发” 七十五 论“诗人不可无怀抱” 七十七 (一) 论纳兰容若 七十七 (二) 论“红楼”一词的演化 八十四 论“直译” 八十六 论“文不类其为人” 九十七 论“俳谐之作” 百二 论儿歌童谣 百七 论“尔汝群物” 百十三 论文体递变 百十九 论“一事数喻” 百二十二 论“逼视”与“远眺” 百二十四 论叠字 百三十四 论“绝句不可著大家事” 百四十二 论“一字而两用” 百四十七(a) 论东坡诗取譬 百六十一 论“举公理括其纲要” 百七十九 论“愚民之要术” 百九十一 论“无题”与“香奁” 二百四 论“分喻” 二百十 论“观感价值”与“情感价值” 二百二十 论“隐秀” 二百三十 论“夺胎换骨” 二百四十九 论咏灯花诗 二百五十八 论“机杼相同” 二百六十 论“载恨” 二百八十三 论生离死别 二百八十四 论庾信《愁赋》 三百三 论“钗脱” 三百二十一 论“两桨能吴语” 三百三十五 论“比喻之两柄” 三百五十一 论诗中屡见“策勋” 三百六十九 论“言不尽意” 三百七十七 论“古人诗句犯师兄” 三百八十九 论“日入柳风息” 四百五 论“海月石华” 四百七 论西昆体 四百十五 论《平甫见招不欲往》 四百三十 论邵雍诗 四百三十四 论曾几诗“开诚斋法门” 四百三十八 论《游园不值》 四百四十三 论范成大《州桥》 四百四十六 论“立身”与“作文” 四百五十三 (一) 论翁卷诗 四百五十三 (二) 论高翥诗 四百七十七 论“以俗为雅” 四百八十 论王珪诗如“至宝丹” 四百九十三 论“心同理同” 四百九十六 论“处处有诗材” 五百四十四 论“雨与泪同滴” 五百七十四 论“虽愁苦而词未好” 五百九十三 论“从云气” 五百九十六 论“数峰无语” 六百四(续) 论“天赐句”与“筹算句” 六百十三 论“诗以虚涵两意见妙” 六百十六 论“反仿” 六百三十一 论“倩鸟传书” 六百四十八 论“我手写吾口” 六百五十六 论“熟处难忘” 六百七十 论“忧思约带” 六百八十九 论“隔而不隔” 六百九十八 论《醉公子》“八句五转” 七百八 论“丫叉句法” 七百二十四 论“谈艺不拘一体” 七百二十九 论“塔势如涌出” 七百五十 论“阐释的循环” 七百六十三 论“得句浑疑是旧诗” 七百六十九 论《易》之象与《诗》之象 七百八十 论“一色不辨” 七百九十八 论《红楼梦》之悲剧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一、本书摘录《钱锺书 手稿集·容安馆札记》(以下 简称“《札记》”)中的部分 文论并结合钱锤书其他著作 进行阐发。重点摘录直接的 、相对完整的探讨文艺理论 问题的内容,也包括少部分 虽未直接论及但结合钱锺书 其他著作可从中提炼出文论 观点的内容。 二、本书以“摘录”“注释” “读解”“阐发”为基本体例。 “摘录”先标则序,再列标题 ,标题或从文中摘引,或根 据文意提炼,标题下即为所 摘内容并注明页码;“注释” 仅注与阅读、理解本则札记 有关的内容;“读解”是对所 摘内容基本意思的梳理或概 括;“阐发”则是结合摘录的 内容和钱锺书其他著作所作 的论述。 三、本书在摘录时尊重 原文的完整性,但个别时候 为使语意连贯,以凸显原文 中的文论观点,也会略去其 中部分内容,均以“略—— 注者”“中略——注者”或“下 略——注者”标示,以区别 于钱锺书在文中使用的“略” “中略”和“下略”。 四、本书在摘录时对手 稿中的错讹脱漏一概照原文 誊抄,加注以作说明。如第 六百九十八则引《崔氏夫人 训女文》“莫向人前相骂辱” ,手稿漏一“辱”字;韦庄《 南邻公子》,手稿误作“《 南庄公子》”;《历代诗余 》卷九尹鹗《菩萨蛮》“银 釭烬落犹慵寝”,手稿误为“ 银釭落尽犹慵寝”等,均原 文照录,加注说明。 五、本书对《札记》中 人名、书名、诗题等的注释 ,主要为有助于理解文意, 如第一则中颇多人名、书名 ,但人名仅注“朱彝尊号竹 垞”和“盛远字宜山”,原因 是文中先提及“朱彝尊”和“ 盛远”,后又有“直似并未睹 竹坨《诗综》……”和“宜山 云……”等语;书名则仅注“ 《诗综》于明诗各流派的特 点均有反映”,亦因上文有 称胡昌基“混公安、竞陵为 一派”之批语。此外,为便 于检索,个别地方也会加注 ,如第三十五则引锺惺诗二 十余首,其中先有《雨后灵 谷看梅花》,后又有《雨后 灵谷看梅花》,实则锺惺此 题有二首,故加注说明,余 皆不注。 六、本书在摘录时对《 札记》所引文献或有注释, 盖因钱锺书征引文献常删繁 就简,不求完整,只求达意 ,故加注以作补充。如第十 六则有“实甫、仁甫语皆本 太白‘玉阶生白露’诗化出”等 语,而李白此诗与理解这此 则札记关系密切,故注中全 引,其他与文意无关或关系 不大者则不注。 七、本书所引钱锺书著 作的版本,见“参考文献I” 。脚注中均只注作者、书名 及页码,不再注版本。 八、本书引用《容安馆 札记》(1—3卷)、《谈艺录 》(上、下卷)、《管锥编》 (1—4册),不再注卷(册)数 。《管锥编》第5册为原书 增订部分,引用时标注“增 订”字样。 九、本书正文中,《容 安馆札记》均简称为“《札 记》”;脚注仍用全称。 十、本书在引用钱锺书 著作中的外文时,根据情况 或有取舍,不另注,敬请参 阅原文。 十一、本书所引钱锺书 著作中,《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 》为合订本,引用时仅注引 文的实际出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