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百科人生(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吴良镛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我的百科人生》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现了国家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极富传奇色彩的百岁人生。他在暮色江南中度过幼年时期,又在战火中辗转求学、参军、立志报国;经梁思成先生推荐,参与创办清华建筑系,教书育人、提携后辈;在国际上用实力争取学术话语权,成为第一个获得“世界人居奖”的中国人;在建筑、规划、园林设计实践中,始终关注中国人的居住环境,最终融汇多学科智慧,创建人居环境科学学科。

作者简介

吴良镛,男,1922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我国杰出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他创建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建立了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模式。运用这一理论,他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圈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目录

第一章 求学

时局动荡,家道中衰

早年教育

抗战爆发,辗转求学

大学学习

第二章 问道

梁思成的召唤

林徽因的最后日子

沙里宁的教诲

李约瑟给我的力量

第三章 报国

安得广厦千万间

投身抗日远征军

辗转归国

保定规划

参与长安街规划的反思

唐山抗震救灾

毛主席纪念堂规划设计

第四章 建筑

《北京宪章》的诞生

建筑创作实践举隅

建筑创作:探索和体会

第五章 规划

城市规划教学的点滴体会

追忆教学用书《城乡规划》的编写

北京城市规划的持续探索

第六章 人居

科学探索的几个领悟

对学科发展的展望

第七章 创业

迈上四个台阶

也谈“创业”经验

何必“清华学派”

百科全书与人居梦想

第八章 求索

道路与方法

学习与创造

师从与择友

选择与坚持

志存高远,身体力行

附录

我所理解的吴良镛先生和人居环境科学 ( 周干峙 )

吴良镛先生的求索 (傅熹年)

潜水观鱼乐 (吴冠中)

吴良镛年表

导语

本书中记录了与梁思成、林徽因、沙里宁、李约瑟等前辈学人的交往,还夹叙了受宗白华、徐悲鸿、顾颉刚等良师的点滴启发,以及好友医学专家吴阶平、数学家冯康的科学精神。
    吴良镛先生书画双绝,精神世界丰富多彩,是集大人文、大科学、大艺术于一身的“百科全书式”巨匠。
   全书回忆了作者早年求学、问道、参军、报国等经历,融汇了从建筑、规划到人居环境科学的学术探索;既有对百科人生抚今追昔的回顾,又饱含对“明日之人居”的无限期待。此外,100余幅吴良镛书法绘画作品、建筑规划手稿和珍贵照片为“向往大师”的读者提供了走近大师的另一扇窗。

精彩页

时局动荡,家道中衰
   

我1922年出生于南京,当时国家正值内忧外患,中国大地战火连连,苦难深重。很小的时候,南京的时局稳定过一阵子。现在看来,是北伐战争结束后的那段时间,当时的《首都计划》在拟定变化中,南京城有不少工程建设,新盖了不少房子,修建了政府大楼,修建了中山陵。为举行“奉安大典”,专门修了中山路,以便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从北京迁到南京。这些建设方面的零碎记忆,对我后来选择建筑专业有些影响。
   

没过多久,时局就变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北,对华北虎视眈眈,汉奸殷汝耕说华北要“自治”。南京也不安宁,我还记得当时在南京日本使馆的一个官员突然“失踪”了,日本就派军舰到下关,解开炮衣准备开战,以此相威胁。后来中国警方在中山陵找到了这个“失踪者”。闹剧被揭穿,“失踪者”被送回日本,此事悻悻收场。1932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又是“一·二八”事变,上海打仗。这样的大动荡接二连三。当时的国际联盟派李顿爵士来南京调查,学生列队欢迎。我住在老城南,要去城北迎接。当时我个子小,跑得慢,还被老师打过耳光。
   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世界经济萧条,很小的时候我常常在报纸上见到“经济不景气”的字样。我家里原来是做缎业生意的,这曾是南京的优势行业。历史上南京丝织业很发达,但在这样的时局下也受到了影响,商铺纷纷倒闭。我家的缎业也凋敝了,当时最多能向云南地区卖一些,因为当地的土司还有些需求。
   

我家居住在城南门谢公祠。在我幼时的记忆中,第一个院子中央的石盆上有荷花,院西南有蜡梅一株,正厅中悬有朱柏庐的治家格言。隐约记得在第三进屋子西侧的一个院子有一棵石榴树;有两口井,一口自用,另一口通向墙外供邻居用。
   

我家过去也有字号,叫“吴德泰”。听我母亲说,我的祖父名吴有禄,号寄梅,做缎业为主。祖父有一个理念——“积财不如积德”。他热心于公益事业,夏季备解暑药、冬季办粥厂,救济穷人,家中大门门联“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祖父还是个社会活动家,1914年,南京曾举办“南洋劝业会”,这是一个很大的国际博览会,目的在振兴实业,我祖父是绸缎业公会的副会长,是社会上的活跃人物,口碑很好。我还记得我四五岁的时候,家里让我去街上买菜,有人指着我说:“这是寄梅的孙子。”
   

听母亲讲,祖父生意好的时候,家里条件很好,我父亲还在念书,祖父希望他在国学上发展。后来祖父去世了,生意垮了,父亲到别家缎号帮着做事,先在“于启泰”,后来又去上海帮一些缎号管账。我父亲每个月寄来20块钱,我母亲又把首饰等物件抵押到外祖父那里,每个月能再多拿17块钱,这样总共37块钱就是全家每月的生活费。我的兄长吴良铸,长我十岁;妹妹吴素娟,小我两岁。一家人每个月靠这37块钱过活,非常紧张。每个月所得要买柴米和其他的生活必需品,包括一桶煤油,晚上点灯,油灯上面还要热菜,此外还有应酬等花销,生活非常困难。靠母亲操持,各事安排得体,得到亲友的敬重。我还记得我母亲因营养不良又过度操劳,双腿一度站立困难,后来靠吃麦芽糖拌着米糠才恢复元气。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6:34:52