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达著的《刑事司法鉴定程序的正当性》选择了刑事司法鉴定程序的正当性作为研究对象,紧密结合当前的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疑难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思考侦查中如何在运用司法鉴定时兼顾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提出完善审判中鉴定意见质证与采信相关程序的建议。其研究成果对于刑事诉讼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均有积极贡献。
陈邦达著的《刑事司法鉴定程序的正当性》围绕如何提高刑事司法鉴定程序的正当性这一核心命题,运用实证和比较研究方法,借助诉讼法学、司法鉴定学等基本理论展开研究。描述归纳了我国刑事司法鉴定运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借鉴法治国家或地区的相关经验,为我国刑事鉴定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言。本书系统阐释了如何提升刑事鉴定启动程序的正当性、如何强化侦查中运用鉴定的正当性、如何增强侦查中运用鉴定在人权保障方面的正当性、如何提高鉴定意见质证与采信环节的正当性等问题。
导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中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之鸟瞰
(一)统一管理体制的探索阶段(2000-2005)
(二)统一管理体制的深化阶段(2005-2014)
(三)改革的经验总结与评述
(四)小结
三、刑事司法鉴定文献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方法
五、总体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提高司法鉴定启动程序的正当性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我国鉴定启动制度的变迁与现状
一、我国历次刑事诉讼法中鉴定启动制度的变迁
二、我国刑事鉴定启动程序的特点
三、我国鉴定启动权的性质
第三节 我国鉴定启动程序的弊端
一、导致多头鉴定、重复鉴定
二、鉴定启动权控辩不平衡
三、对司法机关鉴定启动裁量权的约束不足
第四节 域外鉴定启动程序的比较考察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鉴定启动程序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鉴定启动程序
三、制度比较的结论
第五节 对策与建言
一、学界的主要观点
二、提高鉴定启动程序正当性的几点把握
三、提高鉴定启动程序正当性的具体建议
第二章 强化侦查中运用鉴定打击犯罪的正当性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侦查中的司法鉴定的运用
一、侦查中使用的比例
二、鉴定检样如何收集
三、鉴定意见如何进入案卷
四、鉴定意见被法庭采纳的情况
五、鉴定意见发挥的作用
第三节 司法鉴定在侦查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鉴定技术运用尚不充分
二、鉴定样本的收集保管不规范
三、迷信司法鉴定的误区
第四节 对策与建言
一、进一步提高侦查中的鉴定技术含量
二、规范鉴定样本的收集程序
三、转变对鉴定意见迷信的观念
第三章 增强侦查中运用鉴定保障人权的正当性
第一节 强制采样程序
一、问题的提出
二、我国强制采样的实践考察
三、制度的比较借鉴
四、强制采样的理性思考
五、结论
第二节 鉴定留置程序
一、问题的提出:从邓玉娇案件谈起
二、我国精神病鉴定程序的立法与实践现状
三、精神病鉴定程序的比较考察
四、精神病鉴定程序的理性思考
五、结论
第三节 DNA鉴定数据库的法律规制
一、问题的提出
二、我国DNA鉴定数据库的实践
三、DNA鉴定数据库的困境
四、DNA鉴定数据库的进路
五、结论
第四章 提升司法鉴定意见质证与采信的正当性
第一节 鉴定意见的开示程序
一、问题的提出
二、我国鉴定意见开示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三、鉴定意见开示的制度比较
四、我国鉴定意见开示程序的建立
第二节 鉴定人出庭作证程序
一、问题的提出
二、鉴定人出庭率及出庭效果的分析
三、结论
第三节 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质证
一、问题的提出
二、解读“有专门知识的人”
三、专家参与刑事诉讼的功能和价值
四、专家参与刑事诉讼亟须解决的问题
五、结论
第四节 鉴定意见的采信规则
一、问题的提出
二、美国科学证据采信规则的嬗变和现状
三、美国科学证据采信规则的启示
四、我国科学证据采信的现状
五、我国科学证据采信的前瞻性思考
结语
一、如何提高鉴定启动程序的正当性
二、如何提高侦查中运用司法鉴定的正当性
三、如何提高鉴定意见质证与采信的正当性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